最近,社区里特别流行一套话术,招商银行的成功源自于它提前布局了零售业务,而最近几年是对公降杠杆,居民加杠杆,所以招行受益于整个居民加杠杆的过程,而对公类型的银行比如: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普遍表现比较糟糕但是,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70%以上,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居民杠杆率水平,未来继续加杠杆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大概率下一轮是居民去杠杆,企业加杠杆,未来招行会被对公银行碾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城市居民杠杆率是多少?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城市居民杠杆率是多少(居民杠杆率到底高不高)

城市居民杠杆率是多少

最近,社区里特别流行一套话术,招商银行的成功源自于它提前布局了零售业务,而最近几年是对公降杠杆,居民加杠杆,所以招行受益于整个居民加杠杆的过程,而对公类型的银行比如: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普遍表现比较糟糕。但是,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70%以上,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居民杠杆率水平,未来继续加杠杆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大概率下一轮是居民去杠杆,企业加杠杆,未来招行会被对公银行碾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乍一听,好像有些道理对不对?但是,这套话术在逻辑推导方面有很多明显的问题,编话术的人要么水平不行拍脑袋胡编,要么心术不正故意制造噪音。逻辑推理的明显问题:

  1. 我国居民杠杆率超过70%和发达国家居民杠杆率的数据口径是否一致?
  2. 杠杆率过高是否一定会引发金融危机?
  3. 未来中国居民杠杆率是否还会继续快速上升?
  4. 居民杠杆率上升放缓一定得出企业加杠杆么?
  5. 居民杠杆率停滞的情况下招行的增长一定会放慢么?

我就花2天的时间对于这些问题好好讨论一下。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居民杠杆率的定义。通常我们的常说的居民杠杆率是指居民债务与GDP之比。这里的居民债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房贷,车贷,信用卡透支等银行贷款。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用了包括但不限于,因为居民债务除了银行贷款可能还包括非银行债务。一般来说杠杆率越高,居民负担越重,还款压力越大,越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明确了定义后,我们来看看我国居民的杠杆率数据超过70%到底是怎么来的。根据人民银行官员在某次发布会时的发言:“经测算,去年末住户部门的债务余额是73.6万亿,同比增长14.6%。当中个人贷款余额是63.2万亿,同比增长14.2%。”根据2020年中国的GDP数据101.6万亿,可以计算出73.6/101.6=72.44%。

但是,这个数据和很多人引用的发达经济体72%~75%的数据口径一致么?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多数人引用的其他国家的居民杠杆率数据都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简称BIS)。但是,一直以来BIS的居民杠杆率数据都和人行发布的数据口径不一致。

对于中国居民杠杆率这一数据,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公开数据有3个版本:BIS口径,中国社科院口径和人行口径。以2020年中国居民杠杆率数据为例,BIS口径为61.7%,社科院口径为62.2%,人行口径事72.44%。可以看到BIS口径和社科院口径是接近的。那么,人行口径和前两者之间的差距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个人理解,应该是非银行贷款债务的原因。如果,我们用2020年个人贷款余额63.2万亿计算杠杆率为62.2%就是社科院的口径,和BIS的口径也十分接近。所以,可见央行版本主要是增加了居民在非银行贷款体系内的债务。相对来说,央行的版本更加准确地反应了居民的债务压力。但是,我们在做跨国横向比较的时候,还是需要考虑指标口径一致的问题。

在BIS口径下2020年底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为61.70%,和德国的58.80%基本相当,低于日本的65.30%和美国的79.50%,高于新兴市场的53.90%,但是低于发达国家的。因此从数值上看并无法得出中国居民部门的宏观杠杆率偏高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目前的居民杠杆率远没有到达话术中所说的很高的水平。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杠杆率高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生金融危机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些过去发生金融危机国家的居民杠杆率的数据: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之前杠杆率达到了96%以上,之后次贷危机爆发,美国开始经历痛苦的居民部门去杠杆过程,一直到2019年见到低点74.7%。

日本:1989年爆发经济危机时,居民部门杠杆率在70%左右,其后缓慢回落到60%左右。

爱尔兰:欧债危机爆发时,居民部门杠杆率达到120%,其后经历了剧烈的降杠杆过程,目前杠杆率已经跌破40%。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居民部门都伴随着痛苦的降杠杆过程。所以,给人的错觉就是:似乎居民杠杆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我们也能看出危机的发生似乎并不能与某个具体的阈值挂钩,也就是说不存在某条线,一旦越过危机就必然爆发。比如:北欧的丹麦,瑞典,以及永远的中立国瑞士,这几个国家的居民杠杆率依然维持在110%之上,但是丝毫没有发生危机的迹象。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也并未给出准确的解释。在这里我只能谈一下我个人的定性理解,并不代表任何结论。对于居民杠杆率和金融危机的关系,个人倾向于回到问题的本源,从金融危机和居民杠杆率2条线分别思考。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金融危机?大批量的违约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个人债务为何会违约?无外乎几种情况:1,收入不稳定或整体经济周期性波动。2,利率提升或者本身利率较高。3,收入本身就比较低。

居民杠杆率的定义是债务和GDP的关系,而是否违约是居民收入和债务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差了一个隐藏的关系即,收入和GDP之间的关系。

综合这两个思路,我对于居民杠杆率和金融危机得出一些定性的结论:

A, 居民收入越稳定的国家,可以容忍的居民杠杆率越高,反之越低。

B, 居民收入占GDP比例越高的国家,可以容忍的居民杠杆率越高,反之越低。

C, 利率越低的国家,可以容忍的居民杠杆率越高,反之越低。

所以,回到文章开始的第二个问题杠杆率过高是否一定会引发金融危机?答案是无法准确判断,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准确定义什么叫杠杆率过高。

通过今天对于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目前中国的居民杠杆率是否过高并无确切的证据。个人认为在中国发生居民部门大规模违约之前,不会有明显的去杠杆过程。所谓居民部门杠杆率过高要去杠杆是典型的杞人忧天。今天的分析就告一段落,明天我们继续分析剩下的几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