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是谁 杜钢建震撼发声(1)

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是谁 杜钢建震撼发声(2)

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是谁 杜钢建震撼发声(3)

中华万古文明引领世界:

在世界第二届人类文明发展世界和平安全先锋论坛的发言镐

杜钢建

尊敬的大会主席、会议主持人及各位新老朋友:

我在世界第二届人类文明发展世界和平安全先锋论坛的发言题目是:中华万古文明引领世界。我在《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文明源头与上古茶陵》、《文明源头与圣经人物》、《文明源头与工匠历史》等著作中已经对中华万古文明引领世界的有关问题做过论证。

人类文明起源于何处,关键要看与工匠文化紧密相连的文明要素是否持续起源于同一地区。与工匠文化紧密相连的文明要素包括巢居住房、人工制火、天文历法、文字刻制、农耕灌溉、陶器冶金、城市建造、服饰制作、舟车制作、草药制作等十大要素。文明学必须研究这十大要素的起源。这十大要素涉及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如果与工匠文化紧密相连的这十大文明要素持续起源于同一地区,该地区应该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目前来看,能够满足这十大文明要素起源的聚集地是大湘西地区。在湖南长沙望城大汉国际工匠心坛的浮雕和塑像已经系统地展示出中华万古文明引领世界的历史画卷。

大湘西地区是指上古时期以湖湘地区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西南地区,包括今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和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等部分地区。

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是谁 杜钢建震撼发声(4)

一是巢居住房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湖湘永州宁远巢水地区曾经是有巢氏最早的聚集地。根据《一统志》记载,宁远地区的巢水出石楼峰亦名子江,北流与瀑水合。漭水出萧韶峰北流与巢水和瀑水二水合,流经县南。根据《旧志》记载,巽江在县东南合舜溪上游合巢水瀑水诸水。石楼岩在县南永福寺西一里,由竇而登,状如层楼,炬而后入。宁远地区的巢水和石楼峰即石楼山的地名随着有巢氏的迁徙传播到安徽合肥巢湖和山西吕梁兴县石楼山一带。

永州宁远地区古南巢国的有巢氏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过去30万年间,有巢氏发明的巢居和房屋建筑帮助无数人解决了基本居住的问题。有巢氏文化中建筑文化一直被传承下来,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在建筑文明领域,古苍梧国2万年前的巨石棚位于今湖南永州零陵西路到广西全州界八铺中的黄田铺。永州零陵黄田铺镇中学内的石棚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人工搭建的,也是至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建筑之一。湖南临澧竹马村遗址一万八千年前高台式建筑证明万古中华文明。

二是人工制火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燧人氏的重要贡献在于教会人类如何通过人工制火随时制作熟食和减少疾病。燧人氏的聚集地遂明国在今常德澧县车溪乡地区。15万年前开始的燧人氏八万年治理始于南垂洞庭湖一带的遂明国。燧人氏在遂明国的遂树下发现有鸟啄树出火而感悟到可以用小枝钻火。燧人氏的遂明国在南垂湖湘地区的之一原因在于之前的有巢氏起源于在湖湘地区。燧人氏是有巢氏的后裔。燧人氏为有巢氏与缁衣氏之子,妻华胥氏,生伏羲氏、女娲氏。有巢氏诞生在以今湖南永州为主的古南巢地区。

在饮食方面,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热饮。燧人氏发明人工制火以后,人类可以利用火制作陶器和金属器用,炮燔烹炙以为醴酪。最初,醴酪的制作和形成都源于今湘西酉水流域。人工制火以后可以冶金作刃和制作其他器用。燧人氏还为后世制作器用等发明标准仪器。在洞庭湖附近地区的考古发现表明,在燧人氏治理时期,该地区当时遗存许多石器。赤山岛的考古发现一把距今约10至20万年左右的中国原石斧。

三是天文历法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从法文化史的角度来解读,距今70~50 万年时期是人类天文历法的早期形成时期。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地皇时期人类就开始观察天文,定三辰,分昼夜,有岁月。从人皇时期开始,人类对天文天象的观测逐渐深入。在大湘西地区,因提纪时期的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沌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狶韦氏、大巢氏、遂皇氏、庸成氏等氏族中许多人世代积累了大量关于天文的知识。在今湘西古辰州地区的辰放氏和今张家界地区的庸成氏家族等长期负责天文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其中庸成氏家族在几十万中一直是历朝历代负责天文观测、数据整理、历法编制的主要家族之一。近年沅水和澧水流域的考古发掘表明,在70万年中庸成氏家族文化没有中断。后来禅通纪、疏讫纪时期的容成氏、大庸氏等氏族都是因提纪时期庸成氏家族的传承。伏羲朝时期在天门山十六峰之一归藏峰的策府就是由容成氏家族掌管的。西王母在昆仑山的策府也是由容成氏家族掌管。

人类早期的法文化和天文历法是由源于大湘西地区的工匠大师家族如赫胥氏族、弇兹氏族、华胥氏族等用三维文字的绳索文字予以记载的。天文观测到的北极星的特殊功能较早是由燧人弇兹氏圣母发现的。弇兹氏的织女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发明用树皮搓绳的技术。燧人弇兹氏在地球中心的三天子山和昆仑山地区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芎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即北极星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即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也称织女星。

四是文字刻制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在文字文明领域,大湘西地区上古时期伏羲朝就有了文字,平面文字有六万年历史。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古彝文是伏羲朝中期文字的体现。古彝文出现以来至少有3万年历史。从考古发现来看,山西峙峪遗址距今2.8万年前骨雕文字“燧人弇兹开天”属于古彝文。在距今约3万年左右,人类社会历史处于伏羲朝文化向世界各地快速传播和扩展时期。在距今约3万年左右,记录天文活动的作为伏羲朝文字的古彝文已经出现。一万年前彝族人用古彝文记录各种活动。根据史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创世史诗《尼苏夺节》等彝族古籍记载,早在一万年前的“哎哺时代”就已经广泛使用文字进行多种记录活动。“哎君欲知年,记年树上查,哺王欲知月,记月石上察。”哎哺时代使用文字记录天文现象,制定天文历法。根据《西南彝志》、《彝族源流》记载,哎君哺王、恒本阿鲁、呗博耿奢哲、密尼幺姑娘等都对古彝文的传承和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五是农耕灌溉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在农耕文明领域,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的距今14000年到18000年古栽培稻稻种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稻种标本。永州玉蟾岩遗址被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永州玉蟾岩遗址出土的距今14000年到18000年古栽培稻稻种足以从农耕文明方面证明万古中华文明。

六是陶器冶金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在陶器文明领域,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于1988年。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文章认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能够达到距今2万年前的陶器,目前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也找不到。玉蟾岩遗址陶片比西方学界普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西亚陶器还要早近1万年。相比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考古发现的2万年前陶器而言,国际文明学界关于古代人类文明的历史需要重新改写。在古黔国的国都黔阳地区,2005年考古发现的高庙文化遗存中,有距今约7800年左右白陶罐片,有装饰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等图案的陶器等。此外,在张家界地区还发现6万年前的陶器碎片。湖南还有万年青铜文明,在张家界大湘西记忆博物馆,收藏有距今1万年的青铜器和9730年前的澧王剑。

七是城市建造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湖南临澧县竹马村旧石器时代末期约18000年前建筑遗迹的发掘和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人类最早的城市群出现在大湘西地区有其必然性。在湖南临澧县的北面是湖南澧县城头山文化遗址和彭头山文化遗址。距今近9000年的彭头山文化遗址高台建筑和距今近7000年的城头山文化遗址城市建筑群是人类城市文明的源头。人类城市文明出现的前提是建筑文明的发达。城头山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因为此前的建筑文明已经广泛出现在湖南各地。临澧县竹马村旧石器时代末期约18000年前建筑遗迹是湖南地区诸多万年以上古建筑遗址之一。衡阳常宁市水口山江洲遗址距今12000年前的建筑群与临澧竹马村台式建筑基址具有一定的时代历史联系,并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后来澧县彭头山、八十垱遗址地层中也都发现有房址遗迹。

八是服饰制作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服饰制作需要的骨针等发明于大湘西地区。骨针最早是由大湘西地区的太昊发明的。考古学家在一个西伯利亚洞穴里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针,声称其历史可追溯至5万年前。该枚针长度7.6厘米,是由远古鸟类骨骼制成,被认为是丹尼索瓦人制造的。此前最古老的骨针是在斯洛文尼亚卡拉万克斯山脉东部波托克山洞中发现的,其历史可追溯至4.7万年前。考古发现的骨针印证了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的历史存在。有巢氏于大约距今三十万年左右从大湘西地区开始陆续移居北方。六万年前太昊伏羲发明的九针随着太昊伏羲氏部落的迁徙逐渐也从大湘西地区传播到北方。骨针的发现说明华夏文明在伏羲朝时期至少有五万年以上历史。

大湘西地区的黄帝大臣胡曹家族即《圣经》记载的洪水以前的以诺家族是东西方文献记载的人类发明服装的制衣家族。

九是舟车制作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舟车是人类最早的出行交通工具。舟船的出现距今至少有万年历史。在洞庭湖区的考古发现表明,8000年前的船型墓已经体现出舟船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距今8000年前的怀化高庙遗址在诸多陶器上的图纹显示出豪华棂船和双身画舫等舟船文化。在浙江地区的考古发现表明,8000年前的舟船文化已经传播到东部地区。古埃及地区的考古发现表明4000年前的舟船形状源于大湘西地区的舟船形状。高庙遗址陶器上所见的四层高楼、豪华棂船、双身画舫等建筑物,已经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马车工匠鼻祖是黄帝时期大臣杜氏。《荀子》及《吕氏春秋》皆云“杜作乘马”。与黄帝同时之杜氏至少起源末代神农炎帝时期。黄帝大臣杜作乘马。从黄帝时杜作乘马的杜氏的后裔一直是马车制作的世家。至禹王时杜氏相土发明四马驾车。禹王时期的相土也作相杜。上古时期杜与土互通。夏朝时期置司马官职,杜氏相土担任司马官。马之于上古极为重要。司马官职起源于杜氏。《尚书》疏引王肃云,相土在夏为司马之职,掌征伐。相土发明四马驾车,提高了马车的运输能力和作战能力。中国先夏和夏朝的涉马制度和专业术语等在西土胡利安人的马官队伍和训马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杜氏发明的马车制作技艺也传播到西方欧洲和美洲以及世界各地。

十是草药制作起源于大湘西地区。

草药制作起源于大湘西地区的伏羲朝时期。伏羲朝时期许多草药已经开始被用来治疗疾病。到神农炎帝时期,湖湘地区今长株潭一带已经广泛利用草药治疗疾病。神农尝百草的历史发生在距今一万年前的大湘西地区。

最早将中医药文化传播到欧洲英国的族群是伏羲后裔巨人族群。大约在8000-5000年前,大湘西地区的巨人族群大规模西迁,先后到达阿拉伯和非洲。特别是后稷率领的古实国巨人族群将华夏农耕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带到西土。伏羲后裔巨人族群包括古实国巨人族群等又陆续从非洲大陆乘船到达不列颠岛,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

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包括巢居住房、人工制火、陶器冶金、天文历法、文字刻制、农耕灌溉、 城市建造、服饰制作、舟车制作、草药制作、家族谱系、音乐乐器、宗教祭司、法律规则、国家宪制、民生人权、等均起源于大湘西地区。起源于大湘西地区的这十大文明要素涉及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人类文明的这十大文明要素的发明和创制表明,大湘西地区是人类文明在几十万年中持续不断的起源地。

今天我想强调的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华上古文明的历史时间。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三大时间概念的重要性:这就是亿万年人类史、百万年文化史和万古文明史。从近年考古发现和文物文字研究成果看,黄帝朝的历史出现在距今一万年前。

三大上古宪法文献即古三坟均为万年以前的历史文献。古三坟的内容实际上是伏羲宪法、神农宪法和轩辕宪法。

研究中华文明史还需要摆脱西方中心论引导下的黄人陷阱。三星堆考古发现的白人族群以及殷墟考古、山东齐鲁地区考古,楼兰美女考古,楚国古墓壁画考古等发现的先夏和夏商周时期的白人族群都是华夏白人族群,是中华百家姓的祖先。

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西方中心论和摆脱黄人陷阱,打通东西方文明的历史通道,重新认识中华万古文明引领世界的历史真相,是文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订购杜钢建《文明源头与上古茶陵》《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黄守愚《儒学新编》、《稻生一》,请点击大同书城“阅读原文”。

关于大同思想网:大同思想网是由大陆新儒家代表、湖南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陈明、秋风、林安梧、黄玉顺、伍继延、杜文忠、韩星、何真临、曾亦、韩秉欣、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大潮中,大同思想网已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国学网站之一。

欢迎向大同思想网公众号投稿:

datongsixiangwa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