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1)

文/马麻

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欢欢是邻居家两岁的小女儿,每次见到我都会挥挥小手跟我打招呼,看我朝她笑了笑就害羞地躲在妈妈身后了。欢欢妈妈苦笑着解释道:“欢欢现在两岁了,其他同龄的小孩都会说好多话了,但欢欢除了会叫爸爸妈妈剩下的都不会,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不是自闭症,让我们再多观察下。”

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2)

欢欢妈妈的焦虑是有道理的,两岁的孩子开始有了社交需求,如果语言水平比较弱,只能靠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那ta的社交能力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语言是工具,不是知识

我们想要更多地了解孩子语言发育方面的弱点,就必须知道语言只是社交工具,并不是社交知识。

拿我们熟悉的英语学习来举例子,大部分80后接触英语是在初中,并且从学音标开始,音标是“技术层面”的知识,当时的英语教学跟其他学科一样,更倾向于作为一门知识来教。现在的孩子从小学3年级就开始接触英语,而且不会先学音标,英语终于回归到工具的本质

知识就像我们在课堂上学的各门学科,并不完全是因为我们生活的需要,而是考试升学的需要。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平时生活中也不是都能用上。相反,工具是可以脱离课堂而存在,并且在某些生活场景又是必须的。

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3)

语言是群居的需要

达尔文曾经观察到:所有防御能力不够强大的动物总是群体出没。比如,那些体力异常强大的猩猩一般都是和伴侣单独生活,而猿类家族中那些体型较小、力量较弱的成员则总是群体生活在一起。

人类相比其他动物来说要脆弱很多,没有尖牙利爪,也没有强壮的翅膀,所以只能选择群居生活。

群居意味着要交流,不然遇到敌人或者困难时没办法并肩作战,不能借助集体的力量跟独居是没有区别的,人类在群居的交流中进化出了语言功能,依靠语言交流制定出了群居规则和各自职责,慢慢变成了现在的社会。

婴儿时期是人类最弱小的阶段,因此他们急需语言这个工具来满足社交需求,所以会看到很多婴儿成长到某一阶段会有一个语言爆发期。

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4)

说和听是两码事

孩子不会说不代表听不懂。婴儿的听觉是从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训练的,医生常建议孕妈妈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因为宝宝们能听到外面的声音。

婴儿出生几分钟后就能辨别母亲的声音。我们成人只能识别组成母语的45种声音,但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居然可以识别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150种声音的区别,这种能力仿佛就像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密码,为孩子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做了充足的准备。

即便孩子不会语言表达,但依靠其他感官也能拥有超强的理解能力。这个结论可以从聋哑夫妻生下的健康孩子中得出。曾经有机构对一个特殊的双胞胎家庭进行了采访,双胞胎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一家的日常交流只能依靠手语。孩子爸爸说,他们平时跟孩子用手语交流看起来像对牛弹琴,但过了几个月后,孩子们会轻拍他回忆几个月前曾告诉他们的事。

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5)

跟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研究表明婴儿学习语言并非是从听声音开始,而是看口型。婴儿学习新词汇时会看大人的口型并慢慢形成自己的口型,仅一个简单的词就需要70多块不同肌肉以一种精密的顺序工作。

我仔细观察过自己两岁女儿学说话时的表情,我面对着她反复说一个词,她会盯着我看,然后模仿我的口型,最后按照这个口型来发音。她记性很好,我猜她已经记住了我口型的样子,有时我并没有发出声音教她,她能依靠记忆自己练习说话。

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不会说就表示听不懂,ta只是还没找到通向语言大门的钥匙。

为什么孩子能听懂却学得慢呢?

这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原因,因为婴儿接触时间最长的是家人,如果家人的性格比较内向话比较少的,孩子学习语言的机会自然变少,也学得慢。

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6)

有时,太了解孩子既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婴儿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家长立马能明白并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培养亲密感和安全感,但同时也可能扼杀了婴儿的表达欲望。语言是社交工具,如果跟别人的交流不存在困难,语言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时候孩子不是不想说话,是不敢说话,ta能听出自己的发音跟大人不一样,所以觉得自己说错了。如果家长这时候在一旁责备孩子说的不对,孩子就更加肯定自己说错了,自信心受到打击可能再也不想开口了。

婴儿学说话慢,家长要怎么办?

1、懂得让孩子看口型

前文有说到,婴儿学语言是依靠口型而不是声音,因此家长在教孩子说话时,尽量对着孩子慢慢地反复地说,让孩子看清楚你的口型,方便ta模仿和记忆。

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7)

2、从熟悉的东西开始

可以先教孩子经常用到的东西或者称呼,教的时候尽量将这些词汇转化成重叠词,比如说“袜子”转化成“袜袜”,“裤子”转化成“裤裤”,“鞋子”转化成“鞋鞋”等,转化成重叠词的好处是减少新字的数量,让孩子着重说好一次字,等孩子能说好多个字的时候,他们就能将不同的字进行组合学着说词语和句子。

3、尽量不要教第三声音调的字

比如说“马”这个字属于第三声,婴儿很难发出这个音。他们刚开始最喜欢的是第一声,也会默认把所有的字或词都发成第一声,家长听到不要着急纠正他们音调的错误,等到孩子学会发音了,音调自然不是问题。

4、学会用婴儿语跟孩子交流

家长可以用比较夸张的语调来给孩子示范发音,夸张的语调俗称婴儿语。曾经有人做过专门的实验,对比婴儿大脑对夸张的婴儿语和平和的成人语的反应,实验证明:婴儿听到夸张的婴儿语时大脑更加活跃。

2岁宝宝嘴巴闭不上(两岁婴儿尊口难开)(8)

5、不要强迫孩子说

部分孩子在还没有熟练掌握一个技能时比较害羞腼腆,说话也一样。其实有时候孩子发音是挺标准的,但孩子觉得自己说不好不敢大声说,我们鼓励多次无果后就不要强迫孩子了,过后再找机会让ta开口。

6、制造机会让孩子开口

借助各种生活场景,比如说吃饭、穿衣、读绘本等,我们教孩子说话时要试着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很多还不会说话的婴儿都是靠手势来表达,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建议宝宝换成语言,一旦他们能开口说出第一个字,他们会发现语言的世界是很有趣也很强大的。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