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市民生活非常繁华,尤其是很多以宋朝为背景的小说和影视剧里面,都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感觉。那么,宋朝当时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接下来,我们用两期视频的时间,来介绍一下目前历史学术界,对于宋代社会文化生活史的研究内容,为大家还原一下相对真实的宋代居民生活状态,探寻一段相对客观的宋代“第三产业”发展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今天就从“吃”和餐饮业开始吧。

据我了解啊,现在大多数公众对宋代餐饮业的第一印象,恐怕都来自《水浒传》里两兄弟的故事,一个是餐饮业个体户经营者,卖烧饼的武大郎;一个就是餐饮业消费者,三碗不过岗的武松。

仿古饭店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为啥养不起金莲(1)

再往后数,可能就是副食品消费者鲁智深和销售者镇关西了。

仿古饭店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为啥养不起金莲(2)

但其实,从学术角度来讲,这个印象是不够严谨的,因为《水浒传》毕竟是一本明代小说,尽管是借助宋代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进行创作的,但在描述具体问题,尤其是一些生活细节的时候,往往不会考究的那么细致,会难免夹杂着明代社会环境的一些元素。就像我们今天的古装剧一样,不了解那段历史,就总会出现“穿帮”镜头。所以呢,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还得采用宋代的史料,来研究宋代的事情。

那么我们就先来说说“武大郎”吧,如果武大郎真的在宋代卖烧饼,他的生意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今天俗称武大郎卖烧饼,但其实,在明代的原著里面,写的是“卖炊饼”。而我们搜“武大郎烧饼”或者“武大郎炊饼”,出来的形象都是那种酥皮的、撒着芝麻烤出来的烧饼。可是,如果武大郎真的把这种饼带到宋朝,然后沿街叫卖“炊饼”的话,估计立马就被工商查了,理由就是,你这是挂羊头卖狗肉啊。

事实上,根据宋朝当时的记载,“炊饼”不是烤出来的,而是蒸出来的。而且,炊饼的原名就是“蒸饼”,只是因为宋朝有位皇帝是宋仁宗,它的名字叫做赵祯,因为“祯”和“蒸”在宋朝人讲话的口音里面差不多,所以才因为避讳的原因,要求民间统一改叫“炊饼”。

这个证据有很多,在宋代一部叫《青箱杂记》的古籍中,就这么记载道:“仁宗庙讳祯,语讹近蒸,今内庭下,皆呼蒸饼为炊饼。”还有一本叫做《齐东野语》的书,也记载了这么一段:“昔仁宗时,宫殡谓正月为初月,饼之蒸者为炊。”

而关于这种“蒸饼”究竟是什么,曾经学术界推测,当时这个“蒸饼”,指的应该就是馒头。不过后来也有学者在考证之后,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在宋朝的文献里,经常把“蒸饼”或者“炊饼”和馒头并列提及。如果炊饼真的就是馒头的话,那么放在一起讲,不就重复了吗?而他在研究了其他的文献,包括李时珍《本草纲目》里面关于这种食材的记载,最后大概确定,蒸饼或者炊饼,应当是一种“不带馅的发酵面食”,“以面、油为原料”,“叠而分层蒸熟,每层可揭下来单独卷食”。综合下来之后,这种还原出来的“武大郎炊饼”,似乎很像是今天的“哈尔滨筋饼”。

仿古饭店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为啥养不起金莲(3)

而现在我们今天通常认为的这种“烧饼”,在宋代也有,而且也是和馒头、炊饼并列的另一种面点。比方说,在《梦梁记》里面就有两段记载:“日午卖糖粥、烧饼、炙焦馒头、炊饼、辣菜饼、春饼、点心之属。”“及沿街巷陌,盘卖点心、馒头、炊饼及糖蜜酥皮烧饼……”这种“烧饼”在当时也被称为“胡饼”。

那么,我们就不让武大郎去卖“哈尔滨筋饼”了,就假设武大郎卖的就是宋代的“烧饼”或者说“胡饼”,会怎么样呢?

估计,他得饿死!因为他将要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很难拼过当时那些连锁的“大店”。根据记载,当时的胡饼店,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产品线也非常丰富,一个店面少说得有三五个人,而且都要从早忙到晚。有一本叫做《东京梦华录》的书里,是这样记载的:“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碢、髓饼、新样满麻。每案用三五人,擀剂卓花入炉。自五更,卓案之声,远近相闻。”

在当时汴京城内,生意最好的两家饼店,分别是“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和“皇建院前郑家”,而这两家饼店都有五十余炉的规模,五十几个大铁炉子一起烙饼,简直要赶上流水线了!

仿古饭店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为啥养不起金莲(4)

当然我们严格来说的话,汴京城是当时的大都会,而在武大郎所在的清河县,市场竞争情况估计不会那么激烈,所以开烧饼铺子的武大郎,倒也不至于完全赚不到钱。只是,我们如果要去了解宋代餐饮业的真实状况,靠《水浒传》显然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宋代史料的大量支撑。

我们说完了武大郎,也来顺便聊聊这个镇关西经营的“肉铺”吧。我们回忆一下《水浒传》里面,镇关西被打的这回事儿。大概就是,经营农副食品加工摊点的“郑某”,认为顾客鲁某提出的“将其经营的猪肉,分门别类切成臊子”的要求是无理要求,属于寻衅滋事,于是与鲁某发生言语冲突,后来上升为肢体冲突,最终引发血案。

那么,在宋代的肉铺里,这个“把肉切成肉臊子”的事情算不算无理要求呢?

其实,至少在汴京城里面,肉铺根据顾客的需要,把肉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状态,是当时副食品加工者的一项基本服务要求。根据当时汴京城内“肉行”的记载:“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生熟肉从便索唤,阔切片批,细抹顿刀之类。”

所以,至少对汴京城的肉铺来说,加工这些肉食,都是顾客的正常要求,服务可谓是非常到位了。而由此可见,“郑”屠户确实该自我检讨一下,应该去学习一下当时先进的服务意识。

其实除了服务意识不到位, “郑屠”的肉铺还有一个缺陷,就是“不懂市场需求”。这个问题是这样的,郑屠当时主要经营的是猪肉,根据《水浒传》的记载,“且说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而实际上呢,在北宋社会上,人们最喜欢吃的其实不是猪肉,而是羊肉。在皇宫里面,羊肉更是几乎成为了宫廷里的“专属肉材”。根据宋朝的《会要》《长编》等留下的资料统计,在宋神宗时期,御厨所用的羊肉,每年高达434463斤4两,而猪肉才4131斤,相差了一百多倍。

我们前面提到“挂羊头卖狗肉”,形容虚假宣传,货不对版。在当时的肉铺,也会在店铺里面挂上羊头作为宣传。而镇关西的肉铺呢,挂猪肉卖猪肉,压根看不到羊的影子,所以,这就有点儿不尊重市场需求了。

但也有另一些观点认为,羊肉呢是当时的高端餐饮,一般人吃不起,老百姓们还是以吃相对便宜的猪肉为主。比如,传说是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就是拿猪肉做的,可见连他都吃不起羊肉,只好吃猪肉。

但是,镇关西所在的地方,并不是那种不爱消费羊肉,或者消费不起羊肉的地方。当时在他们那儿,羊肉可谓是货源充足,量大质优。

根据记载,宋朝人大量依赖从辽、西夏等地的进口羊。当时宋朝和北方政权贸易的场所被称为“榷场”,在当时宋代的北方边境地区,就有很多和辽、西夏贸易的榷场,用来进口大量的羊肉。根据记载,每年,宋朝至少要从辽国进口数万头羊,这些羊都会从边境地区的榷场进入全国各地。而“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发生在渭州,根据历史地名学,这里在今天属于甘肃定西管辖,是宋代的西北边境地区,更是宋代羊肉进口的重要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仿古饭店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为啥养不起金莲(5)

榷场

所以,在《水浒传》里面,镇关西的肉铺,偏偏挂着猪肉,卖的也是猪肉。顾客“鲁某”打着给官老爷送去的旗号过去买肉,买的也全是猪肉。

这我们就可以猜一下,要么是“郑”屠极度聪明,走“差异化经营”的路线;要么是他比较个性,偏偏要宣传和销售那些相对冷门的货物。大家觉得镇关西属于哪一种呢?

不过,无论如何呢,镇关西的下场也说明了,他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农副食品经营者。

那么,宋朝真正的顶级食品市场,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听说在北京有一个“网红菜市场”叫“三源里菜市场”,据说在这里可以买到全世界的食材,货品质量也很好。而在北宋呢,也有这样的一个顶级菜市场,叫“东华门外”。

“东华门外”紧邻着皇宫,所以消费群体也不一般,皇宫内的贵妃、王子,都喜欢来这儿买点儿吃的开小灶。对于这样的消费者群体,不怕买不起,就怕没得卖,所以这个市场里边儿,各种珍奇食材都能见到,而且质量普遍都很好。当时北宋汴京城里的老百姓呢,也都喜欢到这儿逛逛。“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凡欲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鳌蟹、鹑兔脯腊……无非天下之奇。”

而且,大部分上等的货品,一上市就卖爆了,都被那些“人傻钱多”、 不会砍价的皇室成员,给直接抢光了:“其岁时果瓜蔬薯新上市,并薯茄瓤之类新出,每对可值三五十千。诸阁分争,以贵价取之。”

那既然说到皇宫,宋朝的皇上会吃什么菜呢?

今天有一本流传下来的书籍叫做《玉食批》,传说就是宋朝给皇上伺候餐饮的人留下来的“菜单集”。在这本书里面,虽然没有仔细写这些菜的做法,但是留下了好多宫廷菜的菜名。

这些菜名,有的一看就很猎奇,比如一道菜就叫做“蝤蛑(读球谋)签”,第一眼看过去,还以为是“蟾蜍签”呢。而其实这个蝤蛑,是对“青蟹”的叫法,现在一些地区的方言里,也会管螃蟹叫“蝤蛑”或者“蝤蠓”。大家猜一下,这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呢?弹幕来一波。

而“签”这个字,当然也不是拿螃蟹钳子做“牙签”了,这应当是一种流行于宋代宫廷,却在今天已经失传的烹饪形式,毕竟在《玉食批》里面,还有羊舌签、羊头签、锦鸡签、素签等菜肴的名字。

只不过,目前学者们关于这种“签菜”的具体做法,还存在着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签”是指汤羹的意思;也有学者提出,应该就是基本的蒸菜。而目前比较新的研究里,对“签菜”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像“寿司”一样的,摊成饼,然后卷起来吃的菜。

所以说,“蝤蛑签”可能就是把螃蟹肉弄成饼,然后再卷起来吃。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有了画面感之后——这不就是“蟹足棒”嘛?难道说,南宋的皇帝,也在吃这种经典的火锅食材吗?咱也不知道。

仿古饭店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为啥养不起金莲(6)

但是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历史学界,未来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来还原一下这道“蝤蛑签”的真实做法,看看它是不是“蟹足棒”,让我们也可以尝尝鲜。

不过,宋朝也确实留下来过一些认真、专业的菜谱,让我们可以很容易复原当时的菜肴。比如说,有一本书叫做《山家清供》,留下了许多宋代“山野土菜”的做法。所以我们也来看看,一千年前的菜谱,和今天有什么区别?

有些菜,名字变了,但是做法却在今天传承了下来。比如说,有一种主食叫做“青精饭”,是这样记载的:

“青精饭,首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干,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服,延年益颜。”

这个“青精”,其实就是一种叫“旱莲草”的野草。因为在搓揉它的茎叶时,可以搓出黑色的汁液,所以有些地方也管它叫做“墨旱莲”。而这种做法,就非常类似于今天的“乌米饭”,既可以上色,又能获得独特的清香。大家的家乡,有这种草么?我还真没听说过。

也有一些菜,是名字有所关联,但做法却和今天大不相同。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一道菜叫“芙蓉豆腐”,就是用虾或者肉末和豆腐一起做,因为颜色比较鲜艳,所以被称作是“芙蓉豆腐”。

仿古饭店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 为啥养不起金莲(7)

但在《山家清供》的菜谱里边,那是有一道真材实料的“芙蓉豆腐”的,而且名字也很有诗意,叫做“雪霞羹”:“采芙蓉花,去心蒂,汤焯之,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名雪霞羹,加胡椒姜亦可。”

我们今天可能觉得,拿花入菜,要么是一件很新鲜、很浪漫的事情;要么就是摆盘时候的装饰,看着好看但是不敢吃。而在宋朝人的生活里,把花做成餐饮的原材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而且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花馔”。

除了“芙蓉豆腐”以外,宋朝人还很喜欢吃“花卉面”。其实有一道面的做法在今天也能见到,就是“百合面”。百合面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在制面的时候放进百合花磨成的粉,这样面条会加上百合的清香,也是一些地方的特产。

但宋朝人却能在这道“花面”的基础上,进一步玩出“花样”来。有一名叫做郑文宝的诗人,对“百合面”进行了“二创”改良,他在百合花之外,还在面团里加入了莲花、莲藕、菱角、芋头、马蹄、鸡头米、茨菰等其他食材,然后,把它重新命名为“云英面”,推出之后瞬间成为了北宋街头的“爆款”,被各种食店和酒楼拿去模仿。

那么,这就延伸出,宋朝的食店和酒楼,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呢?当时的宋朝人,也会像我们今天一样,去各种商场里面“下馆子”吗?这个,我们就留着下期来聊。看看宋朝人究竟是怎么吃喝玩乐的。

喜欢的同学们,别忘了点赞关注一下哦,谢谢大家,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