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樊登讲《贪婪的多巴胺》,里面提到,当年抬头看天的时候,你分泌出的神经递质就是多巴胺一类的东西,而低头看桌子时,看桌上的书,拿杯子,这时候分泌的神经递质叫作当下神经递质。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向上向下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其实向上就是代表着某种奖励、某种欲望,它需要你努力才能得到,是一种预期因子,正因为它遥不可及又极度美好,所以我们才可求去得到它。所以说魅力的秘密就在于没有得到,而这种极度渴望的状态下,分泌的就是多巴胺。

向下则是你伸手就能触碰到的,不带有奖励性质。这些当下的神经递质是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内源性大麻素,这些东西能让我们好好享受当下,去感受一束光,去细品一杯茶。

怎么才能不再依赖多巴胺(原来多巴胺也很秀)(1)

之前看了很多文章和视频是这么说,多巴胺是追求快感得到的,比如玩游戏不断的有奖励,中奖的惊喜,某多多的提现套路,都是在追求奖励和刺激。而这些快乐满足之后会急剧下降,人也会陷入空虚和焦虑。内啡肽则是先苦后甜、延迟满足,比如长期的健身、长期的写作等等,在你持续深耕后,回报你的幸福感则更为长久。

如此看来,内啡肽简直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而多巴胺则被看成一个淘气包。那多巴胺就没有一点好处吗?

我们常常说要活在当下,所有的悔恨、担忧、焦虑都是妄念,只有此时此刻是我们所真正拥有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开始体会人生的美好,好好活在当下时,他的当下分子开始分泌,他可能就会失去追求未来的那个劲,会觉得现在挺好的,没必那么努力地奋斗。

怎么才能不再依赖多巴胺(原来多巴胺也很秀)(2)

看到这里,简直看到了之前的状态,就是一种躺平的样子,但完全没有自责内疚,会安在当下,也不是完全不努力,而是看书学习是乐在其中的。但久了之后,又会开始怀念原来目标满满的自己,会觉得有多巴胺也很好啊,它带着欲望让你往前冲,也许人生会遇到不一样的境遇。

而且多巴胺不仅会刺激着一个人去努力,它也能激发创意,让人更有冒险精神,而这些不也是人类特别宝贵的财富吗?

所以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多巴胺,它完全可以帮助我们去提升自己,那要怎么利用多巴胺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找对标、定目标,阶段性地给自己奖励。

怎么才能不再依赖多巴胺(原来多巴胺也很秀)(3)

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里提到,通过7个人物法,找到你最想成为的那个人,一个是终身目标,是你最想成为的样子,剩下的是五年目标和一年目标。找到这些人物后,拆解出你最喜欢获得的三种能力,再把这些能力统计后,就能得到你人生重要的三个目标。

定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遵循samrt法则,就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间属性的。所以定好目标后需要拆分成小的清单,一步步实现、复盘,并阶段性地给自己奖励。

我自己的感受是在我觉得日更很难,健身很难不想坚持的时候,会在完成后奖励自己玩一会游戏,看一会视频,让多巴胺的分泌同时附加到自己的努力上。

怎么才能不再依赖多巴胺(原来多巴胺也很秀)(4)

我喜欢内啡肽的安在当下,可以慢慢悠悠地走路,看看树叶在风里面打转,而不是急急忙忙的追赶着欲望而反而成了被欲望裹挟的机器人。

我也喜欢多巴胺带来的无限梦境,喜欢它突然间飘落的某个灵感,喜欢一个人去大山里探险,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我也喜欢着奔向目标大步向前的自己。

不管是内啡肽还是多巴胺,找到那个平衡点,人生才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