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儿,妈妈看你训练也挺疼的,干脆我们放弃吧,不做了。”

“不行,我只是现在脚没有力气而已,我绝对能站起来的,我不可能一辈子站不起来。”

这是安琪6岁做康复训练时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安琪的妈妈袁女士说,从孩子出事的那一天开始,她每天最少要做6个小时的康复训练。累的时候,安琪也会用哭的方式来发泄,但从来没有说过“我要放弃、我不做了”这类的话。

终于,在进行康复训练的一个多月后,安琪站了起来。自那以后,从站起来,到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再到跑起来,安琪用了两年的时间。

瘫痪女童忍痛苦练两年再度奔跑(因练舞瘫痪的8岁女童复健两年后重新奔跑)(1)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可能这辈子就坐轮椅了”

事情发生在2020年一个普通的夏日。五岁零八个月的安琪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练习舞蹈,最后一个动作是安琪已经练习过很多遍的倒立。正常做完动作后,安琪坐在了舞蹈垫上,对爸爸说,她有一只脚麻了,另一只脚也疼。爸爸并没有在意,让安琪坐到旁边的沙发休息一下。

安琪随后去上厕所,“在她去上厕所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她的脚不太对劲,感觉她的两只脚在互相打绊,走路不太顺。”

此时,安琪已经无法靠自己走出厕所了。爸爸见状连忙将安琪抱了出来。安琪说,她感觉腿不舒服。在爸爸帮安琪按摩腿的过程中,她感觉腿部失去了知觉,甚至无法坐立。

爸爸妈妈连忙将安琪送到了湘潭中心医院,“马上就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袁女士说。

在等待结果的12个小时,安琪的爸爸妈妈痛苦难捱。下午6时许,医生给出了诊断结果:脊髓损伤。“也就是说肚脐以下运动功能全部丧失。”由于这种病很难恢复,医生建议安琪的爸爸妈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袁女士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们一家带着安琪又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得到的诊断结果和之前一样。

瘫痪女童忍痛苦练两年再度奔跑(因练舞瘫痪的8岁女童复健两年后重新奔跑)(2)

对于导致脊髓损伤的原因,袁女士说,她并不清楚,“我问过很多医生,但是医生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我和爸爸自学带安琪做复健”

由于医院的治疗效果不大,安琪的爸爸妈妈决定将安琪带回家,自己带安琪复健。

“我们经常和成年病友交流,因为大多数患脊髓损伤这种病的都是成年人。他们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所以会总结很多经验。我们就去跟他们学习,确实也能收获很多。从完全不了解脊髓损伤到一步步了解,然后给安琪制定更好的针对性康复训练。”袁女士说。

那时安琪还在上幼儿园,但是每天最少训练6小时。最初是在家里练习一些最基本的动作,比如抬腿、弓腿。当腿上的肌肉逐渐恢复后,安琪的爸爸妈妈便开始制定康复计划。“先从站立练起,然后是半蹲、深蹲,再到扎马步。”回家后一个多月,安琪便可以站起来了。

瘫痪女童忍痛苦练两年再度奔跑(因练舞瘫痪的8岁女童复健两年后重新奔跑)(3)

三个多月后,安琪开始户外训练。“我们带安琪徒步,第一天可能走10米,第二天就让她走50米,然后100米。每天都会加,哪怕比前一天多迈出一步都是进步。”就这样通过不断的积累,安琪最初花费三四十分钟才可以爬到山顶,到现在只用十六七分钟就可以跑上山。

瘫痪女童忍痛苦练两年再度奔跑(因练舞瘫痪的8岁女童复健两年后重新奔跑)(4)

袁女士记得,有次爸爸带着安琪去停车场训练,停车场的减速带有一些凸起颗粒,“他爸爸就会让她跳过去,安琪大概跳了一百多次才跳过去。”

在袁女士看来,一个很简单的动作,正常人可能觉得非常容易,但对于安琪来说需要付出很多。

“我从来没想过一个只有五岁多的孩子会坚定地说我不会放弃”

安琪是一个喜欢把事情藏在心里的孩子。“训练的时候非常痛苦,她也只是用哭的方式来发泄。”袁女士担心这样下去安琪会变得十分消极。

有一次训练完后,袁女士跟安琪说,“妈妈看你每天都很痛苦,妈妈也很心疼,不如我们就不做了。”她没想到的是,安琪坚定地说,“我一定能站起来。”

对于安琪的回答,袁女士十分惊讶,她从来没想过一个只有五岁多的孩子会回答得如此坚定,坚定地说自己不会放弃。

提到康复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袁女士回忆起安琪站起来的那一刻。

“脊髓损伤是一种比较难恢复的病,能重新站起来的人很少。我只奢求安琪能够站起来就可以了,我不希望她一辈子就这样躺着。只要站起来,我就很满足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袁女士非常感动,全家人都特别高兴。

对于爸爸而言,最高兴的事是安琪能够迈出第一步。只要有这一步,安琪爸爸相信以后绝对会有十步,甚至百步、千步。

7岁时,安琪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她的爸爸妈妈希望安琪能推迟一年上学。但安琪不同意,“我只是走路不是很好,但是脑子没问题。”

学校每天5点放学,安琪回到家后依然要进行六个小时的康复训练。11点半上床睡觉时,“她基本挨到床就睡着了。”

“她比同龄孩子要成熟些,可能跟我和爸爸的教育有关系”

在重症监护区的几天,安琪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给安琪送一朵花。

安琪说,“这里面全部都是小朋友,他们都在哭。但是我不哭,我就每天看着天花板,也挺无聊的。”于是爸爸妈妈将家里的娃娃带了过来,放在安琪的床边。

袁女士介绍,安琪会用平常心去对待任何事。“这可能与我和爸爸对她的教育有关。”安琪的爸爸妈妈自安琪小时候起,就对她十分严格。刚学会走路那会儿,安琪经常摔跤,但父母并不会把她扶起,而是让她自己爬起来。

提到对安琪未来的期望,袁女士说,希望女儿的未来能够越来越好。

“从她能迈步到现在能跑起来,真的不是靠运气。她这一路是汗水跟泪水积累起来的。很多人听说她的故事都会觉得很心疼,但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觉得这关系到她的一辈子,有时不得不狠下心带她去做康复。通过她的努力,看到她越来越好,就算是恢复不到和正常人一样的状态,但是作为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高旗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