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行业的认识及看法(如果你了解汽车维修业现状)(1)

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在飞速发展,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与国外相比,可以说还处于非常原始、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技术薄弱、拖延工时、费用昂贵、零部件造假、人员紧缺、培训滞后、模式落后、管理松散、行业内部矛盾激化、经济效益较差等方面。总而言之就是底子较差。

一、国外汽车维修业的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的汽车维修业在人员配备、技术培训、配件配送、故障检测、资料查询、服务费用、经营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与我国现在的状况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就在拓展汽车维修连锁经营业务,而且在专业性、广泛性等方面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其产业的集约化、规范化、透明化较高,行业的人员配备、技术统一、行业标准、配件配置、维修渠道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快速、均衡、高效的发展。

日本人非常注重汽车维修的人性化服务,产生了许多直营或加盟的特约维修站。从配套的技术、完 善的服务、统一的标准、可靠的质量等方面实现汽车维修行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加拿大则是通过国家行为形成完整的汽车维修行业的行业体系----政府采取相应行政手段和与之相适应的规范措施,积极推动汽车维修行业的快速、稳步、有序发展。

二、我国汽车维修业的现状

我国的汽车维修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空间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人员奇缺

由于汽车行业发展快速,各车型的改进变化进程较快,就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的汽车维修厂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维修人员,徒弟认为自己长翅膀了,可以独当一面修车了就自己独立门户去开修理厂;“4S”在厂家的积极支持与培训下,以专修某一品牌车辆据称。真正科班出身的或者叫全能的完成汽车修理的专业人才奇缺。

2、管理不到位

从修理厂的现场管理到人员配置、技术培训、薪酬激励、发展规划、原辅材料采购、仓库管理、产品销售、业务洽谈、档案管理、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方面都严重滞后或缺失,导致出现:工作场地脏乱差、人员流失率高、维修技术落后、维修价格含糊、配件采购失效差、配件的原厂率低、销售无目的性、销售服务与售后服务亟待改进、无客户档案导致客户流失严重、生产效率低下、经营利润较低等现象。更谈不上经营理念、修理文化、发展战略、维修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即使是“4S”店,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车主望而生畏。

3、汽车配件质量无保证、缺少严格监控

基本上除了“4S”店以外,就很难找到正品的零部件了。一般维修厂的零部件质量则是良莠不齐,市面上普遍存在高仿配件、普通配件、拆车件等,没有统一的、正规的进货渠道,零部件配套信息公开状况不畅,修理厂为了获得较高的利益,以次充好、以劣充好等现象普遍存在,更让人难以言表的是小故障大修,无故障也大修,车辆有可能越修越坏。

4、修理厂的发展

开设修理厂没有严格的资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要求,门槛较低,使许多修理厂没有足够支撑其在一定时间内健康发展的资金和管理制度,导致修理厂的维修诚信、维修手段、生存时间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例如在今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的打击下,有一些修理厂就关门停业了,这种情况给车主在维修车辆的服务持续性上感到不安。修理厂的持续发展、有序经营有待进一步完善。

5、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

近几年,在汽车维修行业的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但是,还没有形成行业稳定的、优势互补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模式。

例如:途虎养车连锁、百盛汽车快修快保连锁、中鑫之宝、新概念豪车专修连锁、三头六臂的易损件连锁,等等,不一而足。虽然都借助了互联网或现代信息技术,但是,模式不尽成熟,发展速度较慢,在全国的普及率较低。

三、期待改进的几个方面

1、期待政府大力扶持、规范与监控

政府对汽车后市场尤其是汽车维修市场的扶持力度不强,市场规范和市场监控尚待加强。在维修市场的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建立完整的维修、零部件生产销售等的准入机制,对汽车维修行业、零部件的生产销售行业监控尚待加强。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维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阻碍着信息资源和学习技术在汽车维修界的应用。因为资金和政策的不足,从事汽车维修专业的企业大多靠自由的资源和人脉缓慢发展。相关法规的不足也使汽车维修业管理混乱,垄断、恶性竞争等现象层出不穷。

2、维修人员的培训速度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虽然,有许多技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在积极培养汽车维修人员,由于国内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部分拥有专业技术人员都进了汽车制造厂,由于汽车修理厂的工作环境、薪资福利、职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以及部分人员的价值观缺陷,真正进入汽车维修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常少,并且出现维修厂修理技术人才奇缺的紧张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汽车维修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很难的

3、维修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升速度缓慢

由于从事汽车维修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他们很难接受较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销售方式、服务要求等,并且对电脑、互联网等先进的辅助管理手段望而生畏,使得维修人员不能及时学到新的管理理念、先进知识和生产技能,从而严重制约着汽车维修产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和发展。

四、改变这种现状几个途径

1、规范管理,有效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以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制定完整的、适应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管理制度,积极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员工、管理配件供应商、管理原辅材料采购、管理客户、管理资金流向等,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每一项维修及其与之相关的工作,全面提升维修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盈利能力、发展优势。

2、积极引进、认真培养维修技术人才

在制度引领、人性吸引、企业参与等多方法、多层面、多领域积极支持下,积极引进专业的维修技术人才。改变固步自封的现状,积极与大中专院校、汽车生产厂家、大型维修连锁机构、兄弟维修企业以及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联系,多方法、多途径、多领域组织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千方百计地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业务素质。

3、建立稳健的人力资源制度,留住人才

完善人员招聘制度,建立较具竞争优势的薪酬福利制度,甚至是员工参股等制度留住维修技术人才。放开管理手段、授权技术人才,让维修技术人才有尊重感、归属感和使命感,死心塌地地为修理厂效劳。

如果一家修理厂干净整洁,你还没进门以前就有人接待你;维修时除了你所要求的维修服务项目做好外,还给你检查相应的项目;价格合理、配件正宗、服务周全;售后服务手段完善,跟踪及时、有效,这不是一家非常适合为你服务的修理厂吗?

汽车维修行业的认识及看法(如果你了解汽车维修业现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