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顾名思义就是纪念圣人耶稣诞生的节日。但是有个老头不识抬举,喧宾夺主,现在除了基督教教会之外,普世反而更多想起的是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1)

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2)

其实从耶稣诞生起,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逢圣诞都是没有圣诞老人的出现的。圣诞老人的原型为古罗马帝国时期米拉城的主教圣尼古拉(Saint Nicholas、Father Christmas),有一天他听闻一户贫困人家因没钱买嫁妆而嫁不出三个女儿,因此在夜晚爬上他们的屋顶,把金币从楼顶的烟囱投入他们家。得到了金币购买嫁妆之后,他们家的女儿顺利嫁了出去。后人感谢他,所以就定了圣尼古拉节,大航海时代以后,美国的商业公司将现代形象的耶诞老人描绘出来,并加入了声音,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圣诞老人模式。

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3)

圣诞老人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穿着红白色大衣,长满白色大胡子的老人,但圣诞老人这个形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坊间传说,圣诞老人的衣服在1930年代被设计为红白两种颜色,是为了与可口可乐的罐子设计一致。可口可乐公司当时的确有为宣传可乐创造一个卡通人物,但那是圣诞老人的座驾鲁道夫羚羊,而不是身穿红白衣服的圣诞老人。

对现代圣诞老人形象影响最深远的,是希腊主教圣尼古拉斯的一个荷兰神话故事人物。他的中文译名也是圣尼古拉斯(Sinterklaas),在曾经是荷兰殖民地的纽约市十分流行,受欧文(Washington Irving)和穆尔(Clement Clarke Moore)等住在纽约曼克顿的作家欢迎。欧文和穆尔希望把圣诞节变成一个家庭式的节日。穆尔在1823年创造了平安夜“是圣诞前一晚”的说法,这也被视为塑造现代圣诞老人身穿红袍派发礼物的其中一个源头。

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4)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商家为了清理年末积压下来的存货,开始用广告鼓励大众给其他人买圣诞礼物。到了1840年代,这些广告经常都有圣诞老人出现,令圣诞节变成一个消费节日的传统更为根深蒂固。

1867年的底特律,约1万人排队买票,就是为了听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朗读他的小说《圣诞颂歌》(Christmas Carol,又译《小气财神》),内容主要宣扬无私、慷慨解囊的精神。纽约的梅西百货公司(Macy's)同年决定圣诞节前夕一直营业到午夜才关门,让一些到最后时刻才准备圣诞的人不会错失购买礼物的机会。

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5)

到了1868年,美国小说家奥尔柯特(Louisa May Alcott)笔下小说《小妇人》出版。书中曾经描述过一句话是“圣诞节如果没有礼物的话,不算是圣诞节”,进一步加固圣诞节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福格(Joel Waldfogel)曾在笔下著作《Scroogenomics》批评,送礼物是一个十分浪费资源的习惯,因为大家都不可能知道对方想要的东西。美国消费者在圣诞期间购买礼物的习惯可以追溯至1935年,就是可口可乐利用圣诞老人作为代言人的年代。沃尔福格发现,当时的圣诞礼物消费规模比今天要大三倍。我们今天送礼物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1930年代这是一年一次的大事件。沃尔福格又把美国的圣诞消费与其他高收入国家比较,发现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南非人、墨西哥人和英国人的圣诞消费比例上最高。

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圣诞老人的前世今生)(6)

无论哪个传说,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圣诞老人从被创造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被用作宣传用途,鼓励消费者在这个节日要给亲友送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