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书《征四寇》中说,梁山剿灭了方腊,凯旋途中,林冲在六和塔中风瘫了。武松因为被包道乙坏了一只手臂,不愿随大军回汴京,情愿在六和塔出家。于是,宋江就把林冲交给武松照看。半年之后,林冲病故。

梁山大军回到京城,宋徽宗见一百单八将只剩下二十七人,十分伤感,便封赏了众人。”武松虽然没有得到官职,但却领受了十万贯赏钱和“清忠祖师”的称号。书中交代,武松活到了八十岁,得了善终。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1)

这就是续书为林冲、武松安排的结局。这样的下场绝不是《水浒传》中的林冲、武松的结局,而是续书作者故意污蔑梁山好汉,为宋徽宗涂脂抹粉的荒诞故事。

按照《水浒传》的伏笔,林冲绝不会中风瘫痪而死,武松也肯定不会在六和塔出家,接受宋徽宗的赏赐。宋徽宗被押到五国城坐井观天之后,林冲、武松还活跃在施耐庵的笔下,与梁山好汉一道继续抗金保境。

那么,《水浒传》中的林冲、武松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2)

武松上应天伤星埋伏笔

梁山大聚义时,行者武松上应天伤星,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之一。这是什么意思呢?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总共有三十九人有蓝本来源,施耐庵又虚构了七十人,把晁盖单写为佛教的护法天王,组成道家一百单八将。为了赋予蓝本人物新的形象和新的故事,以及在每个人物中隐藏历史,便微调了一些绰号,给每个好汉对应了星煞。

梁山好汉对应星煞有多重意义,首先是按照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对应座次的大规则,排定了一百单八将的顺序。其次,是按照星煞的含义,在人物中隐藏历史或者隐射历史人物。第三,星煞暗示了人物的来历与结局。

武松上应天伤星,在施耐庵的原著中,这颗星煞只有天能够伤他。同时,他是天生的伤人神煞,只有武松伤他人,没有谁能够伤武松。梁山好汉中,能够统计到具体杀人数字的,武松排名第一,江湖中的武松总共杀了二十二人,无愧天伤星下界。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3)

施耐庵为何把武松写成这样一个杀人魔头呢?因为,蓝本故事中的武松就是“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人。《水浒传》中,武松每次杀人都与“酒色财气”有关。然而,这个“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武松,其本来的身份却是个行者,而不是景阳冈的打虎英雄,阳谷县杀嫂的武都头,更不是道家的天伤星。

为了把武松写成道家的天伤星,施耐庵便把《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行者武松”一分为二,明写了一个出身道家妖魔的江湖武二郎,暗写了一个“优婆塞”神秘头陀。这个神秘头陀必须死,武松才能回归他的本尊,成为“行者武松”,诠释《水浒传》“佛道合一”的宗教观。

神秘头陀在十字坡被母夜叉孙二娘麻杀,武二郎不久便回到了他蓝本形象之中,佛道合一了。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4)

母夜叉孙二娘出自佛典传说,佛祖还是慈力王的时候,曾经以鲜血布施夜叉,夜叉为报答佛祖的恩德,投奔门下,为佛祖所驱使。施耐庵以母夜叉度化武松,神秘头陀等于是被天伤了性命。

续书《征四寇》中,伤武松的包道乙是一个妖道,他凭什么“替天行道”伤了道家的天伤星?这是续书作者不知“天意”,胡言乱语,望文生义,污蔑了梁山好汉。武松不会再受伤,因而,也不会因为残废而出家六和塔。而且,天伤星还要再度回归道家身份,“替天行道”,挥刀伤人。

武松不是续书所说的结局,天伤星才是武松最终的归宿。那么,天伤星行者武松又将演绎怎么的故事呢?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5)

林冲岳庙进香有隐喻

续书中说,八月十五这天,鲁智深在六和塔坐化,随后,宋江便带领梁山好汉回京。九月二十之后,到达汴梁,驻扎在陈桥驿,宋江给宋徽宗上表,落款日期是“宣和五年九月”。三日之后,宋徽宗召见宋江等二十七人,看来宋江的奏章,便当殿封赏梁山好汉。书中写道:

将这已殁于王事者,正将偏将,各授名爵: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

这其中包括林冲吗?此时,林冲还在六和塔养病,从八月十五算起,也要到宣和六年的正月才去世。也就是说,林冲还没有“殁于王事”,那就不在封赏之列了。

可怜林教头以屈辱开头,以屈辱终结,落得个如此悲剧的结局。

林冲会是如此悲惨的结局吗?绝对不会,这是续书作者对梁山好汉的痛恨发泄到了林冲的身上。续书以故意文本矛盾,剥夺了林冲的功绩。林教头被逼上梁山,然后杀王伦,推晁盖为寨主,是铁杆的造反派,宋徽宗能给这样的人封官吗?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6)

武松不会因残疾留守六和塔,林冲更不会中风瘫痪死在了这里。按照施耐庵的原著伏笔,鲁智深将再一次“遇林而起”,与武松一道,在林冲的带领下转战汴京,激战泰山之东,奋勇抗击金兵。

《水浒传》第七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就开始为林冲的抗金故事伏线。书中写道,花和尚鲁智深这天在菜园子演练禅杖,忽然听到墙外有人喝彩。这个喝彩的人,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

智真长老寓意,鲁智深将“遇林而起”,指的是书中所有的“林”,而林冲才是最重要的。因而,鲁智深的故事将由此揭开新的一页。

林冲与鲁智深见了面,告诉鲁智深,“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听得使棒,便看入眼了。因此,情不自禁地喝了声彩。

鲁智深与林冲原本有世交之谊,又意气相投,便结拜为兄弟。鲁智深叫李四张三等泼皮摆酒,与林冲畅饮。林娘子却在岳庙出了事,林冲跟着女使锦儿赶到了岳庙,却发现高衙内把林娘子堵在了五岳楼……。

这段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预告了林冲将成为岳飞那样的抗金英雄。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7)

五岳楼,其实是汴梁城内的五岳观,是国家集中祭祀五岳之神的道教场所。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国人围攻汴梁,焚毁了五岳观。施耐庵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但是,却把五岳观写成了岳庙,只以“五岳楼”作为一种地理标识。

岳庙在镇江,是岳王的生词,是岳飞生前(建炎四年,1130年)所建。岳飞死后,南宋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建褒忠衍福禅寺,表彰岳飞,因为岳飞被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也叫岳庙。

难道,梁山好汉与岳飞有交集?恐怕还真的有。梁山大聚义时,宋江说过这样一句话: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尽忠报国”这四个字就出自《宋史·岳飞传》。历史上的杨志,与岳飞的第一任上司刘韐也深有渊源。毫无疑问,《三朝北盟会编》中的“招安巨寇杨志”,就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抗金的历史线索。

林冲风雪山神庙,杀了陆谦、富安、管营差拨,在柴进的指引下,去投奔梁山入伙。上山之前,林冲在朱贵酒店题写了一首诗,这首诗中有这样两句:京国显英雄,威镇泰山东。

这两句诗其实就是“预言”诗,也就是林冲故事的伏笔。但是,前七十回书中,林冲再也没有回过汴梁,也没有在泰山之东打过仗。因而,七十回之后,林冲才会兑现诺言,在东京汴梁、泰山之东显示真正的英雄本色。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8)

武松再向虎山行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但是,施耐庵却没有给武松以“打虎将”的称号,这个荣誉给了一个江湖卖狗皮膏药的李忠。这是为什么呢?施耐庵在书中以一首诗交代了其中的原因:

打虎从来有李忠,武松绰号尚悬空。幸有夜叉能说法,顿教行者显神通。

施耐庵说,在《水浒传》中从来都是李忠打虎,早就占据了“打虎将”这个绰号,武松来迟了。武松没当成打虎将也没关系,做了行者,便要大显神通了。

这首诗写得奇怪,李忠在书中连老虎都没摸过,凭他的本事,又如何打得大虫死?做了行者的武松,似乎恢复了五戒,在二龙山上,武松不饮酒、不杀人,不与人争强斗胜,不打诳语甚至连话都很少说,哪里显了神通呢?

书说简短,在我其他的文章中,已经解读过这些奇怪的写法,李忠就是《水浒传》中货真价实的打虎将。李忠原本是隐喻李文忠的,他有一个儿子叫李景隆。这个李景隆曾经与朱棣打过仗,而朱棣在书中又被写成“锦毛虎”——这不就是“打虎从来有李忠”吗?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9)

但是,施耐庵认为,李景隆打虎是“欲保四”,做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李应”。

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率官军与燕王大战于白沟河,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帅字旗忽然折断。建文军因此大乱,燕军则反败为胜,歼灭五十万敌军。史家怀疑,这是李景隆有意放水,暗中支持了朱棣。施耐庵以郁保四专掌梁山帅字旗,支持了史家的质疑。

建文四年六月,镇守南京金川门的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开城迎接朱棣进城。朱棣做了皇帝,封李景隆为第一功臣,狠狠地奖励了这个“李应”。

这段历史隐藏在书中的几个故事中,其中,武松景阳冈打虎,阳谷县杀嫂,写的都是发生在南京城中的隐秘历史。这段历史我也解读过多次,此处就按下不表了。

武松打虎的景阳冈,除了暗藏了李景隆、景阳楼这两个玄机外,还涉及到北宋的皇宫。《水浒传》中,有两次提到了“景阳”,分别是高俅为报高唐州之仇,蔡京为给女婿梁中书出气,先后在早朝时上书,请求宋徽宗发兵攻打梁山。书中写道: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专等景阳钟响。原来,武松打虎的景阳冈却是在这里。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10)

李忠打的是明朝之虎,武松则要在北宋的皇宫一显行者神通。这样说,书中也是有伏笔支持的。在武松阳谷县杀嫂的故事中,就隐藏了北宋、大明两段与行者武松有关的秘史。武松的嫂子是潘金莲,杀掉潘金莲,武松割下了她的首级,这就是“削藩”,暗喻的是靖难之役的直接起因。

与石秀杀嫂的故事对看,武松杀嫂则有暗示了杀“番王”。这个玄机,我也曾多次做过解读,隐喻了武松将与番王一战。因而,武松将极有可能在七十回书之后,有参加汴京保卫战的精彩故事。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武松将重上“景阳冈”,大伤金国兵将,甚至与某位番王决一死战。“再向虎山行”,这才是真正的天伤星行者武松的英雄本色。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11)

林冲京国显英雄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武功高强,但却为人懦弱,在东京城的表现,根本就是不是英雄所为,哪里配得上“京国显英雄”呢?除了这一句涉嫌林冲自我吹嘘之外,“仗义是林冲”这句,也是自吹自擂,林冲给自己的脸上贴金。

却说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教头,又一路护送到沧州大道。董超薛霸一路打听猜测鲁智深的来历,而鲁智深转身走后,林冲却把花和尚的行藏告诉了两个恶差。林冲的行为就是不仗义,逼得鲁智深不得不离开了大相国寺,上二龙山落草为寇。

但是,施耐庵又写得奇怪了,说这也是鲁智深“遇林而起”。

智真长老在五台山赠送给花和尚的四句偈子,其实是他实现佛道正果的四个过程,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遇林而起”。鲁智深因为林冲的出卖,辗转来到二龙山,在林冲徒弟操刀鬼曹正的计谋下,与杨志联手打下了二龙山,占据了宝珠寺。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12)

“二龙”在《水浒传》中写的是几对真龙,与宋江在玄女殿看到的“二龙相戏”、“二龙戏水”是一个寓意。因而,二龙山宝珠寺就是一座皇家寺院,鲁智深做了方丈,拥有皇家宝珠(赵员外的七宝),岂不就是“遇山而富”吗?假如没有“遇林而起”,鲁智深又如何能来到宝珠寺呢?

宝珠寺原来的住持叫做邓龙,说的是一条浑邓之龙。这厮原本就是个和尚,被打死之后,被扛到后山烧化了。

邓龙其实也是皇家寺院的住持方丈,书中另外一个住持方丈,就是配合高俅赶走鲁智深的智清长老。鲁智深打死邓龙占据宝珠寺,就意味着七十回书之后,他将重回大相国寺,打死智清,演绎真实版的“遇林而起”。

按照“水浒阴谋论”的说法,林冲的武功足以活捉史文恭。宋江为了篡位而故意打压林冲,没有给林教头机会,因而,林冲没有参加第二次曾头市之战。

这样的解读太不靠谱,林冲的武功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而且,活捉史文恭根本就不需要林冲这样的高手,一个小彪将足矣。更值得注意的是,与晁盖一同打曾头市的二十个头领,全部都没有跟随宋江荡平曾头市。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13)

《水浒传》这样写,几乎就是历史的真实再现。政和七年(1125年),金兵第一次围攻汴京以议和告终。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国再度发起灭宋之战,兵分两路南下。北宋也以两路兵马抵御金国入侵,北方战事失利,金兵在完颜宗望(《水浒传》中的金二王子)率领下,迅速兵临汴京城下,另一路金兵随后杀到,围攻汴京城。

《三朝北盟会编》中,有“招安巨寇杨志”在北方抗金的记载,因而,梁山荡平曾头市之战,杨志与史进攻打正北大寨。这就意味着,林冲参加了第一次抗金。金兵再度入侵(宋江说岂愁兵马来临),林冲则是梁山另一路抗金将领,参加的是东京保卫战。

梁山在北地抗金失败,鲁智深、武松又南下到了汴京,花和尚、武行者联手拿下大相国寺,随后,便遇到了林冲。

于是,武松再向虎山行,林冲京国显英雄。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14)

尾声:108将林冲、武松的结局

《水浒传》是一部反抗帝制,宣扬“保境安民”家国情怀的大书。按照“二龙戏水”的伏笔,这部小说将写到宋徽宗、宋钦宗五国城坐井观天之后,南宋王朝的建立。

梁山大聚义时,天降石碣,一百单八将全部上应天星。这段故事中,就预言了北宋为金国所灭,宋室南渡,九龙重建王朝的历史。同时,也伏藏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抗金保境的英雄故事。

书中说,梁山聚齐一百单八将,公孙胜做七昼夜罗天大醮。到了第七天,西北乾方忽然降落一只金盘,落到了正南方向。这只金盘出自赵匡胤的《咏日》诗,预言的就是北宋灭亡。金国正是北宋的西北乾方,大金盘由此而来,降落到正南之地,化作了一块绝对梁山好汉归宿的石碣。这便是金国灭北宋,南宋的建立,梁山好汉抗金的大隐喻。

这回书照应了“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张天师做了七昼夜罗天大醮,洪太尉便误走了妖魔。这些妖魔就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梁山一百单八将,他们都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公孙胜法事做到第七天,梁山好汉上应天罡地煞。

林冲与武松的性格特点比较(林冲武松的结局)(15)

从哪里来便将回哪里去,梁山好汉“还道”而由妖魔成为抗击金兵,保境安民的大英雄,将回归本位,上应天星。

林冲上应天雄星、武松上应天伤星,他们的结局与梁山兄弟一样,重登紫府,闪烁在北斗七星群之中——这是英雄般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