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暄寻机救忠良

明英宗非常宠信门达,但门达却心怀鬼胎,总担心李贤和袁彬二位大臣对自己不利。于是,他便设计陷害袁彬,把他投入大牢。杨喧对此愤愤不平,上疏为袁彬鸣冤,说:“先前圣上蒙难,幸亏袁彬独立支撑。现在受冤,请圣上明断。”同时举出门达二十步条罪状。门达非常愤恨。英宗不明是非,反而命门达处理此事。门达衔恨拷问,逼杨暄招供是李贤主使他,企图将李贤、袁彬一同治罪。杨喧装作忍受不了酷刑,答应门达说“此事确为李贤指使我干的,请您召集官员当众审讯,到时我一定当面揭穿李贤的罪行,让他有口难辩。”门达信以为真,自觉得计,便召众官听审讯。杨暄被提出来后大声喊道;“我一人做事一人当,门达企图谄害李大人,硬逼我招供。”门达一听,大惊失色,但当着众人之面又毫无办法。皇帝知道此事后,便慢慢疏远了门达。谏官们纷纷弹劾,终于将门达投入监率,而重新起用袁彬。

吴成器智剿倭寇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骚扰东南沿海地区。浙江巡按御史胡宗宪督兵击寇。一次倭寇进犯绍兴,胡宗宪便想先派一名能干的吏员前往侦探一下。余姚主薄吴成器请行愿往,胡宗完拨给他二千士兵,归他调度。吴成器说,不需要这么多兵,我自己率五百名力大善战的勇士就行了,在去绍兴的路上,见所过山村的路上行人都已打点包袱行装,准备逃命。吴成谷就告诉他们说:“你们不必害怕,朝廷大军就快来了,你们现在要听我的吩咐,一同抗击倭寇。”百姓们都十分同意这么干。吴成器指着山村各家的草垛说,这些东西在你们达跑后,就不再属于你们了。现在,我与你们订好:一听到我的炮声,你们就将这些草垛点着,我为大家杀贼报仇!”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1)

吴成器率兵连夜摸进陶家畈,探知河边停着十三只倭寇的船,倭寇在抢掠之后,喝得大醉,正在村里睡觉呢。吴成器分别派人干掉了守船倭寇,将船移到他处。随后,他命手下人放起号炮,百姓们果然又如约点火。从梦中惊醒的几百名倭寇,见火光冲天,以为明朝大军已至,吓得狼狈逃窜,到河边一看,发现十三只船全不见了。他们正不知所措时,吴成器率兵杀来,喊声震天,五百勇士个个以一当十,十分勇猛,一下就杀了几百名倭寇,大获全胜。倭寇从此不敢再来进犯绍兴了。

皇太极扬言擒叛将

公元1640年4月,皇太极基本上平息了博程博果尔的叛乱,但制造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博穆博果尔却仍未抓获。为此,皇太极想了一个捉拿博穆博果尔的妙计。皇太极首先公开扬言不久将发大军牧马于黑龙江畔,并同时将擒获博程博果尔。之后,他挑选了二百四十名身强体壮、箭法高超,能骑善战的蒙古骑兵,另选八旗护军四十名,组成一支精锐的轻骑兵。皇太极向他们面投机宜,让他们悄悄地从蒙古北边追击。不久,部署从黑龙江送来情报,博穆博果尔得知皇太极将率大军赴黑龙江后,果然中计北遇,终于被皇太极深出的小分队截获。从此,整个索伦部即黑龙江上游地区重新回到了清政府的统治之下。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2)

皇太极画像

少帝康熙智摘整拜

1661年,清帝福临病逝,八岁的少帝康熙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智囊人物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庸懦遇事不争,不敢立异,惟有苏克萨哈遇事力争,但因他隶属多尔衮所将正白旗,索尼十分憎恶,遇事支持鳌拜。鳌拜大权在握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处斩了内大臣费扬古。直隶总督朱吕祚等人,又捏造罪名,不顾康熙帝的坚决反对,将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处死,祸灭九族。康熙帝深深感到鳌拜欺君专权,姿意妄为,决心铲除鳌拜及其党羽,但因整拜权高势重,党羽众多,如果明降谕旨,外廷拿问,恐不免激生祸端,于是,康熙决定智擒鳌拜。为了迷惑鳌拜,康熙又特意加封鳌拜为太师,一等公。同时,在内功训练一批亲信少年侍卫,以嬉戏为名使鳌拜不加注意。1670年的一天,康照帝乘鳌拜入朝之机,命手下亲信少年侍卫突然蜂拥而上,身高力猛的鳌拜徒唤奈何,被拥绑起来。康熙帝下令将其革职拘禁,并诛杀其党羽。不久,鳌拜就病死于幽所,康熙帝开始亲自执掌大权。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3)

纪晓岚巧讽和珅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才智出众,学识渊博,深得乾隆帝的赏识。奸相和珅搜刮民财,新修了一座富丽豪华的府第,为附庸风雅,请纪晓岚题一匾额。纪晓岚欣然命笔,书“竹苞”二字,和孙高兴地张挂起来。一天,乾隆帝偶然来到和珅家,一见纪晓岚的题字,笑着对和珅说,“这是纪晓岚骂你之词,说你家中个个草包呀。”和珅一听大惑不解。乾隆又笑着说道。““竹苞”二字拆开,不就变成‘个个草包’了吗?”和珅听后哭笑不得,无地自容。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4)

一次,纪晓岚与和珅叙座喝酒,纪晓岚因讨厌和曲意奉迎皇帝的奴才相,时常戏谱嘲讽他。饮酒之时,恰好旁边跑过一条狗,和珅想报复一下纪晓岚,便说“是狼(侍郎,意指纪晓岚)是狗?”当时,纪晓岚官居侍郎,和珅任尚书。纪晓岚机智地随口应答道,“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一时间和珅被气得哑口无言,不得不佩服纪晓岚才智出众,难以对付。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5)

嵇璜智拒和珅

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嵇璜,同奸相和珅同朝为臣,嵇璜为官清廉正直,对和珅的所作所为极为反感。有一天,和珅要求嵇璜给他书写一副楹帖,稽璜接受和砷的宣纸回家后,便请数名翰林一起饮酒。正欢饮时,家僮彭寿进来禀告笔墨已经备好,嵇璜斥责家僮彭寿说,“没看见我这里有客人吗?你何必来说。"客人问明缘故,得知嵇璜准备为和珅书写楹帖的事,便说,我们早就想欣赏您的书法。于是,嵇璜当着客人的面开始为珅书写楹帖。刚写了一半,家僮彭寿一时不小心,把墨盘弄翻了,书写楹帖的用纸也被弄脏了。嵇璜一见大怒,严厉斥责彭寿,客人见状,忙为彭寿说情,才算平息了这件事,第二天,嵇璜对和珅说了植帖未写成的缘由,和珅无奈只好作罢。其实,家僮彭寿的作法,都是嵇璜事先教的。嵇璜所宴请的数名翰林也都是和砷的亲信,让他们亲眼目睹,告诉和琳,和珅比较容易相信,使和珅有火无处发泄。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6)

荀息借路灭虢破虞

春秋时期,虞和虢两个小国相邻。晋献公打算灭掉这两个小国,但又担心两国会互相支援,难以得手。大夫荀息足智多谋,向献公献上一条妙计,晋国将宝玉和良马送给虞国国君,以示晋虞交好,然后提出借路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君说:“虞和虢两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晋国借路灭虢国之后,必然会乘机灭虞,应拒绝晋国的要求。”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7)

但目光短浅的虞君见利忘义,不听宫之奇的劝谏,答应借路给晋军。晋军从虞国发兵灭亡了虢国,回来的途中路过虞都,晋军暂作停留,虞君尚不察觉,热情款待晋军将士。晋献公又骗虞君-同出城狩猎,暗地里已派兵袭取了虞国都城。就在晋军破虞之后,荀息-手牵着良马,一手托着宝玉来到献公面前,说:“宝玉完好如初,只是良马老了几岁,现在这两件宝物又回到大王您手中了,献给虞君只不过是暂存一段时间而已。”虞君 一见,方知上当受骗,后悔自已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谏,结果人财两空,国家也灭亡了。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8)

斗伯比示赢诱敌

楚王出兵攻随,但进攻未能得手,于是便请求议和。斗伯比对楚王说: "我们之所以没能征服汉水以东各姬姓国,是因为策略不对造成的。我们以武力相胁,他们就团结一政来对付我们,所以事情不好办。汉水之东各国,以随国最大。今若使随骄盛,必会抛弃周围小国,他们离心离德,那么楚国就可随心所欲了.请大王解散军队、以使随国自以为了不起。”楚王照办了..议和结束,随使回四后说楚以散兵。;请求出兵追击楚军。贤人季梁告诚说:“楚国解散军队并非出于本心实乃以计诱骗我们,看出,著出兵追击则正中人家下杯。”随侯听取了季梁的建议,没有轻易出兵,楚对随也终毫无办法。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9)

叔詹始唱空城计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元为炫耀武力,取悦美女息妨的欢心,派出六百辆战车,北攻邻邦郑国.一路上势如破竹,轻松地攻至郑国都城的城郊。郑国形势危险。郑文公慌忙召集群臣,商讨退散之策。堵叔惊忍地说:“楚兵强盛,如出柙猛虎,郑国实难抵抗,不如签城下之盟,同它交好。”叔詹说:“依我之见,楚军不久即可撤兵,楚国历次出兵,从未动用过这么多的兵车将卒,说明它怀有必胜的信心而来,无非是想壮壮声威,提高自己的名望。正因为他怀有必胜之心,所以极为担心失败,假使获得小胜,满足其虚荣心,就可撤兵。这就决定了楚军必然是处处谨慎小心,稳扎稳打,不敢冒风险。所以,我们可以就楚国这种不敢冒风险的心理大作文章。”郑文公见叔詹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让他按计策行事。叔詹面派人向齐、鲁、宋三国求援,面亲自在城内安排。 他把军队埋伏在城内,使楚军看不到一兵一卒,不仅将城门开得大大的,还让街市上的百姓来往如常,不要流露出害怕的样子,使郑国都城的秩序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叔詹布置就绪,楚军先头部队便已推进到逵市,先锋斗御疆一马冲到城门下,举目一看,城门大开,城中百姓从容不惊,城上情无声息,斗御疆认为其中必有诡计,便在城外等侯统帅令尹子元。子元到后也吃不透郑军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便想等进” 步弄清城里虚实后再去攻城,可是,子元还未弄清楚郑国都城里究竟是怎么回事,便有人向他报告,说齐、鲁、宋的援郑大军就要到了。子元害怕腹背受敌,便率军匆匆撤退。同时安慰众将说,楚军已经深入郑国都城的逵市,即使未攻下郑国,也算是取得胜利了。于是,号令全军蔽锣击鼓,高唱凯歌而返。

康熙和纪晓岚眼中的和珅(和珅纪晓岚攻心斗智)(10)

大家对于古代这些充满智慧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关注我了解正史,真英雄真事迹 ,扬我国威。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让我们国学经典得到发扬光大(图片源自网络)

#国学##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