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涿州为燕之涿邑。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灭燕后,于涿邑置涿县。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分广阳郡南部、钜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郡、县治所均在今涿州城区。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涿郡为垣翰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改垣翰为涿郡。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涿县属幽州。

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涿郡改称范阳郡。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范阳郡改称范阳国。幽州刺史迁返蓟。在原阳乡侯国地建苌乡县,属范阳国;

东晋十六国时,涿地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及后燕;

南北朝时,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苌乡、方城2县并入涿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析涿县西境原遒县地置范阳县,属昌黎郡(今易县)。

大业三年(607年),幽州改名为涿郡(治所在今北京)。

唐武德元年(618年),罢涿郡改称幽州,武德七年(624年)涿县改名范阳县。安史之乱后范阳郡又称幽州;

张飞庙、张飞古井

张飞,字翼德,东汉涿郡涿县人,故里在涿州城南张飞店(现名忠飞店)。为三国蜀汉大将,与刘备、关羽结为异姓兄弟,共同收复汉室江山,以成霸业,后人为纪念汉桓侯张飞而建立张飞庙。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御笔亲题:“雄赳赳吓碎老曹肝胆,眼睁睁看定汉室江山”。

张飞古井位于涿州城西南约 5公里忠义店村张飞庙内。忠义店,为汉桓侯张飞故里,故当地俗称张飞店,元至正二十二年 (公元1362年 ),敕封张飞为 “忠显英烈灵惠助顺王 ”,于张飞故里建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古井。《日下旧闻考》记:桓侯故里在县西南十里忠义店,有专祠在官路东。距庙数步有石碣二。一日 “桓侯故里 ”,一日 “桓侯古井 ”。

涿州天下第一洲(涿州----天下第一州)(1)

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 : 位于涿州城东 15 里的卢家场村。 2001 年始建, 2002 年 11 月建成对外开放。山门为仿唐式建筑,高约 7 米,山门匾额上书“范阳卢氏宗祠”,山门以内东西殿各三间,东为范阳堂,殿内供奉卢植像,俩侧墙壁上有卢氏起源和卢氏祖训和卢氏家训。西殿为敦睦堂,内有卢氏宗祠各项活动的照片。此外内有卢植墓。卢氏家族祭祖之地,且有广泛而久远的社会影响。范阳卢氏使“涿州名扬天下”、涿州是“世界卢氏祖先的基地”,海外卢氏宗亲中,有韩国的两位总统卢泰愚、卢武铉。每年海内外卢氏宗亲到此寻根祭祖。

涿州天下第一洲(涿州----天下第一州)(2)

涿州双塔

涿州双塔,是涿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涿州市老城内东北隅(现属双塔办事处天桥街辖区),两塔均为舍利塔,南北对峙,南塔称 “智度寺塔 ”,北塔称 “云居寺塔 ”。

双塔建于宋辽年间,古有“双烟直夺青云路、金元遗迹恨吞胡”的诗句,双塔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双塔分南北两塔,北塔为云居寺塔,南塔为智度寺塔,双塔巍峨多姿,近看玲珑精巧,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双塔均为八角形砖仿木构楼阁式舍利塔,彼此相距 300米。南塔五级,通高 44米,始建于辽太平十一年( 1031年)。北塔六级,通高 56米,始建于辽大安八年( 1092)。双塔时代特征明显,颇具辽代建筑风格,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象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称作“双塔晴烟”,为涿州古八景之一,是涿州古老文明的象征。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涿州天下第一洲(涿州----天下第一州)(3)

永济桥

永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 1574)名曰“巨马河桥”,万历十六年( 1588)重修,天启六年( 1626)桥毁又重建。明崇祯后,河道南移,遂于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在旧桥南建新桥,改名“永济”。桥端筑引桥,下有涵洞 22个,引桥总长 660米。因桥拱跨度大砌筑采用中国起拱技法,造型优美,远望恰似一条彩虹横跨两岸。清末、民初时被誉为涿州八景之一,名曰“拒马长虹” ,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此桥为“中国第一长石拱桥”。

涿州天下第一洲(涿州----天下第一州)(4)

三义宫景区

三义宫景区坐落于涿州市松林店镇楼桑庙村,是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故地。景区占地面积 60余亩,建筑面积 10000余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式景区。三义宫,原为“三义庙”,又称“汉昭烈帝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刘备三兄弟在此结义而建。始建于隋代,唐、辽、元、明、清等时期均有修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正德三年( 1508年)武宗皇帝朱厚照亲赐玺书“敕建三义宫”。整座庙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文化底蕴丰厚。

三义宫从 1996年恢复重建,共修建了 7个大殿、山门、九龙碑、结拜石、内外宫墙等。采用明代传统三进院落布局,由外向里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正殿、退宫殿、武侯殿、少三义殿,按原有形式内塑 87尊塑像。 2011年底被河北省旅游局评为 AAA级景区。

涿州天下第一洲(涿州----天下第一州)(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