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旧时月色图画难足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我在一点资讯上看到,季羡林先生的《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文章中谈对他影响最大的几本书,和最喜欢的十本书。

他说:至于哪几部书对我影响最大,几十年来我一贯认为是两位大师的著作:在德国是 亨利希·吕德斯(HeinrichLders),我老师的老师;在中国是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先生接着谈对他影响最大的10位中国作家及其作品。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一是司马迁的《史记》。二是《世说新语》。三是陶渊明的诗歌。四是李白的诗。五是杜甫的诗集。六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七是苏东坡的诗书画文。八是纳兰性德的词。九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十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诗词。小说。书画,文章,有单部书流传于世的。太史公的史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除了世说新语不知是谁写的以外。其他几位都是综合性的文才影响了季羡林先生。实际上通读专一的著作比较好,这是需要花精力去精读的,这样的读法会让人受益匪浅。以上的那些书。只要你喜欢文学。或者从小学读到大学。你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些作家们的作品,了解过这些作品。认识这些作品,喜欢这些作品。

我们每一个读书的人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对着检查一遍呢?

以我自己来说。读书就像一个杂食动物。没有一个明确的读书计划。涉猎的范围比较广博。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天文地理,文学艺术,书画棋牌,专著画册等等,不能一一列举。如果非要点出几样的话,那么美学家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引起了我对美学的兴趣,虽然至今我对于美学都没能深入下去,但是我对于美学的关注都从来没有淡薄过。真要说对我人生影响巨大的书籍,真还找不到几本,原因是很少精读过书本,读了几遍的书却很少很少,我读书常常处于贪多嚼不烂的地步,这都源于图快图多的缘故。当然专业书就看得更少了。对于专业书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去掌握其中的知识。而去看那些闲书的话。心里就没有一点压力。读此类书不过是在混时间。这样做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效果。

既然对影响自己的书谈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那么就只好简单说一说自己最想读哪方面的书吧。一为精彩的文学与历史书籍。它能带给自己别样的人生体验,求得心灵的充实与安宁,让精神生活更加的美好。二为通俗易懂的艺术书籍。满足于对美的追求。增加多一点书画方面的知识,以有利于自己的书画收藏与鉴赏。三为少看碎片化的东东,以节约时间去深读,不把生命过多的浪费在无谓的方面。

天下之大,你不可能都想到,走到,看到,记到,而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通过读书你就能想到,走到,看到,记到。天下是大家的天下,秀才的天下是胸怀天下,芸芸众生的人生五花八门,秀才的读书人生贫病多闻。而今资讯这么发达,读书之人善于利用,必将通达中外,耳聪目明,跟神明一般。

国学大师季羡林翻译的这部印度的《五卷书》,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自20世纪50年代初版后绝版至今,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新盛装上市,其珍贵性不言而喻。五卷书里面故事套故事,也许一千零一夜是模仿它的吧。我越看越觉得这里面包含有很多智慧,这些智慧不仅仅是聪明就能够运用好的,还必须有很多的生活经验,懂得灵活处置才能最终得到好的效果。

书里面隐藏着许多的财富,人类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富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虽然不富裕,但是如果有富人说。你不缺少精神,我不短少财富,假如我用我的财富换你的精神,你可愿意?我当然可以这样直截了当地回答他:我愿意,但是我不需要!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来到底是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是拥有精神显得珍贵,还是拥有物质更加富贵?我想大家伙都自有评判吧。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1)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2)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3)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4)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5)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6)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7)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8)

季羡林读的最好的书(季羡林先生的书单)(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