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是不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1)

西汉建立之初,因为刚逢连年战争,社会破坏严重,加以刘邦君臣本就自民间出身,所以能够体谅民间疾苦,国家统治集团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大局为重。同时陆贾作《新语》,认为秦亡是因为暴政,所以应该改用缓和手段治理天下,并明确指出"无为",于是汉朝初年,便以"无为而治"作为指导思想。

西汉是不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2)

所谓"无为而治",并非指统治者完全什么都不管,而是在恰当的范围内,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领域进行少量的干预,轻怠役,薄赋敛,让百姓休养生息。刘邦在其位的当年,就下令颁布《罢兵赐复诏》,以望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西汉是不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3)

其中"萧规曹随"的典故就是无为而治的典型代表。萧何之后,曹参代以为相,然而作为百官之首,他却日夜饮酒, 无所事事,于是引起了惠帝的不满。惠帝便召见他,他问道:"你和先帝比起来怎么样?"惠帝答我不如先帝。曹参接着问:"那您觉得我与萧何相比如何?"惠帝又答:"你不如萧何。"曹参遂言:"既然你不如先帝,那我又不及萧何,他们安定天下的时候,法令已经很完善了,我们现在继续遵循他们当初的制度,又有什么不好的呢?"惠帝赞同了他的说法。 在一定程度上,曹参所奉行的"无为而治"确实起到了有效作用,他死后还被百姓称颂为"载其清靖,民以宁一。"

西汉是不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4)

正是在"无为而治"的政策下,社会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政治局势稳定,直至文帝、景帝即位,继续提倡轻刑慎罚,成就了"文景之治"的佳话。

然而汉初实行所谓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措施,虽然起到过积极作用,但负面影响亦不小,长期放任自流势必会造成社会上的弊端,如对商人的崛起没有及时控制,以至于他们囤积居奇,坐地起价,并形成一股奢靡之风。同时他们还大肆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无地可耕种,只能流亡。

西汉是不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5)

又如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采取尽量避免的措施,其中固然有汉初政治经济实力不够强大的原因在,但与当时的政策也密不可分。刘邦听取娄敬的建议,以和亲的手段,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并且每年送去大批丝绸、粮食,实际上却并未解决匈奴问题。

西汉是不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6)

黄老思想到后期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统治者想要集中掌握在手中的权利,自然也不可能一直沉溺在"无为而治"的状态里。这就为后来新儒学走上统治道路打下了基础。其实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明争暗斗很早就开始了,被普遍认为才高八斗的贾谊被贬的真正原因,正是因为他主张 实行"多为",这就没有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其实这件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儒道不相合的事实。

所以等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将其它各家思想精华多加杂糅,又汇入了儒家之术,最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新儒学体系,这就迎合了汉武帝想要把权力集中起来的心理,并且它更能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遂取得了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自此,汉初的黄老思想几乎荡然无存,而是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政治理念,后来宣帝还概括这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总之,在一定时期内,"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等到它不能够再满足统治者的需要时,自然就被摒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