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井水处,皆有鄙视链。”当今社会,鄙视链无处不在。清朝时期的官场,也充满鄙视的眼神。了解到这些鄙视链,你就看懂了大半个清朝官场。

文官鄙视武官

清朝的官员体系,按照职能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文官和武官。

就同一个层次的文官和武官而言,武官的品级要高于文官。

清朝主管一省最高武官为提督,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的品级为从一品。相对应,清朝主管一省军政、民政的文官为巡抚,巡抚的品级只是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后,也仅仅是正二品。就算总督级别的文官,品级也只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后,才为从一品,勉强与提督平级。

清朝地方官员为何都是汉人:清朝官场鄙视链(1)

哪怕最低级别的武官把总,也属于正七品,与“县太爷”平起平坐。

可是,提督品级很高,也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了,但他们要听命于总督和巡抚。人们甚至嘲笑:“提督虽一品,其权不及州县。”虽然有些夸张,但反映了清朝官场重文抑武的真实情况。

更要命的是,从提督以下直到把总,武官的升迁考核、战功军功,均由巡抚向皇帝专折报告。武官一年的工作干得好不好、效果怎么样,都由巡抚一支生花妙笔控制。所以,武官在文官面前毫无脾气,循规蹈矩。

想当年,左宗棠以一个幕僚师爷的身份,敢呵斥正二品总兵樊燮“王八蛋,滚出去”,是有足够的底气。

正途鄙视异途

什么是正途?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成为进士、举人后进入官场。

什么是异途?就是通过花钱捐纳,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直接进入官场。

同样是做官,朝廷在使用时却泾渭分明。光绪时期修纂的《钦定大清会典》,明确提出“分出身之途以正仕籍”“各辨其正杂以分职”。《清史稿》则更加清晰地对正途和异途进行划分,并指出,不是正途出身的官员,不得担任翰林、詹事以及吏部、礼部两部的职位。

清朝地方官员为何都是汉人:清朝官场鄙视链(2)

正途出身的官员,起点高、职位好;异途出身的官员,起点低、难升迁。所以,当正途官员遇到异途官员时,前者底气十足,睥睨天下;后者难免气短,自觉矮人三分。

雍正时期,有一个叫李卫的官员,是花钱买来的官位。李卫虽然文化不高,但很能办事,精明能干,得到雍正皇帝的宠信,官至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可是,乾隆皇帝却压根看不起他。李卫死后,乾隆皇帝见西湖边上有老百姓自发供奉的李卫画像神位,勃然大怒:“李卫为人傲慢,仰借皇考恩眷,固执骄恣,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随即下令将李卫一家的画像神位烧毁了。

在清朝前期,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不会与异途官员站在一起的。可到了末期,就不再有这种顾忌了。因为放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花钱买来的官帽子,正途官员反而是极少数了。

满人鄙视汉人

在清朝官场鄙视链的最高层,是满人的天下。

前面说过,《清史稿》指出,不是正途出身的官员,不得担任翰林、詹事以及吏部、礼部两部的职位。但是紧跟着来了这么一句“旗员不拘此例”。这说明,所谓正途、异途之分,只是针对汉人。满人超过了这种规则,正途异途通杀。

事实上,有清一代,满人的地位就显著高于汉人。满人子弟想做官,不需要像汉人那样寒窗苦读。他们有太多的渠道进入官场。高级别的满人,可以通过世袭做官,一做就是一品、二品大官。哪怕只是一名粗通文墨的满人子弟,也能通过笔帖式进入官场。通过笔帖式进入官场的满人,升迁较为容易,升迁速度较快,向来被称为“满人出身之路”。

清朝地方官员为何都是汉人:清朝官场鄙视链(3)

许多满人官员看不起汉人同僚,在他们面前颐指气使。两广总督瑞麟是一名满人,是满洲正蓝旗人,根正苗红。他在任职两广总督期间,先后与两任广州巡抚不对付。前任广州巡抚叫郭嵩焘,后任广州巡抚叫蒋益澧,都是汉人。瑞麟瞧不起他们,郭嵩焘和蒋益澧难免不服气,双方一来二去就发生了矛盾。

矛盾上交到朝廷。虽然郭嵩焘和蒋益澧都有占理的地方,可朝廷在经过调查后,还是先后将郭嵩焘和蒋益澧调离了广州。

【参考资料:《清史稿》《钦定大清会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