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鬼捉粤语(粤语探源乜鸠)(1)

四百多年前,葡人首次进入澳门时,向当地居民询问这个地方的名字,当地土人以为他们问的 是妈祖庙,于是回答“A-MA-GE”,从此,葡人即把澳门称作“MACAO”。这个名字一用就是数百年。

澳门的别名甚多,如香山澳、濠江、镜湖、海镜、妈阁、澳门街、梳打埠等。这么多的名称大多与澳门的地理有关。

“马交”一名的出处,源以Macau一名的译音。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妈阁”的谐音“马交”来称呼澳门,叫做“马交港”。

澳门的粤语译音叫“乜鸠”,这说法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据说最早来到澳门的葡人于妈阁庙前问路,渔民因语言不通,产生了误会。

一班葡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上岸来到澳门,看到当地有几个渔民,就上前打探:

渔民甲:“你讲乜鸠啊?”

葡人乜鸠都听不懂,上前动手搞渔民的装备,遭到渔民喝止:

“你个红须绿眼搞乜鸠

啊?唔好乱来嚄。”

众渔民见到纷纷议论:

“呢班番鬼都唔知搞乜鸠啊?”

众葡人听了半天就听懂了“乜鸠”,大喜过望:

“Aqui chamado de Macau 原来呢道叫乜鸠。”以为”乜鸠”是个地名。

这是澳门别称的粤语”乜鸠”的来历。原来澳门也有过别名叫”乜鸠”。

为什么人们只道有个”马阁”,很少人知道”乜鸠”这个名呢?因为”乜鸠”属于粤语粗言,翻译过来十分不雅,所以,别名就少见”乜鸠”,以至现代少人知道。(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