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煤矿开采技术及创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煤矿开采技术及创新(506页18万字煤矿数字化矿山技术解决方案)

煤矿开采技术及创新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和意义

1.2当前国内外煤矿行业信息化现状

1.2.1国外发展现状

1.2.2国内发展现状

1.3数字化矿山概况

1.3.1 数字化矿山建设历程

1.3.2 数字化矿山建设各阶段关键特征

1.3.3 数字化矿山定义

1.4XX煤矿概况及数字化矿山调研现状

1.4.1XX煤矿概况

1.4.2XX煤矿数字化矿山调研现状

1.5数字化矿山工程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1.5.1数字化矿山建设总体目标

1.5.2数字化矿山建设具体目标

1.5.3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预期效果

1.5.4数字化矿山建设指导思想

1.5.5数字化矿山建设原则

第二章 数字化矿山建设设计依据与范围

2.1数字化矿山建设设计依据

2.2数字化矿山的建设范围

2.3数字化矿山建设与集团信息化的关系

第三章 数字化矿山架构及建设模型

3.1 数字化矿山系统架构

3.1.1数字化矿山统一的平台或系统规划

3.1.2数字化矿山的六层架构

3.2系统建设的理论支撑和模型研究

3.2.1灰色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及技术

3.2.2灰色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3.2.3灰色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3.2.4灰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3.2.5 GGIS的功能特点

3.3高精度透明化三维动态地质模型和巷道建模

3.3.1矿井三维地质模型的自动构建

3.3.2巷道几何建模

3.3.3高精度透明化三维地质模型的动态生成

3.4面向多部门管理与信息共享应用的管理模型

3.4.1面向多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应用模型

3.4.2基于工作流的安全信息分级处理反馈管理模型

3.5矿井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3.5.1煤矿重大危险源分级体系

3.5.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5.3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3.5.4评价指标体系

3.5.5瓦斯、水害评价方法研究

3.6煤矿重大危险源预警模型

3.6.1基于GIS的煤矿重大危险源隐患识别预警模型研究

3.6.2其他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第四章 数据传输与集成数据处理平台

4.1XX煤矿数据传输平台

4.1.1管理网络

4.1.2工业以太环网(综合自动化网络)

4.1.3接口标准

4.1.4服务器和磁盘阵列

4.1.5网络安全系统

4.1.6网络行为管理系统

4.1.7工业以太环网主干光缆

4.2XX煤矿数据传输系统

4.2.1传输系统设计

4.2.2传输系统功能特点

4.2.3各监测监控网络和以太网的融合

4.3XX煤矿数据仓库、模型及软件平台的集成开发

4.3.1矿山数据仓库

4.3.2软件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

4.3.3软件系统与网络集成的总体架构设计

4.4XX煤矿专用GIS的开发和设计

4.4.1开发内容

4.4.2关键技术

4.5三维可视化平台的关键技术开发

4.5.1开发内容

4.5.2关键技术

4.6XX煤矿组态软件平台的设计

4.6.1功能设计

4.6.2软件平台系统设计

4.6.3关键技术

第五章 综合自动化和在线数据监测

5.1综合自动化监控平台

5.2组态软件

5.3综合自动化子系统的建设和接入

5.3.1 综采工作面监控系统

5.3.2 主煤流运输集控系统

5.3.3 井下排水监控子系统(接入)

5.3.4 矿井通风监控系统(接入)

5.3.5 矿井压风机监控系统

、、、、、、、

5.3.13瓦斯抽放监控系统

5.3.14洗煤厂生产系统(接入)

5.3.15钢丝绳在线检测系统

5.3.16矿井产量监测系统

5.3.17机车信集闭系统

5.3.18综掘工作面监控系统(接入)

5.3.19其他子系统接入

5.3.20集团公司和XX矿系统平台

5.4矿井通讯系统建设

5.4.1矿井调度通讯系统

5.4.2矿井无线通讯系统(wifi方案)

5.4.3矿井无线通讯系统(3G方案)

5.4.4矿井信息引导发布系统

5.4.5矿井IP广播系统

5.5矿井辅助系统建设

5.5.1数字工业电视系统

5.5.2大屏幕显示系统

5.5.3煤矿安全生产三维仿真培训与地质构造透明化3D环幕显示系统

5.5.4综合布线工程

5.5.5机房工程

5.5.6瓦检员巡更系统

5.5.7无人值守灯房系统

第六章 安全生产监测系统

6.1 通风调度大屏显示系统

6.1.1 系统概述

6.1.2 系统设计

6.1.3 系统功能

6.1.4 产品主要指标和技术参数

6.2 安全监测子系统

6.2.1 系统概述

6.2.2 系统设计

6.2.3 系统功能

6.2.4 系统接入

6.3 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6.3.1系统概述

6.3.2系统组成

6.3.3系统功能

、、、、、、、

6.7.1 系统概述

6.7.2 系统组成与特点

6.7.3 系统接入

6.8 防火灌浆监控系统

6.9其它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子系统接入

第七章 数字化矿山软件平台及应用系统

7.1生产技术综合管理系统

7.1.1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

7.1.2防治水管理信息系统

7.1.3地质保障数据处理系统

7.1.4“一通三防”管理信息系统

7.1.5采矿辅助设计系统

7.1.6矿井供电、固定与运输设备选型设计系统

7.1.7调度指挥系统

7.1.8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7.1.9质量标准化管理系统

7.1.10煤质、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7.1.11基于Web生产技术管理信息系统

7.2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7.2.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7.2.2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7.2.4矿井应急救援管理系统

7.2.5矿井安全闭环管理系统

7.3煤矿井下危险源识别、预测、预警系统

7.3.1水害识别、预测、预警系统

7.3.2通防危险源识别、预测、预警系统

7.3.3顶板危险源识别、预测、预警系统

7.3.4其他危险源预警

7.4 技术资料数字档案馆系统

7.4.1总体方案说明

7.4.2总体方案架构

7.4.3技术设计方案

第八章 煤矿三维综合管理系统

8.1地质模型、巷道模型和机电设备模型等的建立及可视化

8.1.1地层与断层建模与三维可视化

8.1.2巷道几何建模及可视化

8.1.3钻孔自动建模及可视化

8.1.4工作面、采空区、积水区、异常区等建模与三维可视化

8.1.5 机电设备的建模与三维可视化

8.1.6煤矿管网的建模与三维可视化

2.2数字化矿山的建设范围

1. 从应用范围的角度

2. 从系统建设的角度

(1)煤矿生产综合自动化系统:根据管控一体化思想,结合工业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同时通过对矿井生产安全、地测信息以及井巷工程等信息的广泛利用和深度开发,以实现全矿井生产过程集中监控,调度计算机网络化,信息管理决策网络化,全面提升矿井自动化水平,并最终实现建立高产、高效的数字化矿山的目的。

XX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内容包括:

l 矿井综采面监控子系统。

l 主煤流运输集控系统。

l 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

l 矿井通风机监测系统。

l 矿井压风机监控系统。

l 矿井井下水处理系统。

l 生活水、污水处理监测系统。

l 水源井水处理系统。

l 锅炉房监控系统。

l 主副立井提升机监控系统。

l 副立风井绞车监控系统。

l 电力监测监控系统。

l 瓦斯抽放监测系统。

l 洗煤厂监控系统。

l 钢丝绳在线检测系统。

l 防火灌浆站监测系统。

l 其他子系统接入。

(2)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系统:基于网络平台实现所有监测量及其状态和报警信息等实时数据的列表显示;实现所有监测量及其状态和报警信息等实时数据的图示显示,包括实时曲线、直方图和饼图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统计,报表和图示输出;按监测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时间同步更新与集成到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直观演示。

XX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要内容包括:

l 安全环境监测子系统。

l 井下人员定位管理子系统。

l 矿压在线监测子系统。

l 水文监测子系统。

l 煤层自燃(束管)监测子系统。

(3)煤矿安全和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基于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含2DGIS、WebGIS、三维可视化系统)集地测、生产、通防、安全、机电、设计、调度等专业于一体的系统,系统支持专业设计、资料管理、综合业务信息查询和发布、矿井信息统一监测的信息化平台,包括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监测监控系统等系统集成应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部门、多专业、多层次管理的围绕地质、测量、通风、安全数据变化管理的空间信息共享与Web协作平台。

煤矿安全和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组件技术及GIS技术等,建设矿山统一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输出、查询与分析平台,构建服务于生产技术人员的地测、通风、安全、生产技术、调度、机电、运输等专业应用系统平台,在公司网络环境的基础上搭建面向公司管理决策层的WEB服务决策平台,实现多部门多层次井上下数据共享和决策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矿山技术水平,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技术保障,最终实现集团自下而上的安全生产信息采集,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管理调度指挥,基于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安全型“数字化矿山”的建设。

2.3数字化矿山建设与集团信息化的关系

系统将以集团信息化总体要求为指导为大纲,为集团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完成集团数字化矿山的设计、开发和建设实施。

文章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文作者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通知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