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闲暇的时候,回看看《西游记》,常言道: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大致意思就是说,老年人阅历丰富,已经历经事态悲凉,再看三国会更加多愁生伤。少年天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更有太多的幻想。再看西游,会引起孩子不切实际的想法。

其实我是从小看西游长大的。一开始确实让自己对剧中的人物影响自己的内心很多,比如希望自己想孙悟空icon那样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更恨唐僧的愚钝无能,好坏不分。有的时候遇到遇到妖怪的时候,彻夜难眠,比剧中的主人公都着急。

后来,反反复复看了多遍以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既然叫四大名著之一,那只有他声盖天下的过人之处。其中,涉及的励志对年轻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就拿剧中的孙悟空来讲,贯穿整部作品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励志教材。

孙悟空最后誉满天下,功成名就,被封“斗战胜佛icon” 。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孙悟空的成功是注定的。在我看来也不尽然。

如果没有孙悟空历尽千辛的找到了菩提老祖icon 哪有他盖世的法术,通过这个情节 势必告诉当代的年轻人 一切都来自于个人的努力 。也就是验证了那句名言 即使命运前生注定 ,今生你也要努力寻找 。

而当孙悟空学艺下山之后 菩提老祖曾经告诫他 ,“他日若惹出霍斯来 不可提为师的名字 。”那菩提老祖为何又认为孙悟空一定会闹出祸事来呢 ?是不是书中也在暗喻年轻人一旦有一点本事就不可一世,定会闯出祸来?

而后的剧情发展也印证了那句话 ,孙悟空学艺归来之后 大闹天宫 ,偷仙酒 蟠桃,盗丹药 。闯下了通天大祸 。其实这段剧情也在反衬,你若没有盖世武功 。又怎会闯下通天之祸 。

就如现在有一位名人 大家所说30岁之前你要狂才有出息 。

尽管孙悟空因为这次的事件受到了成绩 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他也去 在这500年中磨了棱角 ,沉下了心境 。而在从五指山下出来后 则不再那么轻狂 。那就映衬了另外的半句话, 30岁之后 你若还狂那也就这点出息了。

孙悟空从五指山下出来之后 开始保唐僧西天取经 ,从面儿上看, 似乎是从头做起 ,实则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就因为当年的孙悟空大闹天宫 ,拼出来所谓的天大圣这个虚职。取经途经之地, 哪个山神土地庙的小神 敢不出来拜见他 。是不是在告诫年轻人们 即使你做任何事情 拼的遍体鳞伤 失败了 但是你的名声已经在外,有一些人已经不敢小觑你了 认定你还会东山再起 。

而在取经的过程中 ,孙悟空展现了许多无所不能 让人羡慕的本领 ,但是其中也不乏唐僧的 是非不分 ,猪八戒的挑拨离间,沙和尚的唯唯诺诺 。但孙悟空依然一步一个脚印的向西天大雷音寺进发 。终成正果。这似乎在告诉人们创业的途中 有很多牵绊自己的障碍 但是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一定会取得成功!

大家觉得呢?

西游记里面的经典故事(西游记中的励志故事值得深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