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四大天王曾经横扫一个时代。

其中星光最强的两个人,则是刘德华与郭富城。

在九十年代。

一个人霸榜十大偶像排行榜。

另一个人霸榜明星印刷品销量十大排行榜。

而天王年代结束已逾二十年。

但二人热度依旧不减。

时至今日仍在一线巅峰。

已堪称传奇。

但有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若以影坛而论。

当郭富城遇上刘德华。

谁人在前?

韩国人看刘德华郭富城颜值(番位的圈层鏖战)(1)

拥趸总是喜欢争胜的。

如果站在郭富城或刘德华拥趸的角度,自家第一理所当然。

所以我们先要撇开粉丝的视角。

客观列出两个人的成绩,用实际数据和表现来判断。

但所谓客观,一定是有标准的。

比如票房数据,要考虑作品总量、上限和下限表现,要区分主演和配角、客串、特别出演和龙套等不同情况,商业娱乐和小众文艺电影的不同占比,以及不同时间段的趋势表现。

又比如咖位高低,要分析合作演员的情况,而不只是拿演员顺位说事。

还有就是演技能力表现,影帝奖其实仅作参考,并不是奖多的就一定比奖少的演技强,始终得看作品情况,要剖析具体的表演。

而这通常就是被拥趸置之脑后的关键因素。

实话实说,因为这样考虑问题费脑子。

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其实很少人愿意去做这种“客观”的分析,逞一时之快的嘴仗更合乎他们的心意。

所以说到底,还是一个“道”的问题。

道不同不相为谋,唯同道者同行。

韩国人看刘德华郭富城颜值(番位的圈层鏖战)(2)

先从职业生涯的回溯入手。

刘德华1982年以《彩云曲》踏上大银幕,此后五年内只拍了十部电影,而以王晶电影《魔翡翠》为标志,于1988年开始大幅增加作品数量并开始在商业娱乐电影路上狂奔。

第一个十年的商业片巅峰是4042万的《赌侠》,1990年年度亚军。

郭富城则于1989年出演《飞越危墙》开始影路, 此后五年内拍了十七部电影,其中1992年和1993年就上映了十一部,他在其后开始大幅减少作品数量。

第一个十年的商业片巅峰是4153万的《风云之雄霸天下》,1998年年度冠军。

而刘德华的第一个一番年冠要等到其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十年的尾声。

客观而论,刘德华以庞大的商业娱乐电影数量和进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的极高频率,奠定了其九十年代“五大巨星”的地位,其实很不容易,而郭富城作为后起之秀,仅出道十年就登顶年冠,这个成绩也绝对不能小看。

韩国人看刘德华郭富城颜值(番位的圈层鏖战)(3)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为何在成龙出走之后,嘉禾电影公司会选中郭富城补缺?

动作演员的咖位、片酬远超常规商业演员,因为这个领域有极高风险。

成龙和甄子丹的满身伤病不说,李连杰拍《霍元甲》时不慎掉下十二米高台,身体就遭受重创,而郭富城从1993年的《赤脚小子》开始,就表现出极佳的动作天赋,1996年的《浪漫风暴》更令人刮目相看,所以嘉禾高层批语,「郭富城有成为一个功夫巨星的勇气和魄力。」

所以当郭富城与嘉禾重磅合作的头炮电影《风云之雄霸天下》一举压低双周一成,郭富城的咖位与影坛地位就得到了极大加成。

但他旋即开始与嘉禾方面因为接片路线等问题而产生了不愉快。

嘉禾转头力捧郑伊健,1999年的《中华英雄》就是这个矛盾的产物,但票房随即下跌四成,其后又传出将与天王黎明携手,但传言不了了之。

而郭富城的商业价值不跌反升,于2000年连续开拍了《公元2000》和《雷霆战警》这两部大制作商业动作电影,其中《公元2000》制作费超过1.5亿港币、《雷霆战警》也近五千万投资,都算得当年的超级大制作。

韩国人看刘德华郭富城颜值(番位的圈层鏖战)(4)

多年后,导演翁子光亲言,郭富城的片酬是香港最顶级的。

其实结合当年情势可推,在九八年登顶票房年冠后,郭富城的片酬就已经跃居顶层,而刘德华携二十年业内资历及大量卖座商业片成绩,与郭富城几乎不分轩轾,包括咖位。

当然,如果要再度深入剖析,刘德华昔年天幕破产,与郭富城在2002年唱片滞销后的沉寂,也可视作同一情势的职业生涯挫折。

但二人几乎有着同一种特质,都是那种“愈挫愈勇”的类型。

所以刘德华以更为密集地接拍电影、郭富城以“搏命”般的演唱会止跌,再后一个登顶年冠和首封金像影帝,另一个连庄金马影帝,皆踏足了另一个高峰。

这就是大明星光环的背后,这种表现也叫做“永不言败”。

而他们职业生涯真正的高峰期,一个在零零年代,另一个在一零年代。

刘德华在零零年代夺得三个香港年冠,并夺得一个金马影帝、两个金像影帝,在双周一成的年代翻篇之后的第一个十年,香港演员中只有梁朝伟能与他掰手腕。

郭富城则沉淀了数年,专心打磨演技,在零零年代连庄金马影帝,其后在一零年代以《寒战》为标志转战商业电影领域,夺得两个香港年冠并打破了影史纪录,再凭《踏血寻梅》首封金像影帝,成长为影坛巨头之一。

韩国人看刘德华郭富城颜值(番位的圈层鏖战)(5)

很多人对票房的看法都有偏差。

商业和文艺不分就是最大的问题,此外就是盯住“一城一地”得失,但这种争胜其实毫无意义。

比如2010年和2011年,刘德华两部商业大片《未来警察》和《我知女人心》连续大败,而2017年郭富城两部商业电影《破局》和《密战》也尽数失利,票房皆仅数千万。

不过这种失手比例,其实是在合理范围内的。

但二人的商业电影都表现极强,无论是《孤男寡女》、《无间道》、《拆弹专家2》还是《寒战》、《寒战2》和《无双》,就香港而言都是双周一成之后的巅峰;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无双》和《扫毒2》、《拆弹专家2》,在内地也同样都是顶级表现。

小众电影谈票房高低,则几乎无意义,或许刘德华因其商业娱乐印象的深入人心,号召力要略强一些,但也极为有限,《桃姐》和《热血合唱团》比《父子》和《浮城大亨》票房更高就是例子,而郭富城的小众文艺电影《秘密访客》,同样能突破两亿。

综合而论,刘德华商业电影数量庞大且票房均衡,郭富城商业电影数量严重偏少但爆发力奇强,小众类型刘德华号召力略胜,而郭富城则品质稳定出众。

这就是二人数十年影路的阶段陈词。

韩国人看刘德华郭富城颜值(番位的圈层鏖战)(6)

所以如果要谈番位先后。

其实或难有结果。

刘德华已经进入职业生涯的收官期,这是年龄带来的必然,所以他会逐渐减少香港商业动作电影的比例,尽量多融入参演内地电影,以大制作为主要目标。

而郭富城一则本身要小上四岁,二则其外形和体能的保持非常好,三则电影品质口碑强悍,故而今后数年内仍会是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内地影片反而未必会有多大比例的参演情况。

而在大约三十年前,二人合作《龙神太子》之后,除了在《超级学校霸王》和《寒战》中彼此客串外,就再没有过正面对手戏的电影。

这无疑也是一种遗憾。

数十年跌宕影路,而今同为港影巨头,再不合作,更待何时?

但《寒战3》难以成行,《围战》传言无用。

或者杜琪峰再出江湖?

可平番手谈。

韩国人看刘德华郭富城颜值(番位的圈层鏖战)(7)

这个世界。

合作其实就是一种双赢。

那种非得想要胜过谁的心理,其实是一种病态。

它会令人目盲,更兼耳聋。

而若无法看清世相。

则是一种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