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制的含义(十二地支都代表了什么)(1)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在中国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十二地支制的含义(十二地支都代表了什么)(2)

地支十二个符号也分为阴支和阳支两大类: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十二地支制的含义(十二地支都代表了什么)(3)

在古代,十二地支也代表着一天的时间,并且也有其自身的五行属性。

【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子是十二支的首位,属溪涧汪洋之水。在节令上为农历十一月。子为墨池,方位属正北,五行属水,颜色象墨,所以有墨池的意象。凡是子年生人,时柱喜见癸亥,叫做“水归大海”,又叫“双鱼游墨”,主文章、文采出众。

【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丑土节令是十二月隆冬,含水气,所以为湿土,五行属阴,丑为金库。五行颜色;黑黄。丑为柳岸,丑中有水有土有金,岸是土堆成,可以阻止水流,所以丑有柳岸之名。

【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寅为孟春。节令是农历正月。五行属阳。寅为广谷,在方位上属于东北的艮,艮在八卦上为山,原是戊土生长的地方,这样就有广谷的意义了。寅年属虎,虎年生人时柱碰上戊辰,那就叫“广谷虎啸”,威镇万里。

【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卯为仲春,节令为农历二月。这时万物生长,树木碧青如琅,所以卯为琼林,卯的位置在正东方,五行属木。卯年生人,时柱碰上巳、未的,叫“兔入月宫”,一定大贵。

【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辰为季春,节令为农历三月。辰土是水泥湿土,万物之根靠它培养生长。辰为草泽。大泽是水聚的地方,而辰位置在东方稍偏一点的地方,正好是水库,所以在草泽之名。八字中如果辰逢壬戌、癸亥,就贵为“龙归大海”格了。

【巳时】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巳为孟夏,节令为农历四月,这时巳火更旺,巳为大驿,所谓的大驿,就是人烟密集,道路通达的地方。因为巳里面藏有丙火、戊土,加之巳下面的一个地支又是午马,所以用大驿作巳的象征。火凡巳年生人,逢上辰时为吉利,巳属蛇,辰为龙、蛇化为青龙,在格局里为“千里龙驹”。

【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午为仲夏,节令是农历五月,这时的火势太旺。午为烽堠。午的位置在正南方,五行属火、土,颜色赤黄,所以有烽堠之称。同时午生肖为马,而烽堠正是兵火所处的地方。大凡午年生人,时柱最好能见辰,辰是真龙,真龙出现则马隐,这叫“马代龙驹”。

【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未为季夏,节令为农历六月,这时阴气加深,火势渐弱。未为花园。花园为什么要属未而不属卯呢?因为卯木旺盛,自成茂林;未是木的墓库,好比墙亘里的花木,并且从杂而生,所以未叫做“花园”。未年生的人,碰上戊戌时,两干不杂,有“双飞格”之称,这是最好不过的。

【申时】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申为孟秋,节令是农历七月,是壬水,戊土长生之地,申是顽钝耐磨之金,为阳金。申为名都。在八卦中,方位属坤地,即西南方。其地的休势广大无疆,不用“名都”作比喻,不足以说明它广大。申宫生出壬水,又和艮山相对,是水绕山环的地方。申年出生的人逢上亥时,这就是“天地泰斗”的吉象。

【酉时】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酉为仲秋八月,辛金色如白水清明。酉为阴金。酉为寺钟,因酉为金,位置在戌亥,戌亥为天门,钟为金属,寺钟敲响,声音响彻天门。酉的位置在正西方,寺又是西方佛界的代表,酉碰上寅吉利,叫作:“钟鸣谷应”。

【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戌为季秋,节令是农历九月。戌为火库,所有的钝铁顽金都要靠它锻炼成器。戊为烧原。戌的月份是深秋九月,那时草木枯萎,农家烧草而耕,加之戌属土,所以有烧原之名,正因为此,辰、戌地都是贵人不到的地方。戌年生人逢上卯支,那就叫“春入烧痕”。

【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亥为坤卦,六阴、这时一片白雪,土到此不暖,金到此会生寒气。亥属水,象五湖归聚的地方。亥为悬河。大河之水,奔流不回,所以称悬河。亥为天门,亥又属水,悬河之象非常明显。所以亥年出生的人,如果日柱、时柱有寅、辰二字,就称得上是“水拱雷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