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路高歌猛进,而性能先进的武器就是支持他们接连取得胜利的重要秘诀之一。其中有一种专为对付KV-2设计的“战争巨兽”,重达188吨,长12.14米,宽3.67米,高3.66米。目前仍保持着世界最重型坦克纪录,它就是“鼠”式超重型坦克。由于体积过大,造成行动迟缓,故障率高。直到战争结束,德国也只建造两台,后被苏联缴获。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1)

“鼠”式超重型坦克。

“大块头”的设计

“鼠”式最初的计划是100吨级,采用全金属履带,护身装甲厚达60-260毫米。装甲采用互锁结构,在在结合部位圆孔插入加强栓,增加强度。车体前方35°倾斜装甲厚度就达到220毫米(加上倾斜角度后相当于380毫米厚),而炮盾则达到惊人的280毫米厚度。同为重型坦克的KV-2装甲仅30-110毫米,还不及“鼠”式一半。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2)

“鼠”式装甲厚度示意图

为方便铁路运输,“鼠”式的履带设计靠拢中轴线,导致底盘狭小。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中央,车体高,所以视野很好。底部有逃生门,油箱在两侧,再往后是安装着发动机和散热系统的动力室。车尾有两台电动机,刹车装置和最终减速器。该车达188吨,原型车长为12.14米,3.67米宽和3.66米高,可以同时容纳5至6个乘员。直到V2型才首次安装可转动式专用炮台,最初被称为“猛犸象”(Mammut),为迷惑敌人将其命名为“Maus”(老鼠)。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3)

“鼠”式舱室分布示意图

超强火力配置

“鼠”式炮塔装备的128毫米 KwK 44 L/55主炮,68发备弹,射程超过3500米。3000米外准确击穿盟军M4“谢尔曼”、“克伦威尔”坦克、“丘吉尔”坦克,1000米外击穿IS-3的前、侧、后部所有装甲,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坦克在它面前没有一合之力。这是在不影响坦克主体结构下能用的最大火炮,但是希特勒仍认为安装在Maus128毫米主炮的像“玩具炮”一样,试图安装150毫米甚至170毫米口径的主炮。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4)

尼伯龙根工厂

一门和主炮同轴的75毫米 KwK 44 L/36.5副炮,一体式炮管,立楔式炮闩。炮尾结构和24倍径的75毫米加农炮一样,因此使用一样的炮弹备弹100发。由于24倍径炮口会干扰发动机和散热系统工作,现有钻床只能加工出32倍径炮管膛线。由于缺乏近距离战斗装备,原计划在炮塔顶部安装一至两门对空防御MG151/20mm机炮,改为近距离防御迫击炮。主炮同轴位置1挺7.92毫米MG34机枪作为近距离防御武器,备弹1000发,在炮塔两侧和后部各有一个乘员射击孔用于冲锋枪。主炮布置在炮架左后侧,为减少相互火力影响75毫米炮在更靠前的位置,高低机手安排在炮架左侧,使火炮系统重量达到平衡。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5)

德国军官参观“鼠”式原型车

与“虎”式相同传动装置

“鼠”式庞大的身躯给传动装置带来极大压力,“鼠”式采用和“虎”II相同的全金属,不同的是前者履带宽度达到1100公厘。采用全悬挂设计,每侧各有24个车轮,分6个转向架组,交错分布在1100mm的履带板和链节上。计划配备“虎P”的纵置扭杆悬挂,最终改为类似“谢尔曼”的蜗卷弹簧悬挂。采用早期(VK3001、VK4501、VK4502)项目中已经使用驱动方式,保时捷教授首创的汽油-电动原理,电动马达带动车体后方的驱动轮。在实验中发现“鼠”式出奇的敏捷,它的最小转弯半径为7.25 m,几乎是“虎I”3.55 m的两倍,明显小于中期产品M4“谢尔曼”18.6 m。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6)

“鼠”式和“虎”I“虎”II的传动装置对比图

早期动力装置是1080马力的戴勒姆-奔驰汽油发动机,是戴姆勒-奔驰DB 603航空发动机的改进型。 通过一个间接变速箱向发电机提供能量, 后来改为柴油,驱动一个巨大的发电机。发动机产生的电力再用於驱动两个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行动齿轮使车辆动起来。两者占据“鼠”式舱体中央三分之二的位置,切断船体中前驱驾驶员的车厢,使其无法从油箱内直接进入炮塔。这种设计下的V1却达到25公里的时速,单次车程达到160公里以上。而V2采用柴油以及电动的驱动方式,最高速度仅达到V1的二分之一。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7)

传动轮

相关配备

“鼠”式作为超重型坦克,还有专为它设计的铁路平板车、潜渡管和维修工具。炮台为先进的电驱动,还配备完整的灭火系统和潜渡系统。“鼠”式可以开辟相对较深的溪流,但对于更深的溪流,驶过河底时会被淹没。 解决方案要求储罐配对,机组人将通过一个大的通气管接收空气,该通气管的长度足以使水箱在水深13 m情况下安全通过。 还会配备电缆为穿越的车辆提供电力,直到到达另一侧为止。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8)

实验时被炸毁的“鼠”式

“鼠”式的结局成谜

“鼠”式是否上过战场,至今都是一个谜。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在柏林战役期间,“鼠”式原型投入战场击毁5辆T34一辆S2,最后被苏军的燃烧瓶烧毁发动机(另一说法是由于履带被击毁,发动机由于发zhi动机长时间使用损坏)。德军在撤离时为防止“鼠”式落入他手,引爆火药舱炸毁,所以苏联把一号车和二号车的炮塔一起运回苏联。“鼠”式在库宾卡装甲兵博物馆里展出的照片时,会发现车体的正前方跟侧群装甲有明显的2个弹坑,可以证明。另一种说法就是没参战,原型一直在工厂中,后被盟军运回苏联,弹坑是苏联拿去做炮弹实验的后果。

全球十大主战坦克大小排行榜(没上过战场的巨兽)(9)

收藏在库宾卡博物馆供人参观的“鼠”式

后期发展

被苏军缴获的“鼠”式由V2的炮台和V1车身拼合而成,还使苏联取消257项目,因为发现257没办法击穿“鼠”式装甲,也抵挡不住128毫米主炮。曾经的德国第三大杀器,现在安放于库宾卡坦克博物馆 ,成为唯一存世的一辆。像苏联,日本美国等的巨型战车一样,是高层思想下诞生的“华而不实”的产物,此后超重型坦克被设计师彻底废弃。只存在于博物馆和图纸中,警醒世人战争的残酷,坚定远离战争,热爱和平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