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么一个搞笑段子“12年当太监”

这里的12年指的是1912年,那一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宣统帝溥仪退位,封建王朝落幕了。而太监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事物,本来也要逐渐衰亡了。

可是有这么一位老爷子,他竟然是在1916年去做了太监,在清朝灭亡的4年后,居然还会有人去做太监,这实在是让人费解。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

孙耀庭

而这个人就是孙耀庭,或许会有别的人因为受伤等意外而身残,可正儿八经在宫里生活的太监,这位可真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

晚年的他回忆往事时,说了很多常人不知道的宫中秘辛。比如说孙耀庭在夜晚伺候嫔妃的时候,鞋里都要放一个苍耳,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家境贫寒,为寻出路做太监

孙耀庭是天津静海人,他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困,家里6口人,上面2位父母,下面4个兄弟,6个人吃饭却只能靠着家里的7分地,7分地什么概念呢?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2)

大概是466平方米的土地,而一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是420平方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家6口人,靠着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地生活,显然是不够吃的。

为了活着,借钱就成了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孙家也因此欠了不少钱。

不幸中的万幸是,村子里有一个姓傅的私塾先生,孙耀庭的父亲给他种地,母亲给先生和学生们做饭,一家人的生活多少也能维持下去,孙耀庭甚至可以旁听先生教书,而不用交学费,这让他能识字。

可惜后来傅先生不再雇佣孙耀庭的父母了,一家人无力生活,就在此时,孙耀庭见到了一个同乡,这一见就误了终身。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3)

清朝太监

孙耀庭有一个同乡也是太监,而且是混得比较好的大太监,这个人叫“小德张”

他曾经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后来又伺候过隆裕太后,朝廷大臣们想要见隆裕太后一面,都得先和张大总管汇报一下,这权势是真的大。

小德张虽然权力大,但是人很精明,没有被权力蒙蔽,隆裕太后去世后他就离开了皇宫,靠着自己多年的搜刮和积蓄,跑到了天津英租界做了一个包租公。

他出宫后曾经回过老家一趟,那是真气派啊,穿的绫罗绸缎,出手也阔绰,即便是个孩子去迎接他,也能领一袋粮食回家。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4)

清朝太监

小德张是眼见清朝灭亡的,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他身为隆裕太后的掌事大太监,隆裕太后宣布溥仪退位的时候他肯定也在场。

他属于是见势不对就逃离了紫禁城的那批宫人,而他的富裕生活也是曾经在清朝辉煌时候的多年积累。

如今清朝已经没了,一个新入宫的小太监想要再获取那么多的财富是难上加难了。

而乡下孩子孙耀庭不知道真相啊,王朝覆灭对于他来说太远了,他不懂那些,他只知道这个同乡有钱,能穿好衣服,能吃香喝辣,能生活不愁,而这一切就是通过当太监换来的。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5)

清朝太监

孙耀庭于是做了一个决定,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赚钱补贴家用,他要去当太监。

孙耀庭其实是一个挺老实的孩子,他做太监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帮助父母和兄弟。

1916年,孙耀庭15岁,家里通过托关系,让孙耀庭见到了醇亲王府太监贺德元,当时恰好载涛贝勒府上缺人,孙耀庭就去那里开始了自己的太监生活。

“步步高升”的太监生涯

孙耀庭当太监的时候不叫孙耀庭,他起初叫做“顺寿”,这是载涛给他起的名字。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6)

孙耀庭(右)

孙耀庭一开始是挂名在摄政王府的,也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名下,后来载涛那里缺人就把他要走了。

后来孙耀庭进宫了,通过关系,拜在了九堂副督领侍任德祥名下,从此就开始伺候师傅任德祥。

孙耀庭为人老实的同时还会办事,而且识字,任德祥很欣赏这个新来的小太监,甚至还给孙耀庭十个大洋,让他去置办身新衣服。

孙耀庭是个老实人,他不管伺候谁都是精心伺候,只为了能多点赏钱,好贴补家里。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7)

载沣

大太监任德祥被他伺候得非常好,于是给他说了好话,孙耀庭得以去伺候端康皇太妃、婉容皇后以及废帝溥仪。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紫禁城里,继续留在这里的只有一群老太监老宫女,和一些皇室成员了。孙耀庭这么个年轻机灵办事牢靠的小太监,就非常的显眼了。

很快端康皇太妃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觉着,诶,这年轻人真不错,再加上任德祥也给孙耀庭说好话,于是孙耀庭升职了。

孙耀庭被派去伺候端康皇太妃了,端康喜欢看戏,为此还养着一个戏班子,孙耀庭除了日常的伺候以外,还会去戏班子唱戏。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8)

在戏班子的时候,他还花费了60块大洋的巨款,买了一个名字“王成祥”,只因为他觉得换了一个好名字能够改命换来一身的好运气。

不过其实他之所以被人喜欢,更多的还是基于他不仅识字还做事认真。

虽然招端康皇太妃喜欢,但是孙耀庭伺候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因为端康的脾气不好,动辄就打骂仆人,万一在端康需要的时候没有及时出现,那可就要遭殃了。

太监们是需要晚上通宵值夜班的,每次轮到孙耀庭的时候他都很是痛苦,一整晚不能睡觉,时刻需要打起精神,第一时间回应端康皇太妃的要求,这对于精神来说是极大的摧残啊。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9)

端康皇太妃

大晚上的难免会犯困,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打盹,为此他也被责罚过几次。所以孙耀庭就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克服。

不过孙耀庭他会观察啊,他发现别的老太监虽然上年纪了,但是晚上值夜班从来不犯困打瞌睡,一直都有精神。

这就让他非常好奇,他和老太监们就开始打好关系,想要讨教一二。不过孙耀庭确实是比较受宠,周围的人难免有些嫉妒,都不告诉他。

孙耀庭就默默地观察着,准备偷师,终于有一天让他发现了端倪。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0)

生活在北方的朋友们可能会经常在田间地孙耀庭头马路边看到过一种植物,野草一样的外表却会结出一颗颗“刺球”一般的果实,这种植物叫做苍耳,多生长在北方地区,果实外表会有坚硬的小刺。

这苍耳就是老太监们值夜班的神器,在值夜班之前,他们会在鞋子里偷偷放一个小苍耳,既不会过于影响走路行动,还能在犯困的时候主动被刺一下,提神醒脑。

孙耀庭发现这个小秘密之后也开始效仿,再也没有在晚上因为犯困误过事。

在端康皇太妃宫中日益受到器重的孙耀庭,很快就又被溥仪婉容所赏识,进一步跻身于御前伺候,做到了太监们的职业生涯目标——伺候皇上皇后。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1)

苍耳

说来有趣,他第一次伺候皇上皇后居然是以“和事老”的身份去的。

婉容和溥仪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软禁在紫禁城的,日复一日两人产生了矛盾,加上宫中的太监侍女在清亡的时候就跑了一大批,只剩下些老人,婉容愈发的不喜欢这里,但溥仪喜欢,至少在这里,他还是皇帝。

为了安抚一下婉容的抑郁心情,一个能识字、会唱戏,年轻懂事的太监,自然而然地就被溥仪注意到并提拔了。

于是孙耀庭又成为了婉容皇后身边的太监,也算是混出了个名堂。不过盛极而衰,此时的孙耀庭因为能够伺候皇后开心而受宠,以后的他也因为这个而被“丢弃”。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2)

孙耀庭(左)

伪满末路,黯然回京

就这样在宫中生活了7年,到了1924年,直奉战争中,北洋军阀冯玉祥带兵驱逐了溥仪,占领了紫禁城。

孙耀庭就跟着溥仪回到了摄政王府,但是因为溥仪的一些想法和父亲载沣不和,随后溥仪就跑到了姑姑荣寿公主那里,之后又跑到日本大使馆寻求庇护。

孙耀庭又伺候了婉容皇后一个多月,之后婉容去找溥仪了,孙耀庭也被载沣遣返回家了。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3)

溥仪

做了8年太监的孙耀庭回到了老家,但是因为身体缘故,他做不了太重的农活,只能是靠兄弟帮扶,他以前的钱都给家里了,没什么存款,在老家的孙耀庭也因为身体的原因而饱受白眼。

就这样又艰辛地活了几年,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建立伪满洲国,孙耀庭知道消息后又去了长春,继续伺候婉容和溥仪。

可惜几年过去了,婉容已经不是曾经那个久居深宫的皇后了,她和溥仪的矛盾日益加深。

因为婉容染上了毒,精神状态长期不佳,加上她与溥仪之间的情感不和,此时的孙耀庭也不能继续哄皇后开心了。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4)

婉容

更倒霉的是,孙耀庭生病了,溥仪倒是让身边的日本医生给他看了看,不过发现不太好治疗。溥仪也不是个体恤下人的主子,就把孙耀庭打发走了。

据孙耀庭口述的回忆录中写道:“说是肝硬变,当时一个日本医生说的,当时也不知道肝硬变是什么,然后就给了我五百块钱,叫我去北京看病。”

他自己心里也知道,溥仪明面上让他回京治病,说白了就是打发他走人,想到曾经回乡后的备受冷眼,他也心寒了,不想回老家,于是孙耀庭就带着这钱回到了北京。

回到了北京,在北长街的万寿兴隆寺住了下来,这个万寿兴隆寺可谓是“太监聚集地”了。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5)

万寿兴隆寺

毕竟大清都亡了十多年了,太监们总得给自己找条活路,有几位有点存款的太监就在这里买了些房子,出租出去靠租金过日子,老北京话管这叫“吃瓦片儿”

毕竟都是同命相怜的苦命人,几位“房东太监”愿意收留其他无处可去的太监,陆陆续续的,兴隆寺一度有40多个太监生活着。

他们一来靠租金生活,二来也会去打打零工,孙耀庭还会去捡一些煤渣来过冬,毕竟他们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钱去买煤,连饭都是一天只吃两顿。

在万寿兴隆寺生活了一些年后,随着房屋逐渐破败,没有人愿意来这里租房子了,太监们本就收入不多,也一直无力修缮房屋。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6)

这些失去了收入的太监们也都四处飘零了,而孙耀庭之后又靠着自己识字,和在宫中伺候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做了海淀区一座关帝庙的记账。

所以说人就应该多读书多学习,技多不压身,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新中国建立,安享晚年

建国后,北京统一管理规划寺庙道观,而孙耀庭又靠着个人能力和工作经验,有幸被选为管理组的会计。

在一次采访中,镜头里的孙耀庭老人颤巍巍地向大家说着自己的心里话:“感谢政府,感谢所有人,要不是政府的帮持,我也过不上如今的日子。”

孙耀庭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总说:“解放后,我们太监有了幸福生活。”

清朝最小的太监(末代太监孙耀庭口述)(17)

孙耀庭

政府起初给这些太监每个人每个月发16元的生活补助,后来孙耀庭靠着寺庙管理组会计的工作,每个月还能挣35元。

晚年的孙耀庭到了广化寺生活,广化寺的方丈人很好,没有因为孙耀庭的身份而嫌弃他,加上政府也对这位身份特殊的老人多加帮扶,老人就在这里度过了晚年。

老人特殊的人生经历具有很大的价值,于是有很多人上门求见,老人也很开心,能有这么多人来和自己聊天,他很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孙耀庭在别人帮助下口述记录了一部回忆录《最后一个太监》。书中以一个太监的视角记录了从封建王朝末年、到民国、到抗战、到新中国这期间的所见所闻。

孙耀庭老人就这样普通又简单地生活着,晚年时期他还曾写过一幅字:“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1996年,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4岁,也是高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