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 :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前两跳成绩低于法国名将苔丝,面对关键的第三跳,当所有人都以为,谷爱凌要拿出熟悉的动作去争夺一枚银牌时,她却选择挑战此前从未做出的超高难度动作,并成功反超了一路领先的苔丝,上演超级大逆转,奇迹般夺冠。但夺得奥运冠军后,谷爱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要打败别人,我是要展示最好的自己。”材料二:2月10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中,日本选手羽生结弦挑战4A(阿克塞尔四周跳)失败,最终得到188.06分,以总分283.21分获第四名。尽管未能成功卫冕,但现场所有人都为他献上了掌声。羽生结弦曾用“一生悬命”来形容自己对于花滑的态度,意即拼尽一生,用尽全力。在2019年的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大赛正式练习中,羽生结弦第一次公开挑战4A,三次摔倒;仅仅是2021年1月到4月之间,他就挑战了1000次以上,但从未成功过……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全国甲卷押题作文(2023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

审题指导:

2022全国甲卷押题作文(2023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2)

参考立意:

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表现两位运动员对自己从事的运动的热爱与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精神,不同之处在于一成一败,所以可以据此确定立意:1、勇于超越极限的人都值得我们认可和敬佩,无论成败。2、勇于挑战自已、超越极限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这种品质值得赞美,不分国界。3、成功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展示最好的自己。

4、不畏惧别人的眼光,勇于挑战自我。

5、敢于挑战,也是一种成功。

优秀素材:1. 比赛不是为了打败其他对手,而是做到自己的最好。——谷爱凌2.人生没有极限,敢于挑战,就没有不可能。3、体育精神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冲击极限,这也是竞技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突破自己比拿奖牌更重要。 【参考素材】 珍视那些无关奖牌的热爱与超越 10日的冬奥赛事,虽无金牌入账,但精彩迭起、感动满满。我国选手金博洋在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中以赛季最好表现获得总成绩第九名,央视解说员大赞:“金博洋战胜了金博洋!”日本选手羽生结弦以突破人体极限的4A跳开场,尽管落冰时摔倒,但这“把自己所有的荣耀、所有的辉煌,放在历史车轮之下”的奋力一跳,定格成冬奥赛场最令人动容的瞬间之一。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意味着奥运的意义不仅是“比拼”,更是“超越”——超越对手、超越自我、超越成败。在北京冬奥会好多场赛事中,我们都见证和惊叹于“超越”的力量。谷爱凌选择“从未展示过的向左偏轴转体1620”的超越,武大靖“从追赶者到冲刺之王”的超越,美国老将肖恩·怀特“最后一舞绝不保留”的超越……这种超越,无关奖牌,源于热爱。 超越奖牌,不仅是运动员的事。本届冬奥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成功者引发喝彩,失败者也收获掌声,这不仅是观众的礼貌和风度,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共鸣。当我们愈发以“平常心”看待比赛成败,运动员们也越能摒弃“得失心”去享受比赛本身。中国小将高弘博带伤参赛,第一轮拿到全场最低的15分,却“笑得比第一名还开心”,网友纷纷为他的坚毅和坦然点赞;苏翊鸣憾失金牌,连裁判长都承认“打错分了”,他本人和公众却能平静面对争议。平和、淡然的心态,不只是对本国运动员,对国外运动员亦是如此——不光超越了金牌,还超越了国籍。 比赛进行到此刻,如果突然来个“冬奥知识快问快答”:我们拿到了多少枚金牌?不知有多少人能脱口说出正确答案。曾经,一块奥运金牌承载了国人太多太多的期待,我们为之付诸全力,为它流泪,也为它狂喜。而今天,“奖牌榜”已经不再占据奥运会“C位”的全部。比起奖牌,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精神和运动之美。运动员们挑战极限的勇气,观众们理性宽容的心态,是比奖牌更美的风景,真实而动人的体育精神之光,也折射出国家和国民的自信和底气。 当“金牌”不再成为运动员不可承受之重,他们就更能坚守热爱、追求卓越。金博洋“我滑的是我自己”,虽与奖牌无缘,仍无悔于挑战自我;羽生结弦“有了4A,才能如此生气勃勃地活着”,选择4A早已无谓成败;谷爱凌“特别热爱滑雪,每次滑雪都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无论成功失败,她都笑着面对。这种超越,是对热爱的最佳诠释。 “你知道一百米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吗?当你全速跑起来的时候,你的世界里就只剩下你和那个终点”。金牌只有一个,天赋无法复制,然而热爱人人皆可拥有。不负热爱、超越自我,每个人都能踔厉奋发,一起向未来。 最后一跳冲击高难度:赛场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首钢大跳台、云顶滑雪公园。不同的赛场,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和苏翊鸣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最后一跳,冲击此前没有达到的难度。 从来没有在正式比赛中拿出来的动作,为什么要在此刻尝试? “最后5分钟才决定用这个动作挑战自己。不是为了滑得比别人好,而是想滑出100%的自己,让世界看到我的比赛。”这是谷爱凌的回答。 苏翊鸣说:“这份自信来自日复一日的锤炼,也来自祖国的支持。我17岁,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没什么可担忧的。” 勇于挑战自我,用拼搏去打破曾经的“不可能”。他们的这份自信洒脱,也在激励更多青少年去面对挑战。“我想让她们感觉,‘如果她能做到,那我也能做’。”谷爱凌赛后这样说。 接下来的比赛,谷爱凌和苏翊鸣将互换场地。“加油小鸣,他是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就像我弟弟一样,相信他能表现得很好。”谷爱凌和苏翊鸣已相熟多年,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两人小时候就曾在一部讲述滑雪少年的纪录片中一同出现。 拼搏成就自己,也让选手之间惺惺相惜。谷爱凌赛后第一时间上前安慰伤心的对手——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国队选手苔丝,苏翊鸣则向同登领奖台的两名加拿大队运动员送上祝贺:“他们都是我的偶像,能够和他们一起站上领奖台,十分荣幸。”这同样是体育精神的体现,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过程中,让彼此“更团结”。 “要在冬奥会上展现最佳状态”“争取每一场比赛都做到最好”……冬奥赛场的激烈较量,激发着中国运动员的拼搏心、报国志。赛场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在拼搏中砥砺成长,在奋斗中实现梦想,正是选手们在赛场上传递出的信念。 “北京冬奥会的奖牌,是我最想要的成人礼物”,这是苏翊鸣的心愿。他的成长,不仅因为这枚奖牌,更是因为这段经历。 在挑战中,一代代冰雪运动员接续成长。拼搏中,他们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在成就中国冰雪运动更远大的未来。

2022全国甲卷押题作文(2023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