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左思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甚至可以说有些愚钝。家里请来许多老师教他琴棋书画,都不得要领,父亲对他很是失望。

直到成年后父亲在外人面前都会说,儿子左思现在的才智还不如自己小的时候。再加上他相貌丑陋,常常遭到邻里的嫌弃。

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后,左思开始奋发图强苦读群书,用勤奋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西晋文学家左思简历(西晋文人之左思)(1)

学有所成的左思,怀揣着自己的远大理想来到了洛阳,想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初到京都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虽然妹妹因才华出众被晋武帝看上纳为妃子,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当上官,但当时非常注重士族门阀,对左思这样的“寒门”是非常看不起的。

左思空有一身学识,也无用武之地。他的诗作能在当时形成共鸣,也充分证明那一代代寒门庶子的复杂心情。当时可谓是上品无寒门,下者无势族。

西晋时期的都城洛阳,因一篇文章被人们疯狂传抄,而导致城中的纸张价格都有所上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

被争先恐后抄写的文章便是《三都赋》,此赋的作者就是才华横溢,位列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的左思。

曾对左思有偏见的大文豪陆机,详细研读左思的三都赋后,竟然烧掉了自己已经成章过半的三都赋,感叹到超乎想象望尘莫及。

西晋文学家左思简历(西晋文人之左思)(2)

说到写三都赋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左思对东汉时期的文坛巨匠张衡和班固,都非常的崇敬,而且两位先后都写过对洛阳和长安繁华景象的典籍《两京赋》和《两都赋》。

他研读两位的佳作对其赞赏有加的同时,也提出作品有不足之处,便有了写三国时期魏蜀吴三都的想法。

为了能够让内容更加丰富和真实,他专门谋得掌管国藏书籍的秘书郎一职,还亲自到实地邺城、成都和建业,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籍等资料。

把必要的资料都轨迹到手后,他便闭门不出专心开始写作。用尽心思花十余年时间终于将《三都赋》完成。

西晋文学家左思简历(西晋文人之左思)(3)

可这部呕心力作刚开始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那些带有世俗眼光的文人一看到那名不见经传的署名,便弃之一旁。

左思却没有因此而气馁,他觉得自己的作品虽不及前人的有深韵,但也称得上佳作。所以他想到让当时在文坛有一定地位的人帮他品评。

首先他去找了在朝廷和文学界威望极高的张华,张华当时不仅政治地位高,而且非常好与有学识的人才交友。

西晋文学家左思简历(西晋文人之左思)(4)

当张华把左思的三都赋细读之后评价道,如此精妙的著作堪称经典,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便把左思推荐给当时的文坛巨匠皇甫谧。

皇甫谧老先生看过后,当即就决定为左思的三都赋谱写序言。随后左思又找到很多文人,帮他写了注释。

刚开始只是在他们文学圈里传阅,后来士族门阀也加入进来,使得民间也纷纷开始学习,逐渐被人们熟知。

左思从一个天资平庸的人,成长为一代大家,这不得不归功于勤奋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两点就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