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完善艺术类高校布局的战略部署,2020年1月,山西省委决定创建山西电影学院,并委托山西传媒学院及贾樟柯导演着手筹建经过一年半的筹备,4月17日,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举行揭牌仪式首任院长贾樟柯及特聘专业主任、专家获颁聘书,同时汾阳、平遥教学实践基地也被授牌学院将走“产、学、研、创、展”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4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独家专访院长贾樟柯,他详细介绍了山西电影学院的办学理念、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对于电影学院的成立,他感触颇深,“我在挂牌仪式上讲,27年前我喜欢电影,但从汾阳到太原,都找不到几本跟电影有关的书那时候还没高速公路,我坐上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像我这样离开山西的人很多,比如宁浩、曹保平、韩杰但27年后,山西有了自己的电影学院,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教学内容涵盖电影工业全流程  山西电影学院属于山西传媒学院下属二级学院,具备每年招收过千学生的能力学院采取“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以山西传媒学院文华校区为主体,同时建立两个教学基地其中,汾阳贾家庄为教学实训基地,具备教学、拍摄、后期制作等功能;平遥基地则会建设大型摄影棚,以备学生拍摄毕业长片使用在教学模式上以“2 1 1”的形式进行,大学一、二年级在校本部进行专业和公共课的教学;三年级学生前往贾家庄基地学习;四年级学生将分别在两个基地进行创作  据了解,学院教学内容涵盖整个电影工业全流程,但目前不设表演专业不过贾樟柯表示,正在探讨与传媒学院下属“表演学院”的合作,未来希望能培养专门的电影演员  去年10月,在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教育及产业对话”活动中,山西电影学院将要成立的消息传出很多喜爱电影的网友立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在网络发问:“能报名去上学么?”对于网友的呼声,院长贾樟柯进行了回应,“学院应该不会允许旁听,但在教学规划里,学院会有丰富的非学历教育产品推出,比如各种专训班、短训班、进修班”  一线影人组成教学“梦之队”  新成立的山西电影学院,重中之重是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院吸纳包括张一白、霍廷霄、余力为、张阳、袁媛、宁浩、毕赣、李睿珺、沈剑勤、雷建军、林旭东、顾峥等20位从业多年、活跃在国内电影行业的电影人加盟  院长贾樟柯详细介绍了这支“梦之队”,他们分为专业主任、特聘专家及客座教授三种身份,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专业主任都是行业一线的创作人员,都是行家里手很有经验他们负责教学体系的建立,把控本专业的教学规划并做优化调整,同时还要授课”贾樟柯说目前,山西电影学院分为6个专业,导演专业主任是贾樟柯和张一白(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拍摄过《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往春天的地铁》《匆匆那年》等影视剧);摄影专业是余力为(著名影视摄影师,曾担任《三峡好人》《桃姐》等片的摄影工作);录音专业是张阳(业内著名录音师,担任过电影《站台》《白日焰火》《山河故人》《南方车站的聚会》等片的录音师);美术专业是霍廷霄(曾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美术贡献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等,曾参与《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英雄》《白鹿原》等影片的美术创作);编剧专业主任是袁媛(代表作《滚蛋吧肿瘤君》《后来的我们》);纪录片专业会有林旭东(画家,纪录电影研究者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授纪录片创作课程,2004年参与主持“北京国际纪录片展”等)和雷建军授课(曾在《寄托》《大一》《四·川》《未名湖》等纪录片中担任导演或制片人)此外,还有电影制作全流程课程它和纪录片课程将会成为山西电影学院每个专业都要学的基础课程  特聘专家则在学院中开设连续的课程教学贾樟柯举例由廉毅锐教授开设的“中外建筑历史课”对于这个课程的设置,他表示空间建筑与电影影像的研究,正是国内电影教育中的空白“廉教授是建筑和美术方面的专家,他讲的这门课程对电影生产非常实用这样的专业在法国等电影教育发达国家的学院中都有开设,我们希望山西电影学院能够加进这个内容”  客座教授是宁浩、毕赣、李睿珺和大飞,他们会不定期来学院进行讲座其中,后三位导演都是从山西传媒学院毕业的校友这“偶然”其实绝非偶然,它是电影学院要形成的校友内部扶持机制的开端,“我们希望建立起好的校友制度,在未来持续给校友创作上的支持”贾樟柯说  “一体两翼”紧密结合教学实践  在“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中,汾阳贾家庄教学实训基地,是山西电影学院基建的重点今年3月13日,贾樟柯发了一条朋友圈,纪念这里“打下了第一根地桩”  预计在今年夏天完工的基地,会建设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楼、摄影棚、录音棚、剪辑室等硬件设施电影工业流程中需要的配套设施,基地里一应俱全未来,6层高的教学楼可同时容纳近千名学生上课楼内按院系合理分布,教室内部是以工作室的形式设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位’可以边上课边‘上班’比如和老师一起做电影的剪辑或录音,实操性很强”  说到选择贾家庄的理由,贾樟柯表示:“学院需要很多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我们需要建很大的摄影棚、各种录音室等但山西传媒学院太原文华校区没有扩展空间,汾阳正好能弥补空间不足的问题而贾家庄的优势,还在于它有艺术氛围和文化环境”贾家庄的艺术文化氛围确实值得称道——这里每年都有吕梁文学季、电影短片交流周等活动,也有造型前沿的种子影院紧挨着教学基地,还有即将建成的贾樟柯艺术中心,此后这里会有大量的艺术展、文化活动等“未来,艺术中心和教学实践基地会有一个很好的联动”贾樟柯说  此外,教学设备的选择上,会以电影工业生产中的主流设备为主“我觉得对教学来说可能不一定要追求最先进的,因为电影器材的变化是每四五个月一次,你追不过来我们选择最主流的设备比如摄影机,最近两三年出产的德国阿莱公司的摄影机都是主流,我们会给学生们提供这样的设备”  在未来的归化中,山西电影学院既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单位,同时也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制作、出品单位“因为它的硬件设施,可以支持一部电影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同时,它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在这里成长、成熟”贾樟柯说  学院连接产业 学生乘上“直通车”  在17日的揭牌仪式上,学院与阿里文娱、爱奇艺电影中心、陌陌影业、无限自在传媒等国内多家知名影视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一份份协议的签署,为山西电影学院的学生与国内电影产业之间,打造了一辆信息直通车  搭着这辆“直通车”,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与产业端直接对接“学生作品可以有机会在优质平台播放其中的成熟作品或好剧本,可以直通到各大制片公司,可能学生们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受到公司的注意,甚至可以和公司合作拍自己的长片同时,也让产业端知道学校里有什么样的人才”贾樟柯说对接的过程,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人才培养过程,“跟产业对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早早拥有电影的‘动手能力’和作品意识,这种能力和意识也会延续到毕业后,成为他们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这不是贾樟柯第一次接触电影教育,身为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如今成为山西电影学院的首任院长,对于电影教育他一直秉承“慢工出细活”的理念百年育人得下“慢工”,但教育理念框架的搭建一定是“细活”山西电影学院已经形成了一套特色十足、目标明确的办学理念——  学生教育的高度体系化不管学什么专业,除了精通自己所学的专业外,对电影有完整的认知理解,对电影的各工艺流程都熟悉;教学高度实践化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电影拍摄中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同时有高度动手能力;开设填补国内电影教育空白的学科比如,设立纪录片教育通识课或者随时做好准备,根据行业发展捕捉并开设最前沿的学科,以适应时代需求  教育这条路很长,但路上的风景可期,“我们有信心实现山西电影学院多出作品、快出人才我们会建立起一整套好的机制,让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同时,山西电影学院与平遥国际电影展,会成为山西电影产业发展的‘双引擎’”贾樟柯对山西晚报记者表示  而作为中国电影大家庭中的新成员,山西电影学院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寄予厚望,他在17日的揭牌仪式上表示:“相信在山西电影学院的助力之下,山西电影事业将逐渐做到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相信山西电影学院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影教育的‘山西模式’,助力中国电影发掘、培养更多有才华的电影人才,从而推动中国电影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山西晚报记者 张洁,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山西电影学院包括什么专业?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山西电影学院包括什么专业(山西有自己的电影学院)

山西电影学院包括什么专业

为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完善艺术类高校布局的战略部署,2020年1月,山西省委决定创建山西电影学院,并委托山西传媒学院及贾樟柯导演着手筹建。经过一年半的筹备,4月17日,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举行揭牌仪式。首任院长贾樟柯及特聘专业主任、专家获颁聘书,同时汾阳、平遥教学实践基地也被授牌。学院将走“产、学、研、创、展”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4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独家专访院长贾樟柯,他详细介绍了山西电影学院的办学理念、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对于电影学院的成立,他感触颇深,“我在挂牌仪式上讲,27年前我喜欢电影,但从汾阳到太原,都找不到几本跟电影有关的书。那时候还没高速公路,我坐上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像我这样离开山西的人很多,比如宁浩、曹保平、韩杰。但27年后,山西有了自己的电影学院,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教学内容涵盖电影工业全流程  山西电影学院属于山西传媒学院下属二级学院,具备每年招收过千学生的能力。学院采取“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以山西传媒学院文华校区为主体,同时建立两个教学基地。其中,汾阳贾家庄为教学实训基地,具备教学、拍摄、后期制作等功能;平遥基地则会建设大型摄影棚,以备学生拍摄毕业长片使用。在教学模式上以“2 1 1”的形式进行,大学一、二年级在校本部进行专业和公共课的教学;三年级学生前往贾家庄基地学习;四年级学生将分别在两个基地进行创作。  据了解,学院教学内容涵盖整个电影工业全流程,但目前不设表演专业。不过贾樟柯表示,正在探讨与传媒学院下属“表演学院”的合作,未来希望能培养专门的电影演员。  去年10月,在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教育及产业对话”活动中,山西电影学院将要成立的消息传出。很多喜爱电影的网友立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在网络发问:“能报名去上学么?”对于网友的呼声,院长贾樟柯进行了回应,“学院应该不会允许旁听,但在教学规划里,学院会有丰富的非学历教育产品推出,比如各种专训班、短训班、进修班。”  一线影人组成教学“梦之队”  新成立的山西电影学院,重中之重是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学院吸纳包括张一白、霍廷霄、余力为、张阳、袁媛、宁浩、毕赣、李睿珺、沈剑勤、雷建军、林旭东、顾峥等20位从业多年、活跃在国内电影行业的电影人加盟。  院长贾樟柯详细介绍了这支“梦之队”,他们分为专业主任、特聘专家及客座教授三种身份,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专业主任都是行业一线的创作人员,都是行家里手很有经验。他们负责教学体系的建立,把控本专业的教学规划并做优化调整,同时还要授课。”贾樟柯说。目前,山西电影学院分为6个专业,导演专业主任是贾樟柯和张一白(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拍摄过《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往春天的地铁》《匆匆那年》等影视剧);摄影专业是余力为(著名影视摄影师,曾担任《三峡好人》《桃姐》等片的摄影工作);录音专业是张阳(业内著名录音师,担任过电影《站台》《白日焰火》《山河故人》《南方车站的聚会》等片的录音师);美术专业是霍廷霄(曾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美术贡献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等,曾参与《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英雄》《白鹿原》等影片的美术创作);编剧专业主任是袁媛(代表作《滚蛋吧!肿瘤君》《后来的我们》);纪录片专业会有林旭东(画家,纪录电影研究者。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授纪录片创作课程,2004年参与主持“北京国际纪录片展”等)和雷建军授课(曾在《寄托》《大一》《四·川》《未名湖》等纪录片中担任导演或制片人)。此外,还有电影制作全流程课程。它和纪录片课程将会成为山西电影学院每个专业都要学的基础课程。  特聘专家则在学院中开设连续的课程教学。贾樟柯举例由廉毅锐教授开设的“中外建筑历史课”。对于这个课程的设置,他表示空间建筑与电影影像的研究,正是国内电影教育中的空白。“廉教授是建筑和美术方面的专家,他讲的这门课程对电影生产非常实用。这样的专业在法国等电影教育发达国家的学院中都有开设,我们希望山西电影学院能够加进这个内容。”  客座教授是宁浩、毕赣、李睿珺和大飞,他们会不定期来学院进行讲座。其中,后三位导演都是从山西传媒学院毕业的校友。这“偶然”其实绝非偶然,它是电影学院要形成的校友内部扶持机制的开端,“我们希望建立起好的校友制度,在未来持续给校友创作上的支持。”贾樟柯说。  “一体两翼”紧密结合教学实践  在“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中,汾阳贾家庄教学实训基地,是山西电影学院基建的重点。今年3月13日,贾樟柯发了一条朋友圈,纪念这里“打下了第一根地桩”。  预计在今年夏天完工的基地,会建设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楼、摄影棚、录音棚、剪辑室等硬件设施。电影工业流程中需要的配套设施,基地里一应俱全。未来,6层高的教学楼可同时容纳近千名学生上课。楼内按院系合理分布,教室内部是以工作室的形式设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位’。可以边上课边‘上班’。比如和老师一起做电影的剪辑或录音,实操性很强。”  说到选择贾家庄的理由,贾樟柯表示:“学院需要很多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我们需要建很大的摄影棚、各种录音室等。但山西传媒学院太原文华校区没有扩展空间,汾阳正好能弥补空间不足的问题。而贾家庄的优势,还在于它有艺术氛围和文化环境。”贾家庄的艺术文化氛围确实值得称道——这里每年都有吕梁文学季、电影短片交流周等活动,也有造型前沿的种子影院。紧挨着教学基地,还有即将建成的贾樟柯艺术中心,此后这里会有大量的艺术展、文化活动等。“未来,艺术中心和教学实践基地会有一个很好的联动。”贾樟柯说。  此外,教学设备的选择上,会以电影工业生产中的主流设备为主。“我觉得对教学来说可能不一定要追求最先进的,因为电影器材的变化是每四五个月一次,你追不过来。我们选择最主流的设备。比如摄影机,最近两三年出产的德国阿莱公司的摄影机都是主流,我们会给学生们提供这样的设备。”  在未来的归化中,山西电影学院既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单位,同时也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制作、出品单位。“因为它的硬件设施,可以支持一部电影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同时,它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在这里成长、成熟。”贾樟柯说。  学院连接产业 学生乘上“直通车”  在17日的揭牌仪式上,学院与阿里文娱、爱奇艺电影中心、陌陌影业、无限自在传媒等国内多家知名影视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一份份协议的签署,为山西电影学院的学生与国内电影产业之间,打造了一辆信息直通车。  搭着这辆“直通车”,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与产业端直接对接。“学生作品可以有机会在优质平台播放。其中的成熟作品或好剧本,可以直通到各大制片公司,可能学生们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受到公司的注意,甚至可以和公司合作拍自己的长片。同时,也让产业端知道学校里有什么样的人才。”贾樟柯说。对接的过程,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人才培养过程,“跟产业对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早早拥有电影的‘动手能力’和作品意识,这种能力和意识也会延续到毕业后,成为他们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这不是贾樟柯第一次接触电影教育,身为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如今成为山西电影学院的首任院长,对于电影教育他一直秉承“慢工出细活”的理念。百年育人得下“慢工”,但教育理念框架的搭建一定是“细活”。山西电影学院已经形成了一套特色十足、目标明确的办学理念——  学生教育的高度体系化。不管学什么专业,除了精通自己所学的专业外,对电影有完整的认知理解,对电影的各工艺流程都熟悉;教学高度实践化。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电影拍摄中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同时有高度动手能力;开设填补国内电影教育空白的学科。比如,设立纪录片教育通识课。或者随时做好准备,根据行业发展捕捉并开设最前沿的学科,以适应时代需求。  教育这条路很长,但路上的风景可期,“我们有信心实现山西电影学院多出作品、快出人才。我们会建立起一整套好的机制,让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同时,山西电影学院与平遥国际电影展,会成为山西电影产业发展的‘双引擎’。”贾樟柯对山西晚报记者表示。  而作为中国电影大家庭中的新成员,山西电影学院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寄予厚望,他在17日的揭牌仪式上表示:“相信在山西电影学院的助力之下,山西电影事业将逐渐做到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相信山西电影学院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影教育的‘山西模式’,助力中国电影发掘、培养更多有才华的电影人才,从而推动中国电影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山西晚报记者 张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