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辟谣劈了一次又一次,这两天传闻已久的绵阳市民转公实施方案正式揭开面纱,五所国有投资的私立学校全部转为公立学校。其中绵阳城区4所,分别是: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1)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2)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3)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4)

江油市1所:江油实验学校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5)

公告发布后,舆论一片叫好,家长纷纷反映,终于可以用公办学校的钱上当年要挤破脑袋进的民办学校了。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6)

相关部门也终于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民转公实施工作。可以讲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看完整个招生政策,发现一个重大的漏洞,就是对民转公学校的相关保障方案没有提及。

民转公不能一转了之,必须要有稳妥的落地保障方案。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7)

首先我来问大家,民办学校为什么会长盛不衰,在绵阳已经形成了百亿级的教育产业?

答案就是民办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市场化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各种要素良性运转。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8)

首先民办学校通过市场化的高学费提高教师待遇,挖角优秀老师。然后招收县市区及周边的优秀学生入校。

拿着普遍高于公办学校的工资福利待遇,强压力的环境下,老师有动力有压力教,并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愿意学,学习成绩自然很好。

每年的成绩数据明显优于公办学,一对比,就有更多的学生报考,带来更多的学校经费,私立学校进行更大的投入,从而形成了从上到下的链条式的良性循环。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9)

而这个链条的源头就是市场化机制收费。

在今天民转公之后,按照公立学校收费后,高价学费成为历史,而私立学校赖以生存源头被斩断。就好比一辆急速行驶的汽车。直接一脚把刹车踩到底。如果没有相应的平稳落地方案,结果将会怎样?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10)

首先,学校的经费资源肯定不如以前。教学硬件设施将会逐步落后。作为学校主体的老师待遇意外的话,将会大幅度下降。这些学校的老师收入肯定大幅下降,并且又不能拿到公立学校教师编制。优秀老师出走可能成为潮流。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11)

再加之现有政策,对民转工学校招生范围又进行了限制,只能招收本地区学生,以前那种拿着高额奖学金去挖外地学生已经成为历史。

这几个条件相加,会出现什么后果?

那就是学生生源不再优秀,老师待遇下降,教学动力不足。学校的投入资源也将大幅度下降。

这样的后果相信不是社会和相关部门愿意看到的。

要避免这个情况,就需要民转公有更完善的实施方案,绝对不能一转了之。

教育是我们的未来,对教育对学校的政策,任何时候的重视和严谨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民转公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师待遇,学校经费方面的现实问题,出台有针对性的可操作保障性方案。

切实保障学生及家长的教育权利,促进本地区教育长足发展,绵阳的教育强市地位才能够持得到保障。

绵阳民转公的学位一直在初审中(家长关心社会关注)(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