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乞巧的历史(陇南七夕前祈求)(1)

对月穿针,祈求巧艺

七夕来临

一年一度的乞巧活动在甘肃陇南上演

女人们用古老的程式

祈求心中的女神“巧娘娘”赐予

她们灵巧的手艺。

陇南乞巧的历史(陇南七夕前祈求)(2)

在陇南礼县、西和县一带,人们尊称善织“云锦天衣”的天上织女为“巧娘娘”。陇南乞巧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开始,直至七月初七晚,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阶段和十二项祭祀仪式。每年此时,陇南女人们纷纷放下手中农活,炸巧果、生巧芽、练歌舞,迎接“巧娘娘”。

陇南乞巧的历史(陇南七夕前祈求)(3)

七月初一天门开

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陇南乞巧的历史(陇南七夕前祈求)(4)

乞巧时,乞巧女们围在“巧娘娘”像前,用稚嫩的歌声和形体动作,尽情表达夙愿。女孩们头戴彩花,手系红绳,踏着鼓点,唱起传统的乞巧歌曲。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乞巧节又称“女儿节”。

陇南乞巧的历史(陇南七夕前祈求)(5)

民俗专家认为,陇南乞巧风俗与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动有关,保持传承了原生态的民间信仰,是集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传承之久远、程式之完整在全国少见,是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来源:新华网)

精彩回顾

1

【八月会战】吹响集结号 掀起会战新热潮

2

进农户 查短板 过筛子 宕昌打响冲刺清零“八月会战”

3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甘肃省交办第二十三批生态环境信访举报问题

编 辑丨包东胜

审 核丨后孝贤

监 制丨刘 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