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秋天的美好诗句(读声声慢秋声向往古人感受季节变化的敏锐)(1)

水墨画像。

声声慢·秋声

【作者】蒋捷 【朝代】宋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一首南宋词人蒋捷创作的词《声声慢·秋声》献与大家。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可以说是“绘声绘影”,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

全篇共96字,其中有十个“声”字,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通过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颇有节奏感。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让一个正在发愁的人去谛听这些声音,很容易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

一直颇喜欢古典诗词,怎奈天赋不佳,写不出古人情感饱满的诗句来,不过五音不全不能阻止我们喜爱音乐,不能作诗亦不能阻止我们爱诗。今天天气正好转凉了来读这首词,向往古人感受季节的敏锐。读完不禁生问:为什么现在的我们感受不到这种季节的变化了呢。

古人对秋天的美好诗句(读声声慢秋声向往古人感受季节变化的敏锐)(2)

四季更替。

最近几年全球生态环境似乎遭遇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恶劣天气也好像越来越频繁,温室效应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的我们,对季节的感觉淡漠了,唯一感受到的只有温度的高低。冷了有暖气,热了有空调或风扇,对于四时更替全然麻木了一般。当我们再感受不到春捂秋冻、寒暑易节的变化时,则不能不“伤春悲秋”了。我们的地球母亲在猛力的哭号,又有多少人能听见;当听不见这些声音,又如何体会到“秋来愁更深,此意有谁知”的苦闷呢。

古人对秋天的美好诗句(读声声慢秋声向往古人感受季节变化的敏锐)(3)

欢迎大家评论,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或添加关注,谢谢!后续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