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1)

哲学家王尔德曾说:“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喊着:“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相信很多人都很反感“看脸”这样的行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逐渐开始发现“看脸”似乎真的自有它的道理。

只是,这所谓的“看脸”,远不仅是肤浅的辨别“美丑”。这种“看脸”,是一种“相由心生”,是一种融合了面貌、神态、谈吐、气质以及诸多细节后的“脸面”。

一个人,是难以相处,还是如沐春风,其实,都能从它的容貌中略知一二。

可以说,你的脸就是你灵魂的模样,“以貌取人”,是一种最大的公平。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2)

“貌”就是一个人的面相

“以貌取人”是指人经过“大脑”这个数据库,把以前遇到的长相与他的性格、形态等相匹配,当遇到其他人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读取大脑中的数据库。

“貌”指人的面相。当我们与他人初次见面时,往往通过视觉判断,比如,相貌俊美的人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和赞美。以貌取人是很多人的正常心理。

中国人常说“相由心生”,也就是说,面相和善的人有较好的品质,比如随和、勤劳、聪明、教养好、基因好等。有些人长相平平,初次见面感觉一般,但经过再次深入接触与了解,我们才会发现对方的许多优点,越看越顺眼,越看越喜欢,才会渐渐地忽略“貌”,而被对方的品德与气质打动。

“以貌取人”可延伸为“看人准”。“看人准”是人们依据以往经验而形成的见解,这种普遍的观点在很多时候是具有说服力的。

例如,女性一眼就能看出哪个男人会是好父亲,哪个男人做不好父亲。还有研究表明,人们通过30秒的无声视频就能判断一个人是乐于助人还是自私自利。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3)

孩子看人也是学习和模仿父母亲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米丽·考格斯蒂尔认为,根据他人的外貌特征来判断对方性格的倾向从童年时期就开始了,而且这种判断无需多年的社会经验。

考格斯蒂尔和同事们让99名成年人和141名3到10岁的儿童对电脑生成的人像照片进行性格维度的评价:诚信度(比如卑鄙/可信)、支配欲(比如强势/弱势)以及个人能力(比如聪明/愚蠢)。每观看一组照片,被试者就需要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哪个人看起来非常可信?

实验结果显示,成人组对每张照片的评价具有高度一致性。儿童组也观察到了这种一致性。其中,3-4岁的儿童在一致性上比7岁的儿童略差,年龄越大的儿童做出的评价与成年人越是相似。这一现象说明“以貌取人”的倾向随着年龄而不断发展。

研究者发现,儿童组在“诚信度”的评价上一致性最高。这说明儿童对面部神态的关注度更多。换言之,面部神态是积极或消极,快乐或悲伤。研究的重点是发现儿童与成人在判断上呈现出一致性。

这项新研究发现,儿童和成年人一样,儿童从3岁起就已经倾向于通过相貌判断性格特征,并且在判断上表现出与成人惊人的一致性。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4)

以貌是否可以取人?

美国康奈尔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人们只看静态照片中的相貌就能找到罪犯,因为罪犯跟普通人的长相有所不同。

试验展示了32名20多岁的白人,他们的身上没有疤痕、文身或过于浓密的毛发,表情自然平和。其中16人是已被定罪的罪犯,另外16人是没有犯罪记录的。测试者需要判断照片中人犯罪的可能性:谋杀、强奸、偷窃、伪造、袭击、纵火、贩毒。

结果发现,人们能够分辨出谁是罪犯,但不能辨出犯罪类型。这与犯罪学相符——罪犯是不分“专业”的,犯过一种罪行的人也很可能犯其他罪行。因此,人们更易于区分犯罪和没犯罪的人。

尽管大多数人不以为然,但外表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品行:看起来友善的人常常比较友善,看起来猥琐的人常常真的猥琐。这说明人类心理机制能分辨好人与坏人。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5)

以貌取人是心理本能,心理学中还有一种理论叫“首应效应”。通俗点来讲,就是“第一印象”。它是指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第一印象”先入为主,会影响人们的认知。“第一印象”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相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整体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改变第一印象需要巨大的付出,所做的努力是建立第一印象的20倍。所以,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而容貌是第一印象中重要因素。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6)

这样做 在30秒内给人留下最美好的第一印象

1.扬起嘴角,传递你的友善

与人见面要面带微笑。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爱笑的人,没人会喜欢面无表情、冷漠呆滞的人。

不管面试还是相亲,不管是熟人还是电梯间想要与你搭讪的陌生人,都要报之以微笑,这是礼貌,更是尊重。真正的微笑不仅是嘴角上翘,还需要眼睛周围的肌肉随之运动,自然地露出浅浅的鱼尾纹。有研究发现,露齿微笑的感染效果比抿嘴微笑高近三成。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7)

2.目光直视,表达你的赞赏

初次与人见面,有些人不好意思直视对方的眼睛。其实,眼睛传递的信息最让人回味悠长、念念不忘。与人交谈时,除了面带微笑,还应在倾听时有所回应。当认可对方的观点时应点头示意,对方说到精彩之处时,你可以抱以微笑,甚至开怀大笑,拍手称赞。如果能够产生共鸣,会让对方有“得一知己”的欣喜。

对方说话时切忌不要插嘴。如果对方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述,丝毫不顾及旁人的感受,不给你说话的机会,那也不要紧。你的点头、赞同、微笑等一系列积极回应,也会让他心生好感,并关注到你。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8)

3. 肢体语言,透露你的修养

面对面的交流时,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尽量不要把身体紧靠在椅背上,这通常给人目中无人、傲慢自大、难以接近的感觉。当你面对陌生人时,请尽量保持后背挺直,上身前倾,靠近对方,这会让人感觉你在有意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会给人平易近人、亲切随和的印象。

与对方说话时,不经意的手势会透露你的内心感受。特别是男性,在与人交谈时请尽量少去触动鼻头。微表情专家在研究中发现:男性说话时,当撒谎或做了错事时,鼻部海绵体会自动发痒,他们就会情不自禁用手触摸或揉弄自己的鼻头。假如对方是精通心理学的、会明白这一动作背后的含义,立刻会捕捉到男性的话是有所隐瞒或正在撒谎。

说话时尽量减少多余的手势。若两手攥成拳头紧紧不放,这表明内心处于紧张和压制之中;若两手来回摩擦,表明对讲话的内容不耐烦,会影响对方说话的兴趣;若一边听人说话,一边玩弄手边的玩意儿或首饰,这会造成太随意、太自我的感觉。以上这些都是社交礼仪中比较忌讳的肢体语言。

世界上最公平的3件事(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9)

“看人先看脸,由相再入心。”曾经我们会说,只有肤浅的人才看重外貌,然而现在,我们开始逐渐相信,只有浅薄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因为美好的内在,一定会通过外表形象展现出来,那是已经烙印在身上的印记,能够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来源:《她幸福》

作者:王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