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向孔子问何谓君子?孔子答道:在说出来之前先执行了,再跟从这样行为之人是谓君子。

孔子继续说:君子想得周到而不作比较,小人则只做比较而考虑不周到。

孔子又说:学习时不思考则罔然无知不会有收获,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得不到肯定。

孔子再说:攻击哪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孔子说道:子路,我这样教诲你这样做,你明白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这几章来说说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君子所为。通过子贡问孔子而作答来回答什么是君子。孔子对君子做了很好的界定,也就是要做一个博学多才、有道德修养的人是儒家追求的目标。作为君子首先不能光说不做,唯有先做后说才符合君子之道,取信于人。

虽然说君子不做比较,但需要区分。那就是君子和而大同,思之周全,言而有信,行而有行;小人就是结党营私,唯利而上,罔顾信誉,唯己为大。只有通过这样的区分才是告诉大家君子的准则是怎样的。在社会中,比较是自然存在,为了做区分而比较,那是客观存在;为了利益而比较,那就是主观所为。

子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谁说的(子贡问君子子曰)(1)

而君子的学习精神就是学而思之,不能空想而不深究。只有边学边思考,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不但认同结果,还认同过程,再次认同逻辑所在和用意所在。对于那些弯曲事实背道而驰的言论直接给以区隔或者指出,当然这不是对人攻击,而是通过攻击而不让非道之说进入自己的思维记忆,才是真正的君子求学之道。

子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谁说的(子贡问君子子曰)(2)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是君子坦荡的行为。世界之大,不知道远比知道的多得多,承认不知道没有什么丢人的,反而不懂装懂才是真正骗自己的把戏。人在世上,聪明固然能帮你,智慧才能真正成就你。

子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谁说的(子贡问君子子曰)(3)

定义君子再次从求学这个点来切入,可见学问是一辈子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