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5月23日讯(记者 王赟)伴随着“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文化的传承接力中。在南京师范大学,光裕戏曲社举办学生戏曲专场演出的传统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六年。19日,社团迎来了第十六个戏曲专场——“拾韵榴红”光裕戏曲社十六周年专场演出,大学生对于戏曲艺术的倾情演绎,如花开般明媚。

闽南师范大学戏曲协会(连续十六年举办学生戏曲专场演出)(1)

光裕戏曲社社长周慧敏告诉记者,“石榴”谐音“十六”,专场的主题暗合了社团成立至今的十六载历史。对于这次专场,社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祝愿。从黄梅戏《天仙配》“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到越剧《红楼梦》“你若烦恼我担忧,你若露齿我先笑”,从越剧《梁祝》“十八里相送到长亭”到京剧《野猪林》“夫妻们恨离别泪洒荒郊”,本次专场演出的大多数剧目以生旦对唱的形式呈现,有来有往,相互应和,轻重缓急,环环相扣。

“生旦对唱”的形式,要求演员们不仅要完成好自己的部分,还要注意和搭档之间的配合。许多社员是第一次接触戏曲舞台,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都积极参与社团常规活动,细心打磨。除了周六在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常规排练之外,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在起霞坡吊嗓,跑圆场,走台步,并且晚上会在大活二楼排练身段和表演。社员们还时常给自己延长时间加紧练习,以获得更多的进步。

闽南师范大学戏曲协会(连续十六年举办学生戏曲专场演出)(2)

戏曲社指导老师殷翀介绍,本次“拾韵榴红”专场中,有不少剧目,如越剧《十八相送》、《红楼梦》,京剧《野猪林》、《游龙戏凤》等,都在社团之前专场中演过,光裕人将这一出出戏结合了历年的经验又一届届传承下去。历来坚持大戏曲观的光裕戏曲社,也在本次演出中将多个剧种联合呈现。光裕戏曲社正作为一个窗口,向全社会展现当代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演绎戏曲艺术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