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在河南濮阳市南环路与052乡道交叉路口东北150米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墓穴,墓穴中,有一具男性骨骼,长约1.84米,在他身边并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文物,就在考古人员将要把此墓葬列为一处普通文物时,一位帮着挖掘的当地姓“龙”的老农,用锛䦆在墓穴的西南角,多锛了几下,突然听到锛头下一阵哗啦啦的响动。

中华第一龙高清(中华第一龙)(1)

他还以为是锛到了白银堆里面,当发现是一堆贝壳时,当时就扫了兴。因为他祖上世代祖居于此,这里是一片地势较低、常年积水、芦苇丛生的沼泽地,当地人称作“西水坡”,这儿的沼泽里,常常会聚集些贝壳田螺之类的东西。

一位姓“白”的考古工作人员,见老“龙”头,对着一堆白花花的贝壳,在那儿唉声叹气,走过来问道:“龙叔,你咋啦?”

老“龙”头灰心丧气地说:“小白呀,你看看,这一堆白花花的贝壳,要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该多好啊!”

小白走进瞅了瞅,感觉这些贝壳似乎不像是近期才聚集于此的,就随手捡了一枚,正反细细打量了一番,自己拿不准,又问问自己的老师陆先生,陆先生叫来同门贺师兄共同端详了一番,又在贝壳堆附近挖出土来,仔细瞧了瞧,心里已经有了八九不离十的判断:这些贝壳不简单!

两位老师,赶忙让小白去省里检测机构,用碳十四的方法,科学断定了一下,原来这些贝壳连同墓主人,年代距今已有6600年!

这下考古队,对这处不起眼的,距今已有6600年的墓穴来了兴趣。他们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了墓穴周围四五十米远的陪葬物。

中华第一龙高清(中华第一龙)(2)

当站在坑顶向下看时,不仅小白傻了眼,就连陆先生,贺老师也目瞪口呆起来。

原来,在墓主人的两旁,用蚌壳排列成两个硕大的形状——东边的是个龙,西边的是个虎!脚下,有个像北斗似的形状。周围一些小图形,有的像鹿,有的像鹤,同时还发现有三具初步判断为十二三的两个少男一个少女的尸骨。这三个少男少女头颅上皆有被击打过的痕迹,表明是非正常死亡,很可能是陪葬,奇怪的是他们的大腿骨像钟表似的,摆成了三个方向。

后来考古学者们,解读出来了三个殉葬人的作用:中国古文献算学之首的《周髀算经》中这样记载,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人体的大腿当做表的测量工具。

再后来,考古专家们翻遍了所有的上古书籍,发现这个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因为颛顼常常“乘龙而至四海”,据说他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由于墓主人东边的这条用贝壳排列成的一条“龙”,乃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一条关于龙的图形。故此被专家们誉为“中华第一龙”。

2013年5月,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濮阳从此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龙乡!

老“龙”头,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老龙头!

中华第一龙高清(中华第一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