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受罚天经地义,但因亲属犯法遭到连诛,就显得冤枉了。

古代是皇权至上,皇帝个人的品行修养对国家的王法产生重要影响,简单来说,皇帝仁慈开明,他主要以礼治国,以德去教化人民,他实行的法律也会人性很多,当皇帝残暴不仁,他会以酷刑去惩罚人民,以此来获取人们对他的敬畏和惧怕。

如商纣王,他为了惩治大臣,发明了炮烙、虿盆、劓殄等酷刑,使很多无辜者惨死在他手下。周文王则是一代明君,他注重以德行感化民众,所以他给子民实现仁政,刑法也相对宽松。

方孝孺被诛的哪十族(诛九族是指哪九族)(1)

与炮烙、腰斩等古代酷刑相同的是,诛九族也是一个惨无人道的酷刑。炮烙、腰斩等酷刑,只是会加重犯罪者本人的痛苦,但诛九族会连累很多无辜者。在古代,大臣犯了谋反等重罪时,皇帝会为了以儆效尤,对犯罪者处以诛九族的重罪。

不管哪个版本,都会牵涉到自己的很多亲戚,以至一人犯重罪,可能会导致整个家族的覆灭。诛九族已是一重令人发指的酷刑了,但明朝时期的大儒方孝儒,却被明成祖朱棣诛十族。我们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多出来的是哪一族。

方孝孺是明朝的学者、思想家、文学家……,总之有一堆牛逼的头衔,同时他也因为学问好,被同时代人所推崇。方孝孺不和哪些清高文人一样,喜欢在山林之中高谈阔论,他很早就进入了庙堂,并做到了翰林学士。

朱棣起兵造反后,方孝孺因为学问深,文采好,负责替朱允炆写讨伐朱棣的诏书、榜文。虽然这些诏书、榜文无一例外都是痛斥朱棣的,但其中的措辞,正义感和大义凛然的气势,还是让朱棣钦佩。

方孝孺被诛的哪十族(诛九族是指哪九族)(2)

朱棣占据南京后,鉴于方孝孺的能力和收买人心的需要,他主动要求方孝孺替自己写登基诏书。这等于是为谋反者做事,将忠诚视为良知的方孝孺,断然拒绝了朱棣的要求,还不断痛斥朱棣的种种罪行。

这激怒了朱棣,他威胁要对方孝儒诛九族,但方孝孺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怼道即使灭十族,他也不会替朱棣写诏书。这让本身就暴虐爱杀戮的朱棣更加怒不可遏,他下令将方孝儒处以诛十族重罪。

十族中多出来的一族,是指方孝孺的学生弟子,因为方孝孺是当世大儒,门徒学生很多,虽然只加了一族,但遭牵连受诛的人数却多了几倍,使得卷入此事而被遭诛杀的人多达84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