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秋导读:世人一提南宋,就有“积贫积弱”之感,尤其感觉南宋文士普遍软弱,不思抵抗,没有多少好感。辛弃疾、陈同甫皆以文行天下,但腹中三千卷,并不妨手中三尺剑,二人豪气干云,结为好友,力图恢复中原,千载之下,犹觉慷慨凛然。南宋何曾乏人?只恨赵构、秦桧不能用耳!

辛弃疾临死前杀贼(谁说南宋文人软弱)(1)

陈同甫,后改名陈亮,人称龙川先生。一腔热血,力主恢复中原。"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1178)上书议论国事,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

辛弃疾临死前杀贼(谁说南宋文人软弱)(2)

辛弃疾生于金国统治下的北方,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年仅21岁的辛弃疾聚集二千多人,参加耿京的起义军,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亲手将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成为举国皆名的少年英雄。洪迈曾说“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这时他才23岁。只是后来赵构、秦桧一心偏安江左,不思恢复,辛弃疾的万丈豪情,只能化作一句句诗词,留与后人。

辛弃疾与陈同甫是至交好友,只是这二人的相识极具传奇色彩:

辛幼安流寓江南,而豪侠之气未除。一日,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徒步而行。幼安适倚楼而见之,大惊异,即遣人询访,而陈已及门,遂与定交。后十数年,幼安帅淮,同甫尚落落贫甚,乃访幼安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幼安酒酣,因言南北利害,云: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斋中。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遂中夜盗其骏马而逃。

——《智囊全集》明智部卷六

写得一手好词的陈同甫因为马不敢跳过深沟,当场就挑剑砍下马头。辛弃疾一见,豪情相投,遂成知交好友。但这两个朋友在一起关心的是国家大事,虽然他们的国家并不觉得需要他们。一次酒后讨论起南宋与金国的形势,辛弃疾说:“钱塘一带非常危险,不适合建为国都。金国人只要占领牛头山,就能阻断四方来援的勤王之师;然后再引西湖的水来灌城,马上整个京城的军民百姓都成了鱼鳖。”

辛弃疾临死前杀贼(谁说南宋文人软弱)(3)

夜里,陈同甫越想越怕,因为他太了解辛弃疾了。辛弃疾虽然深晓军事,但一向慎重寡言,今天不小心说出了灭宋的战术,酒醒后担心泄露军机,一定杀他灭口,于是半夜偷了辛弃疾的骏马逃走。

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

辛弃疾临死前杀贼(谁说南宋文人软弱)(4)

陈同甫爱国词章: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登多景楼》:“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

其爱国愤世之情,慷慨激烈,气势磅礴,与辛弃疾词风极其相近似。

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悲愤长号。

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

南宋文人何曾软弱?只恨当局的赵构、秦桧不能使用耳!

辛弃疾临死前杀贼(谁说南宋文人软弱)(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