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红娘是最美红娘(爱当红娘的湖北劳模)(1)

左边第四个:郭玉山

武汉晚报&武汉观(通讯员 刘娟 朱娅 林欢欢)今年刚获“湖北省科技创新示范性劳模”荣誉的湖北孝感汉子郭玉山,在佛山市首届“大城工匠”表彰会上,作为唯一一个来自建筑行业的工匠标兵,中建三局职工郭玉山从佛山市委副书记李子甫手中接过了“大城工匠”荣誉证书。这是对湖北健儿在南粤土地上践行工匠精神的肯定与赞扬。

公益红娘是最美红娘(爱当红娘的湖北劳模)(2)

郭玉山,一名普通的基层项目副书记,为何能登上佛山市首届“大城工匠”的领奖台?

郭玉山和他发明的升降机自动加油装置

作为匠人的郭玉山,潜心从事发明工作,发明创造硕果累累。在2009—2016年间,郭玉山获得了四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微型限电流控制器的发明先后在全国多个省市200多个建筑工地推广运用,受到高度评价。2016年,郭玉山先后获评“湖北省科技创新示范性劳模”、佛山市首届“大城工匠”。

郭玉山可不仅是个会搞发明的工匠,更是个多才多艺的工匠。他平时喜欢写写诗歌,练练书法,拉拉二胡。提起自己在湖北工作时,写下的《中建三局文明施工过得硬》一文登上了《沙市日报》头版头条,郭玉山颇为自豪。

发明路上越走越远

公益红娘是最美红娘(爱当红娘的湖北劳模)(3)

郭玉山与他发明的微型限电流控制器

在郭玉山心中,有了责任心,人无往不胜。“一个人只要有责任心,什么都可以做得好。”正是这种信念,让他在发明之路越走越远。

郭玉山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跟着高级电工师傅安装以前的老式接触器,一通电,保险丝烧断了,老师傅摸索了许久也没有成功接通。凌晨一点多,郭玉山躺在床上,白天接触器的安装问题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入眠。郭玉山“砰”地一声从床上弹起来,跑到设备间把设备打开,一个人拆开接触器的外壳查看、调试。终于,郭玉山发现接触器是利用自身重量压力工作的,因此要竖立着接才行。靠着一股潜心钻研的劲,还是新兵的郭玉山解决了高级电工师傅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1983年,郭玉山从部队转业到一公司不夜城项目,从事机电管理工作,为了节约成本,项目购买了一套旧的混凝土搅拌站,打算进行改造后使用。在得知专家攺造需花2万多元,而且还得耗一个月的时间后,郭玉山主动请缨。“那时候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因为想着电动原理睡不着”。郭玉山谈到第一次发明改造记忆犹新。最后仅用20天郭玉山就完成了改造工作,还把本来需要更换的设备进行了修复。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郭玉山最注重的是要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2004年,郭玉山担任项目副书记,主要负责后勤管理工作。巡查工人生活区时,他发现,工人们经常违规使用“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安全隐患极大。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利用业余时间查询资料,向行业专家请教,在2年多时间里走访了20多个生产微型电器设备的厂家,经过不断钻研,最终发明了“微型限电流装置”,该装置可在3秒钟内将所有非正常用电设备断电。

“没有搞不定的,只要想办法,就能做出来。”郭玉山在工作中始终秉承着这样的信念。从普通的机电工人到担任项目副书记,再到最后成立自己的创新发明工作室,郭玉山觉得这一路走来,能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新技术,与自己对机电浓厚的兴趣分不开。兴趣使郭玉山的信念得已践行。每一项发明,每一个改造,都是郭玉山与工作室伙伴们天天上工地发现实际问题后,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出来的。

打造发明人才孵化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作为华南公司唯一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郭玉山在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上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郭玉山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2015年,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工作室“湖北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我要对他们的发展负责,让他们快速成长。”郭玉山说,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建章立制,明确分工,将各成员岗位职责纳入KPI考核量表,形成责任传递机制,“肩扛”指标培育成长。

郭玉山介绍,他会根据小组成员特点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按KPI量表确定分项研究课题;带领团队积极参与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等活动,推进小组成员在实战中练兵,在练兵中成才;针对项目年度施工计划,每年结成一对师徒共促对子,开展课题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技术讲座,针对某一设备开展一次运行状况分析,总结交流上一季度活动成果。

经分公司统筹筛选,逐步形成各项目与创新工作室之间的“技术潜力股”人才培育交流机制,一些兄弟项目未交流人才毛遂自荐加入到工作室。几年来,通过工作室平台向其他项目输送人才4名,分别走上项目总工、系统负责人等岗位,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创效与人才培育实现了有机结合。

目前,工作室不仅科技创效成果丰硕,还新秀辈出。工作室成员孙兴红入职三年来,一直跟随郭玉山开展技术发明,快速成长为项目总工,他也是分公司最年轻的项目总工;工作室成员晏齐,是2014年入职的新员工,他积极主动,表现突出,获得了非常难得的提前转正资格;酷爱发明的机管员李根金,被郭玉山吸收进工作室,先后参与完成多项发明,如今也转岗为项目技术员了。

在十来平米的工作室中,挂着一块醒目的蓝色展板,蓝底白字写着施工用水节能及高压水泵节电控制系统等5个创新项目规划,“把工作室的规划挂在墙上是为了提醒大家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郭玉山说。如今,郭玉山已成为实至名归的“创新发明大王”,令许多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都赞叹不已。(编辑:张颖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