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一个天才,虽然他不是第一个提出前意识、无意识的人但是这个观念是他明确提出来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弗洛伊德的口欲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弗洛伊德的口欲期(弗洛伊德的功与罪)

弗洛伊德的口欲期

弗洛伊德是一个天才,虽然他不是第一个提出前意识、无意识的人。但是这个观念是他明确提出来的。

但是他的错误对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泛性论

弗洛伊德创造“力比多”(libido ,汉语译为原欲),他认为这种性本能力量力比多必须获得施展,若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人得精神疾病。

他声称人类社会所有的发展与文化创造,都是性本能力量的转移、升华或发泄。性欲决定社会人生!他举例说,达芬奇等人之所以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才华出众,就是由于他们特有的恋母情结,过早地激起了性欲活动,而遭受极深的压制而升华为天才的缘故。

他把人所有的社会关系,如各类社团、教会、军队、亲子、亲戚关系,均认为是由力比多做联结起来的,把人间之爱与男女之性混为一谈,对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于是西方在20世纪出现的性自由、性泛滥,其影响后来遍及全球,直至现在。

2.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根据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的乱伦故事,提出人类普遍存在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还有对应的“恋父情结”。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说:“很可能我们都注定要将最初的性冲动对准我们的母亲,将最初的憎恨和暴力冲动对准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梦让我们确信如此。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男人对自己的母亲都有欲望,想杀掉自己的父亲,并取而代之。这又导致了男孩的“阉割焦虑”,即害怕自己的恋母被父亲知道后会遭到阉割。

实际上《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强调的是家庭中的关爱互助,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敌对和恐惧。俄狄浦斯是真心爱父亲的,戏剧提倡的道德是家庭应该真诚和充满爱,神灵的震怒不是因为乱伦,而是因为俄狄浦斯杀死了拉伊俄斯。弑父在古希腊乃至一切父系社会中是最严重的罪行,俄狄浦斯也认为这是自己的第一大罪。

大量证据揭示了家庭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而非乱伦的“情结”。就连弗洛伊德的弟子也发现,硬套俄狄浦斯情结是有问题的,例如有的孩子知道父母可能要离婚,就会想方设法把父母撮合在一起。

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心理学家马丁•戴利和马高•威尔逊调查了1974年至1983年间加拿大以及1965年至1981年间美国芝加哥市发生的所有“父母杀孩子”和“孩子杀父母”的罪案,发现弗洛伊德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些罪案数据显示:在孩子幼年期的冲突中,父子争夺的是母亲,但与性爱无关;在孩子青少年期的冲突中,父子争夺的是母亲以外的女性,以及争夺对家庭财产的控制权——这种情况在实行一夫多妻的不发达社会中尤为多见。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小男孩没有性欲,也不会对母亲抱有性欲,也不惧怕父亲会阉割掉他们;在一岁半的时候,男孩和女孩都更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孩子们只需要母亲,自然不希望看到有人分走母亲的时间与关注。小孩子与同性别的父母认同,争夺异性父母的现象并不是早已过时的俄狄浦斯情结,而是家庭生活中的情趣。当孩子长到几岁大,对母亲的独占早已结束,通常会与同性的父母更亲近,并开始与异性父母拉开距离——这就是认同的阶段。偶尔,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性的兴趣。这种兴趣不完全是性的,孩子并没有做出性行为的意思,只是希望得到爱。

翁福雷通过梳理弗洛伊德的成长历程,发现精神分析正是源自弗洛伊德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认为,这套理论仅是弗洛伊德虚构了一个世界来投射自己的幻想,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只不过是弗洛伊德个人的儿时愿望——他在童年时期希望能看他母亲的裸体——他将只属于自己的话语和乱伦倾向,断然地扩展到了全人类。

诺贝尔奖得主 Peter Medawar在1975年说:精神分析是20世纪最惊人的智识伎俩。它是一种无可救药的东西,是一个大而无当,没有可靠设计与传承的体系,就像人类思想史中的恐龙或齐柏林飞艇(德国在一战中使用的大型飞艇)。

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提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挑动女儿恨妈妈、儿子恨爸爸。认为一个女人一生的敌人就是你的父母,把一生所有的不顺都推诿于父母。这样只能加重心理问题,严重破坏家庭关系。动摇社会的根本。其危害远远大于战争。

家庭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父子不能相亲,则人与人的良好关系就会遭受严重的破坏。个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和谐度都会收到巨大的削弱。

总之,人类需要更好的心理学、家庭关系学说的出现。那就是包括“亲亲”在内的有益的儒家道德伦理哲学价值的重新评估和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性继承。

2022年二月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