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是梅县区当前两大重点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1月31日上午,梅县区高规格召开招商引资大会后,当天下午,紧接着召开乡村振兴大会,总结部署全区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拿出硬办法、硬措施、硬作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迅速掀起乡村振兴建设新热潮,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争当广东乡村振兴新典范。

梅县乡村振兴会议(梅县区如何争当广东乡村振兴新典范)(1)

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梅县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锋主持会议。梅县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曾庆辉,梅县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罗时亮,梅县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小兰等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解读《“叶帅故里·大美梅县”丙雁松乡村振兴示范带提升工作方案》,对2023年全区乡村振兴工作进行部署。随后,雁洋镇、丙村镇、松口镇党委,区农业农村局和区林业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梅县乡村振兴会议(梅县区如何争当广东乡村振兴新典范)(2)

温助民强调,全区上下要坚持“区委统筹、政府落实、乡镇推动、部门联合、群众参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争当广东乡村振兴新典范。一要配强一支队伍,坚持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要绘好一张蓝图,坚持镇有样板、村有特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持续优化完善各村规划,更好满足群众需求,符合群众意愿,得到群众支持;三要培育一批产业,实施农业“两园一轴四片区”发展规划,持续做大做强金柚、绿茶等优势产业,继续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工程,着力打造客家盐焗食品、石扇咸菜等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示范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要完善一套政策,继续实行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四小园、美丽庭院、老屋拯救行动等奖补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五要坚持一个导向,坚持结果导向,细化分解镇、村乡村振兴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对人居环境提升、农房风貌管控、基础设施改善等重点任务的现场检查评价,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六要统筹全区一盘棋,坚持区委乡村振兴主战场部署到哪里,部门力量就跟进到哪里,资源要素就配置到哪里,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撒胡椒面”,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温助民要求,全区上下要抢抓机遇、感恩奋进、乘势而为,以“强”的决心、“实”的措施、“快”的节奏、“严”的要求、“高”的标准,迅速掀起丙雁示范带建设提升新热潮,确保3月底如期建成。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工作组、工作专班高效运转,赶时间、抢进度、保质量;二要强化规划引领,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不变样,质量有保证,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三要强化挂图作战,确保2月15日前完成道路设施改造、2月28日前完成绿化美化、3月30日前完成农房风貌提升,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建出成效,努力在示范带创建中刷新“梅县速度”、创造“梅县经验”;四要强化部门联动,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齐头并进、齐抓共管;五要强化比学赶超,让党员干部责任在一线压实、作用在一线发挥、能力在一线提升,营造“赛马场上见高低、赛马场上识英才”的干事创业氛围;六要强化督查问责,坚决以铁的纪律、实的作风、硬的举措确保示范带建出水平、建出成效、建出特色。

王锋强调,一要调整状态、率先带头。全区上下特别是各镇(高管会、办事处)、区直各单位一把手要迅速收心归位,提振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实干的作风,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用实干实绩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二要聚焦重点、苦干实干。丙村、雁洋、松口和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时刻把工作重点放在心上、握在手中,按照“三色同辉、三产融合、三线同美”的理念,聚焦农房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三线”整治、“四小园”建设、林相改造提升等重点工作,集中充足的人力、充裕的财力、充沛的精力,高水平打造丙雁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引领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持续走在前列;三要比学赶超、各美其美。其他各镇要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圩镇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既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又要善于互学互鉴、互促互进,把触动变行动、压力变动力、启发变办法,一项一项谋划推动,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形成你追我赶、竞标争先的生动局面,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全媒体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冯森达 王雅 曾勇

【作者】 黄韬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