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

黄老邪和他的蓉儿,在另一个世界重逢了。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

01

又一个香港老戏骨走了,如今的香港电影,充满告别。

4月27日百无聊赖的午后,手机上的报道铺天盖地:香港著名演员曾江在隔离酒店离世,享年87岁。

几年前,在一次采访中,扒姐有幸目睹过曾江的真容。

八十多岁的他,略微发福,发丝如雪,眼神犀利。坐在躺椅上,曾江将拐杖丢掉,用标准的普通话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间,满是优雅和自信,不服老。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2)

那一次采访,原本想在酒店中进行。结果曾江怜惜我们自媒体作者没钱,主动要求去公园。

问他何时会退休,曾江一脸茫然地反问:为什么要退休?

他认为别人的一生只是简单的一生,而自己的一生则是“四生”:拍一部电影,就等于别人的一生!

曾江的言下之意,像黄药师这样经典的角色,他塑造出了四个。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3)

我一个香港朋友,曾经任职于TVB,他给我讲了一段曾江的趣事。

曾江年轻时脾气火爆,目中无人,尤其爱贬损同行。

有一次在TVB《真情》剧组拍戏,曾江就像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燃。

他除了经常和李司棋、刘丹、薛家燕和关海山等主演抬杠之外,而且还屡屡炮轰剧组工作人员和甘草演员,其中“鱼毛姐”余慕莲被他骂得嚎啕大哭。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4)

媒体煽风点火,观众愤愤不平,纷纷怒斥曾江是“癫狂症发作”

没想到曾江不仅不以为意,而且还拒不认错,依旧我行我素。

多年以后,人们再评价其香港电影,用“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来形容,其实答案早在那个时候就写好了。

如今,在观众的回忆里,曾江还是一如既往地傲慢。宁折勿弯,绝不低头。

月夜看灯才一梦,雨窗欹枕更何人?就好似昨天还在看他的电影,还在聊他的趣事,转眼间竟天人两隔了。

那一代的香港电影人逐渐凋零,林正英、吴孟达、王羽、曾江......这一代的香港电影人青黄不接,谈钱的多,聊电影的少;吹牛皮的多,懂电影的少;上窜下跳的多,安心演戏的少。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5)

02

曾江1934年出生于上海,父亲为其取名“曾贯一”,希望他“博闻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一以贯之!”

曾江的童年时光,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好在家境殷实,不必为吃不上饭而担忧。

15岁那年,举家迁居香港之后,曾江接触到了电影,仿佛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彼时,曾江的胞妹林翠已经在香港影坛大红大紫,被誉为“学生情人”。

经常接林翠下班的曾江,接触到了很多电影人。

在导演陶秦的邀请下,曾江拍《同林鸟》出道了。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6)

可是拍了几部戏之后,曾江觉得自己没法当演员:“开始的时候就试试看,每一个都去碰。看了以后,发现这一行我不行,做不了。我在银幕上这么糟糕,我自己都很失望!”

在加盟“仙鹤港联公司”时期,曾江和当红小生谢贤拍了数百部粤语片,他都觉得不值一提,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曾江这期间还跑到美国加州大学修完了建筑系的学业,回港后还做了三年的设计师。

后来,曾江出现在《007之择日而亡》《安娜与国王》《尖峰时刻2》《艺伎回忆录》等好莱坞大片中,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电影是商品,但更应该是艺术品。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内心细腻,总是能从人生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不固步自封、不盲目自大,懂得包容、懂得求新求变。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7)

03

七零年代之后,粤语片钻进了风月片、惊奇片的“死胡同”。

荧幕上充斥的,要么是小情小爱,要么是志怪异谈。

作为很早就接触过好莱坞的电影人,曾江对香港电影倍感失望。

于是,他转身去拍电视剧。从佳艺到亚视,再到TVB,曾江辗转于各大电视台释放自己的能量。

终于,他接到了《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一角。

带着对金庸的敬意,以及对“东邪”这个角色的深刻理解,曾江饰演的黄药师形神兼备,不仅贴合原著,而且还符合了观众的所有想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8)

电视剧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曾江又杀回了影坛。

只是,此时的曾江以由玉面小生变成了沧桑大叔。

可是即便如此,曾江也毫无偶像包袱:在《纵横四海》中,他饰演那个心狠手辣、一脸假笑的“老爸”;在《英雄本色》中,他饰演那个性格执拗、冷酷无情的“坚叔”;在《我本善良》中,他饰演温兆伦的养父,一个气势威严的帮派老大;在《刀马旦》中,他饰演林青霞的父亲,一个爱女如命、嚣张跋扈的“曹督军”;在《马场大亨》中,他饰演黄日华的父亲,一个温情默默,在背后默默支持儿子的伟大男人。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9)

真正热爱电影的演员,是不会论戏份多寡、角色大小的。因为热爱,所以会全力以赴;因为对香港电影理解太深,所以总是会“口出狂言”得罪人。

九零年代,香港电影的产量激增,程式化和套路化让曾江愤愤不平:“香港的演员,没有一个professional,成班柴娃娃,只顾玩乐,从来不想如何改进自己。”

在失望和绝望中,曾江远赴好莱坞,在世界电影的顶级工厂里,留下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光影记忆。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0)

04

千禧年之后,内地影视崛起了,陷入发展困境的香港电影,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就不得不加强与内地的合作。

这边厢,合拍片与日俱增;那边厢,香港老戏骨成了各大剧组的“香饽饽”。

在此背景下,此时已经白发苍苍的曾江又满怀信心地回来了。

从《廉政行动》到《窃听风云》,从《追龙》到《唐人街探案》,再到网剧、网大和综艺节目,曾江出演的影视作品虽良莠不齐,但他的表现却一如既往的稳定。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1)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花样爷爷》了。

在这档综艺节目中,他被谢贤扇耳光、被牛犇怼,实际上都是他们自己安排的戏份,结果直到现在还让很多观众信以为真。

开篇那一期,他觉得宋茜有些“端着”,直接呛得对方下不了台。

和刘烨去问路,他却拄着拐杖抢在前面走,一旦落后就要发火:“你们为什么不等我?”

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是孤独的,曾经的繁华簇拥和人山人海都已经远去,一代新人换了旧人。无论如何绚烂,终将归于平淡。那些不屈和抗争,傲气与戾气,被时间的风,一吹就散了。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2)

05

曾江经历了三段婚姻,三婚两离。

第一任妻子是粤语片早期影星蓝娣,两人结婚十年后离婚,育有一子;

第二任妻子是专栏作家邓拱璧,两人结婚十年后离婚,育有一女曾慕雪;

第三任妻子是邵氏著名女星焦姣,两人曾经常在影视剧和话剧上合作,相处和睦。

对于自己的情史经常被八卦媒体翻炒、被吃瓜群众们津津乐道,曾江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私生活当然是演员的一部分,但是我觉得你去评定他,应该集中在他的工作上。你应该去看他的演出,看他处理角色的诚意,和演员、导演,以及镜头的合作和沟通!”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3)

真正理解电影的演员,是根本不会介意观众们去关注他们的私生活的,因为他们会用作品将人们的“注意力”给拉回来了!

香港演员会经常状告媒体吗?会经常给网友们发律师函吗?

专注于演戏,鸡毛蒜皮自然会烟消云散。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4)

06

今年的四月份,87岁的曾江由新加坡返回香港,曾经在歌楼上听雨的仗剑少年,归来时却是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如梦亦如幻,如梦幻泡影。

他原本想着隔离之后演戏,没想到却倒在了隔离酒店里。

曾江曾说过:“我是一名演员,你如果让我再活一次,我还是会选择这个多姿多彩的职业。”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5)

而今天,很多演员并没有把演员当成一种职业,而是当成了一个身份。

即使观众们在仰望他们,然而眼睛里却已没有了尊敬和崇拜。

每一个香港演员,其实都能理解香港电影,演什么像什么的许绍雄,演什么都搞笑的吴孟达;“跨界达人”林尚义,“外柔内刚”徐锦江;武林高手元奎,大傻成奎安,东升张耀扬,基哥李兆基,大B哥吴志雄,藤田刚周比利,鸨母苑琼丹,唐僧罗家英......我想打出他们每一个的名字,因为我害怕他们不跟我说再见就告别。

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表(我们失去了真正理解香港电影的演员)(16)

现在,曾江走了,他用一生来理解香港电影,也照亮了香港电影。

对于曾江而言,离开不是永别,只是走出了时间。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看那香港电影,他根本就不曾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