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上一周,凑巧碰到原公司一位很要好的同事阿杨。几个月之前就听他人说,阿杨已经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了。见面后,本以为他会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没想到他却变得有些憔悴。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1)

没聊几句,阿杨便长叹一口气:“当领导表面看挺好,又提职,又加薪的,其实也不好干呐,既要对着上级,还要管着下属。要是上级不支持,下级不配合,净受‘夹板’气了,还不如当员工呢。”

身处职场的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想法呢?

当自己还是普通员工时,总想着什么时候可以成为领导,这样就摆脱工作之累,而且还可以挣更多的钱,成长进步的烦恼便开始呈现了。

而一旦成为领导,工作之外的劳累更会蜂拥而至。诸如,给下属分配工作是否公平公正,与其它部门领导关系是否顺畅,个人能否带领自己的团队争先创优,自己遇到升职天花板该何去何从等等。

如此一来,步入职场似乎常与烦恼结缘,与快乐无缘,更与享受绝缘。

想起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至人生在世,小至工作一场,每个问题的出现,由此带来烦恼的生成,其实,都有它化解的方法。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2)

没能应对好它,根子在于能力不足、“修行”不深。

福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被誉为“玻璃大王”的曹德旺用40年时间,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建了一家深具影响力的制造业跨国集团并誉满全球。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3)

回首成功的原因,在于两句话,一是入戏,入戏者,依愿也。二是入角,入角者,靠信也。既要入戏,又要入角,则需做到如曹德旺本人所著之书的书名—《心若菩提》那样,才能诸事顺意。

1.责任心,可以永远被相信

曹德旺先生在自传《心若菩提》写到,他在童年时,曾与父亲一起贩卖烟丝。某个冬日的一天,负责进烟丝的他,需要骑行50多公里的山路将货物运到指定的杂货铺。

出发没多久,他便开始拉肚子,原计划半天到达,直到当天晚上8点钟才赶到,赶到时,人都变形了。这一举动让收货老板颇受感动。

入职好友王以晃农场做树苗销售后,在运送树苗途中,在他人轻信地震谣言弃苗而跑时,曹德旺一个人独守树苗直至卖完才返回。

每经历一件事,上至老板,下到普通员工。曹德旺用责任心给所有与他打交道的人送上一颗定心丸,让对方感觉此人真心靠谱,值得信任。

诚信至生意成。有句网络流行语,你可以永远相信我。职场,卖的是外在商品,成交的是内在人品。当客户迟迟不下单时,或许是缘于诚信这份隐形订单,对方还没有签上。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4)

2.学习心,要时刻保持精进

曹德旺先生从小爱读书的执念,就一直伴着曹德旺。14岁辍学在家,他便开始自学,为了能用上当时8角钱的《新华字典》和3元钱的《辞海》,先后割了4年马草才攒了买书的钱,用字典自学读书的习惯就此养成。

接手高山玻璃厂(后来的福耀)之后,公司涉足房地产、加油站、外贸、装修等多个产业,曹德旺又开始悉心研究国家改革开放多元化经营政策。受《聚焦法规》一书点悟,在1995年率先在公司建立独立董事会制度。

除了学习有字之书,曹德旺更是注重到国内、国外知名企业,参观学习先进管理理念,这些无字之书的学习和启示,不但助力福耀集团荣登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位置,而且还使得集团成功躲过了08年金融危机的伤害。

学习力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曾国藩有句话,不怕慢,就怕站。学习是一个精进自己的过程,哪怕慢一点、晚一点,都不能停。当我们捉襟见肘于职场上做各项工作时,或许是学习能力出了问题。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5)

3.怜悯心,由助人化为助己

早年,曹德旺在水利工作管食堂时,看到一位大汗淋漓、满身疲惫的行人,出于同情,便递凉茶给他喝,煮粥、喝酒招待他,而这个人正是农场场长王以晃,事后邀请曹德旺,让他拥有了一份体面的正式工作。

经营玻璃厂时,为方便一名外地员工照顾妻子生产,曹德旺主动让他夫人带孩子直接住在自己家。几年后,有单位想凭高薪挖走这名员工,他断然拒绝,始终不为所动。

东南亚金融危机,曹德旺答应以合理的价格,每月买四千吨的成交量,成功挽救了一家陷入困境的日本企业,日本老板当场下跪感谢。市场回暖后,那家日本企业供货价格翻番,受恩于曹德旺的那位日本老板,却始终坚持对曹德旺按原价供货,利润近乎为零。

正是因为曹德旺从普通职员到成为董事长,一直怀有一颗怜悯之心,屡施善举,让他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左右逢源,摆脱困境。

有句话,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职场当中人与人相处,尽管彼此是一种价值交换,但本质上是一种彼此成全,心怀善意地成全他人,回报自己也自然是丰厚有加,甚至会遇有意外惊喜。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6)

4.宽容心,危机意味着转机

早些年的曹德旺经历了不少坎坷。年轻时,因到外地倒卖白木耳赚差价,被认为是“投机倒把”,导致货物被扣下,原先为进货从他人手中借钱的财,连本带利全部打了水漂。

血本无归的他,只好来到高山营工地,靠出苦力挣钱还债。谁知,刚挣了几天辛苦钱,工地又突遇大火,不但停发了薪水,而且工地还将面临停工的危险。

当时,曹德旺明知自己不太懂修理,却硬着头皮去修板车。因为,只有先将烧坏了板车修好,工地才能重新开工。就这样,连续28天,曹德旺没离开过修车棚一步,最后不但修好了全部板车,还获得了1000 多元补偿,而其他吵闹的队友也只有几十元。

多少年之后,曹德旺在书中回忆道,当时促成自己去修车,其实不是为了赚钱,只是自己经历了从贩白木耳被扣、来工地被烧,突然间感到这是天在亡我,既然我要亡了,就帮他们渡这个难关吧,这是初衷。

之后的几年,曹德旺尝试做了不少生意,虽然几次都经商失败,但他从来都不放弃,反而越挫越勇,直到1975年时,他已经积攒下了五万多“巨款”,并终最成就了福耀集团。

所谓,格局决定结局。对人、对己、对事均能保持一种宽容,绝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清醒与从容。职场里,当我们一直关注于当下的蝇头小利,甚至为此而你争我夺时,不是压力太大,而是格局太小。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7)

5.机敏心,凡事保持一种预见

曾在好友王以晃手下做过售卖树苗工作的曹德旺,一直与王以晃保持着很铁的关系,但经历了那次“个人独守树苗”事件后,曹德旺意识到,自己还是要离开王以晃所经营的农场。

理由很直接:一个没有组织纪律的企业不会发展,一个不发展的企业不是久留之地

尤其是当他经历了卖树苗背后的一系列的利益“连锁反应”,更是坚定了曹德旺离开的想法。

入职高山玻璃厂后,有次外出旅游,曹德旺乘坐他人汽车时,被驾驶员要求要小心上下,原因在于车上的窗户玻璃换一块就要几千元,而且还要等几个月。他敏锐地发现这是个商机,立即下决心生产汽车玻璃,为全厂获取了一次赢得超额利润的机会。

可以说,福耀集团从一个起初近乎一穷二白的小厂,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汽车玻璃制造商,与曹德旺每次都能深刻洞察、见微知著,并及时果断地出手抓住获利机遇有着重要的关系。

机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与之可以相对接的前期准备。很多时候,不要抱怨时运不济,还是要多想一想自己是否预想不够,应对不足。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8)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等等。《心若菩提》一书讲述了曹德旺贫困童年经历、白手起家创立福耀集团、将其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的创业之路。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9)

读罢这本书,真心感觉这是一本走心写作的书,没有太多文字技巧,不花销,不假装也不做作。成名企业家,把自己当年的困境写得这么细致入微,如临其境,不是很多。

书中关于曹德旺几十年的成长史,每一件,都是亲身经历,且沿着原因、经过、结果来写,详细、透彻,虽不发感慨和议论,却能字里行间感受到受益良多的思考与启示。从书中可以照出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模式,敬父母,亲手足,怜亲友,待上下级,恪尽职责等等。

职场如何走出困惑(你还在被职场上的烦恼所驱使)(10)

全书仅58元,不足一杯咖啡钱,却能充分领略中国首善曹德旺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以矫正我们的言行举止。感兴趣的赶紧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卡,入手品读真实的、善意的,打动人心的《心若菩提》,领悟面对生活,人生与事业时的至善心法。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