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前不久参加一个家长课堂,授课老师是知名心理学家,提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分享了身为父亲的一些感受。

教授毕业于名校,是不择不扣的“学霸”,自身学术成就斐然,儿子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差,老爸是“别人家的老爸”,孩子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他说真心感谢孩子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因为之前曾经很担心孩子会拒绝参加高考。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1)

教授老爸说孩子的成长遇到很多波折,克服了许多困难才上了大学,学校很普通,好在专业是他喜欢的,状态逐渐变好,有自己的生活乐趣,不断学习生存的本领。教授说面对同学、同事和朋友们那么多学业优秀的孩子,他不觉得丢脸,也不自责。孩子长大了,可以自食其力,是能找到快乐的、正向发展的、不会成为社会负担的人,父母的养育就是成功的。

教授的一席话,进耳也入心。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其特异性,未必父母的学识渊博、成就度高,孩子就一定优秀。同样,普通家境,寻常父母,孩子也很可能成为杰出人才。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2)

为人父母,对孩子会有各种期待,会尽己所能养育和教育子女,但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最终都很难控制,也不好区分优劣。同样,父母的责任是否真正尽到,也很难量化。

评价父母是否尽职尽责,如果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看,说来也并不复杂,无外乎两点:孩子长大之后能否做到“自食其力”和“自得其乐”。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3)

给孩子准备“食”不如培养“力”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细致、浓郁和绵远的,如果可以,父母会给孩子幸福美好的一世。然而生存法则就在那里,总有无法抵达的角落,总有难以实现的愿望。

很多人认可“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个说法,所以孩子顺利美好的未来,成为父母辛苦与努力的强大动力。认真工作,积累财富,给孩子准备教育和生活所需的资本,先是负担教育经费,之后给孩子买房、买车,还有保险。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4)

但是父母给孩子的太多,就会降低甚至消除其自我奋斗的需要和力量。“可怜天下父母心”中的“可怜”,有一重含义,是“父母心”用得不合适,辛苦半生,换得的却是孩子的不幸与埋怨。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更需要反思和调控授之以“鱼”,还是“渔”。

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过度提供物质保障,是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其结果是孩子即使很好地完成了学业,事业以及生活状态却并不乐观,甚至忧烦不断。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5)

“自食其力”的人才能体验到“存在感”

“自食其力”不难理解,是指一个人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学习和工作,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

孩子小的时候自然要父母抚养,家庭提供生存保障。成年之后,他们要作为独立的个体进入社会生活,成为“工作者”,创造自身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无论是否建立自己的家庭,都要逐渐成为“持家者”,如此人生角色才完整。

社会发展太快,生活成本过高,子女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家庭的支持依然不可缺少。然而父母要提供“能”提供的,和“该”提供的,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助益。像“啃老”、“妈宝”,这样的孩子,其自身的价值感不可能高,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6)

“我爸妈给我买了房子,车子,替我管孩子,但是我一点儿也不感谢他们!”

这是一个有两个小孩儿,自己却还没有长大的爸爸说得话,他因为缺乏独立性还有家庭责任感,婚姻接近崩溃边缘。

他小时候是那种不勤奋也不惹事的孩子,各方面都是“尚可”,考上普通的大学。话不多,朋友不多,爱好不多,很爱玩儿网络游戏。

他爸爸自己开公司,经济条件不错,妈妈一直不工作,先是全职照顾他,管得比较严格。后来是照顾他的家庭,管得非常全面。他大学毕业后就在自己家的公司工作,没什么兴趣,但是轻松自在。爸爸觉得他不思进取,很难负责重要工作,他尽可能躲着,乐得清闲。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7)

家里有妈妈照看,孩子也有保姆,妻子埋怨他什么都不管,讨厌听她唠叨,干脆找各种借口不回家,因此才出现婚姻危机。一晃过了三十岁的生日,他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样。

一个人不懂得或者没机会自食其力,于慢慢人生路而言,会是一种悲哀,甚至危机重重。即使家人的护佑一直都在,生活安逸,满足感也很难长久,迟早遭到他人和自己的轻视厌弃。

生活有幸运,就有不幸,遇到挫折、困苦,孩子的生存能力不足,后患无穷。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8)

“自得其乐”是心理成长的能量泉

“乐”是快乐,也是美好,是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身处辛苦疲惫的生活夹缝,“乐”是照进缝隙的暖光。

积极的人生态度虽然不能够改变人生必然要遇到的许多艰难困苦,但却可以提升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正因为没有平坦安然的生活道路,也不会有恒久存在的外部资源,所以自动生成的抵抗力才尤为重要。生成“乐”的能力,就是心理成长的内部资源。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9)

人们常说人生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自得其乐。一个人只有自己找的到快乐,才有能量保持长久的良好状态;首先能够“自助”,才有“助人”的能力。

自身保有乐观的状态,是内部资源;帮助他人,是在积累有益的外部资源,这两个方面都是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组成和保障。

孩子们小的时候都具备“自得其乐”的能力,偷偷观察孩子,总是可以看到很简单的游戏、很普通的玩具让他们沉浸其中,乐不可支。孩子的这些“独自玩耍”的时刻不要轻易打扰才好,要鼓励和引导孩子逐渐体验,自己寻找乐趣的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10)

孩子需要陪伴,不是时时刻刻关注和帮助,而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以扶持和引导。

孩子上学之后,因为学习任务不断增多,很多父母逐渐无暇顾及孩子的乐趣所在,不但不再支持,很可能干涉和剥夺。对孩子的长远发展而言,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学习和工作本身,经常会有令我们感觉枯燥,身心疲惫的时候,也会有遇到困难挫折,举步维艰的时候,如果有能够愉悦自己的事情可以做,是非常难得的调剂。比如有的孩子会唱歌或者演奏乐器,有的孩子会画画,有的爱读书,或者做手工,编织、养动植物、运动等等,这些都很宝贵。

找得到乐趣,也就容易在身心耗损的时候获取新的能量。如果每个人都是行驶在人生道路上的车辆,“自得其乐”就是不折不扣的“清洁能源”。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11)

“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孩子最强大

小宁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很努力,工作很认真,弹琴唱歌很棒,是学校最火的音乐社团团长。更重要的是他很有正能量,积极开朗,对别人真诚友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小宁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敢于尝试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比如学校里的一些比赛,如果班里凑不够人,他一定会参加。无论技术水平如何,那种积极参与的热情,总是可以带动小伙伴的士气。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12)

即使输得很惨,甚至“出糗”,也并不在意。队友表现欠佳,不会指责,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大家,会坦然面对,诚挚道歉

开始的时候总有同学认为小宁很“假”,会“装”,相处的时间久了,那些优良的品质自然会被认同,所谓日久见人心。当然他也有缺点,会犯错误,能够承认、承担,并且尽力调整和改正,十分难能可贵。发展如此好的一个孩子,必定和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后来得到的信息印证了这一点。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13)

小宁的家境很好,并没有被娇生惯养,反而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训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支持他在很多领域尝试和体验,“喜欢的”可以做,“应该的”也要做。

无论是学校的功课还是其他的知识技能,认真、诚实的态度比好成绩和高水平重要的多。他要努力学习和做事,但是没那么在意输赢。后来读了很喜欢的大学和专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小宁的独立与担当,是父母帮助他塑造的极好的特质,所以从升入高中开始,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不用父母操心。

父母严格要求他认真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又非常尊重他的兴趣与爱好,在可能的条件下提供支持。小宁说自己有很多喜欢的小玩意儿,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说过他幼稚。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14)

结语:聪明的父母,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孩子独立自主,敢于承担的意识和能力。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孩子要承担起可以承受的部分。

智慧的家长,一直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创造并珍惜孩子得到乐趣的机会。即使孩子喜欢的和父母很不一致,只要不是有害于其身心成长的就好,不要随意评价,更不能挖苦贬斥。

家庭教育的四个重点(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15)

一生很短,有意义、有价值不但体现在学业与事业的成就度,还体现在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空间”。 一生很长,必须要做的事情太多,要承受的负担很重,所以培养孩子们生存能力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储备属于自己的,芳香四溢的“秘密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