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骑行设备(科学安全玩骑行)(1)

市民在长安街骑自行车。 图/视觉中国

得益于绿色低碳的运动属性,骑行热仍在继续,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乡野田间,随处可见骑行爱好者。骑行是一种时尚而又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广泛参与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和安全骑行,谨慎为上,尽量避免意外受伤。

运动难度:★☆

骑行的门槛比较低,无论是家用自行车、共享单车,还是公路车、折叠车、山地车,用双脚的蹬踏带动车轮前进,任何人都能越骑越远。当然,要想从入门的爱好者变成深度参与的骑手,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受伤风险:★★★

易伤部位:手部、手肘、膝盖、脚踝、腿部、头部

任何人长距离、高强度骑行,都会带来身体的损耗,不科学的骑行还会损伤膝盖、脚踝,专业运动员也不例外。而对普通爱好者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外部环境,崎岖的道路、过往机动车辆、阴雨天气等都可能引发摔车,导致手部、手肘、膝盖、脚踝、腿部、头部等受伤。

运动贴士

骑行时追求速度和激情不可避免,这是很多人参与该项运动的初衷。不过,科学和安全骑行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参与城市骑行的爱好者,领略沿途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不要忽视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

五届全国锦标赛冠军、江苏省自行车队山地公路组主教练徐刚表示,要想避免长期骑行带来的膝盖、脚踝损伤,首先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挡位、坐垫高度,特别是上下班通勤时,不必追求太高的挡位和速度,骑行前后的热身、放松也能减少受伤风险。

户外骑行时,头盔、骑行服、骑行手套、骑行眼镜等装备非常有必要,在遵守城市交通规则的同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始终观察过往机动车辆,注意路况,经过路口或者下坡时,要随时注意减速慢行。

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编辑 张云锋

校对 卢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