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历史的意思。在商和西周以前,一年只分春秋二季,后来才增加冬夏而成四季。所以人们就用春秋指一年。历史是一年一年地记载的,所以引申为历史,现存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以后人们把《春秋》所记载的这一时代,称为春秋时代。

《春秋》象大事记一样,写得十分简单,这就是所谓“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但是对读者来说,那是不容易领会的。所以后来就有了解说《春秋》的书:一部是《左传》,一部是《谷梁传》,一部是《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传”就是解说的意思。

《谷梁传》的作者是鲁人谷梁俶,《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高。这两部主要是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是一种理论性说明,文学价值较差。《左传》的作者是鲁国太史左丘明,也有人认为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吴起。《左传》以鲁史为线索,以鲁国十二个国君的谥号为次序,起自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27年(前468年),详细地叙述了春秋250多年间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令、外交、文化、历法、风俗等状况。这是一部典范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春秋三传分别有哪些特点(什么是春秋三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