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周冬雨马思纯对手戏(七月与安生周冬雨马思纯)(1)

有一种友情叫七月与安生。片方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8月30日19时35分讯(记者 董进)对于80后来说,课外的业余时间大多贡献给了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和张悦然这“四大神兽”的小说。其中,安妮宝贝的小说以颓废、流浪的文艺小资文风,深深影响力一代人 。在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相继被搬上大银幕后,安妮宝贝的代表作《七月与安生》终于也将以电影的形式,于9月14日在大银幕上呈现。今(30)日下午,该片在北京举行了媒体看片会,电影导演曾国祥和监制陈可辛在映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周冬雨马思纯爱上同一个男人

《七月与安生》讲述了马思纯饰演的七月和周冬雨饰演的安生,两个从13岁开始就相识的女孩,她们对世界、 对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完全相悖,却心心相惜,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七月和安生爱上了同一 个叫做“家明”的男生,最终得到各自命运的安排。

电影改编自安妮宝贝的同名短篇小说,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安妮笔下的七月和安生代表了女人的两种欲望:成为“女”或者成为“人”。作为“人”的女人表现出的是一些很本质的要求,如同安生,直接表达着自己的 欲望与要求,不懂得掩饰。这样的女人很有杀伤力,同时很自我,不希望被羁绊,哪怕是爱情。不同的价值观下,衡量结果必然是不同的。如果你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大概会选择七月。如果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大概更 偏爱安生。或许,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黑或者白。

谈到为何会拍摄《七月与安生》,陈可辛透露其实并不是他想追IP热。“近年每个月都有好几个IP小说找到我 ,一本就是几百页,很多可能都没有看完就推了。”陈可辛笑着说到,选择这部作品就是因为短:“《七月与安生》有个好处就是很短,20几页我很快就看完了,而短的好处就是有很多留白,我们可以做加法,理直气壮 地去改编,不会让观众们觉得我们把小说的气质改了。同时,小说写的是80后的集体回忆,这种题材与我以前拍的电影很像,所以我愿意接。”

曾国祥没想过要请老爸曾志伟客串

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导演曾国祥是香港著名演员曾志伟的儿子。担任监制的陈可辛坦言,自己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再拍青春题材也不容易,所以就找到了年轻导演曾国祥,也是好友曾志伟的儿子。

“我看了他的第一部电影,他在我公司也工作过两三年,我就觉得,他跟我很像,内方外圆。他也很客气,很有礼貌,但是里面很坚持。”身为监制,陈可辛毫不吝啬对曾国祥的夸奖,“他拍出来以后,看得我非常感动 ,我不敢说这是我监制过的最好的电影,但是绝对是我监制的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

1992年,曾志伟凭电影《双城故事》一举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该片的导演就是陈可辛。提到这部影片,曾国祥表示:“《双城故事》肯定看过,那是第一次觉得我爸爸(曾志伟)会演戏。第一次看到陈导的 《双城故事》的时候就很感动,原来,我爸可以演很认真地电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做这个电影,我很开心 ,而且觉得很妙。”不过,当记者问起有没有想过邀请老爸来客串时,曾国祥则直言“不要他,因为这个戏没有很多角色,所以也没有想到哪个角色能放给他。”

曾国祥透露,他一开始做电影就是在陈可辛公司上班:“那个时候刚念完书回到香港,在公司里面什么东西能帮得上忙的,我就去做。做了几年以后,我就离开了,然后就自己当演员,帮人写剧本。这次有《七月与安生 》这个项目,我真的感觉像是回家,跟他们工作,我觉得这个戏拍得很开心,有陈导在后面帮助我,我非常感谢。”

陈可辛没打算要打造十亿大片

在如今快销的电影市场,像《七月与安生》这样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并不是太多电影人敢于尝试的。对此,陈可辛坦言并不会过多去考虑票房。

“票房空间还是有的,毕竟这个戏也不是非常贵的电影。我们也尽量不用土豪的方式去拍戏,在现在那么浮躁的一个电影商业社会里面,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制作费。现在大家都在十几亿的票房以上,我觉得有10亿票房的电影,有10亿票房的导演,也有不需要拍10亿票房的导演跟电影,现在的空间挺好的。可能对一些不是那么专业的业内的电影人,或者一些圈外的钱,就是因为要追一些东西。演员费贵,导演费贵等等,什么都贵 ,对那些人来讲,不专业的电影人还是挺难做。但是对我们这些比较专业的,认认真真做电影的,投入跟回报 已经是我做了几十年电影最好的时候,所以我对这部电影前景非常乐观。”陈可辛说。

提及今年不温不火的暑期电影市场,陈可辛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有时候,阶段性有些调控并不是那么坏的事情。对未来五年,我还是挺乐观的。我觉得这种调控是挺正常的,因为去年确实太多,就不是票房本身 的因素使得电影票房高起来,你不能说是买票,你说全是买票也不一定。很多新的行业规则,使得票房突然间高了很多,今年突然间回归到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