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笑傲江湖》里,魔教长老曲洋,连续盗墓十余座,终于在蔡邕的息魂之所,找到广陵散的谱曲。

曹操乱世奸雄(被掳匈奴当王妃)(1)

这个蔡邕究竟是谁呢,金庸所写的蔡邕其人,就是东汉第一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射雕的江湖里,有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黄老邪父女,应该也是蔡邕父女的临摹。毕竟,这个世界上,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精于算术的父女太稀缺了。

曹操乱世奸雄(被掳匈奴当王妃)(2)

假如生在今天,蔡文姬是刚呱呱落地就赢在起跑线的孩子。父亲博学多闻,家中藏书四千余卷,集文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为一身。

生逢乱世,蔡邕虽有远离人间喧嚣,寻一处桃花岛栖身的梦想。但也最终没躲过董卓集团的威逼利诱,为了不至于灭族之祸,他终于领命,在董卓麾下效力。

蔡邕为官后,被董卓礼遇多年,蔡邕是家里的擎天柱,他翼护着全家老少,浆育着聪明伶俐的宝贝女儿。

曹操乱世奸雄(被掳匈奴当王妃)(3)

耳濡目染、天才早成。文姬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文姬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文姬说是第四根。

到十七八岁,文姬便尽得父亲真传,成了这天下万中无一的才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年,她与河东才子卫仲道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本是新婚燕尔,天作之合。然而正如作家杨绛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命运让蔡文姬有了旷世才学,却不肯许她一世美好姻缘。

本想是携手一人而终老,不羡鸳鸯不羡仙。短短一年的时间,卫仲道却死于肺疾,这是蔡文姬人生迎来的第一次悲伤的告别。爱人已经离开人世,他们没有子嗣,再加上婆家微词嫌弃,她决定回去伴随年长的父亲。

然而,不久以后,蔡文姬又遭遇人生第二场更痛的告别。公元192年,61岁的蔡邕,没能躲过“阿附董卓”之罪,他还是沦为了反攻倒算的牺牲品——被杀了。

紧接着的中原大乱,蔡文姬又碰上了匈奴的趁火打劫。一个聘婷婉约的旷世才女,生在今天,美貌和智慧都是加分项,但在战火硝烟的四方纷争称雄时代,美貌和智慧都成了落井之石。

这第三次的离别,是她被劫持马背,淹没在匈奴大军的滚滚铁骑里,故乡,随着马蹄滚滚、尘土飞扬渐渐模糊在她的视线里。

清白不保,辗转来去,作为被收获的上等“草谷”,她被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左贤王见之大喜,就这样,她成了王爷的侍妾。她没有权利说同意或是不同意,看似安稳的生活,但满腔凄苦无人可诉说。

失去自由之身的她,不过是作为一件诱人的猎物被献给匈奴的首领,纵然左贤王给了她宠爱,这谈不上爱情的婚姻,不过是数年的苟且偷生。胡地的风刮了十二年,她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曹操乱世奸雄(被掳匈奴当王妃)(4)

此时,父亲昔日的老友曹操,成了政治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自蔡邕死后,曹操再也觅不到对酒当歌之人,四下打听之下,才知故友的女儿尚在人间,在他眼里,生于中原的天之骄女岂能被匈奴所挟持。数次交涉之下,把数倍的黄金、璧玉连同十万大军,一起架到了匈奴大汗的脖子上。

左贤王写下休书,蔡文姬终于可以回到家乡。

彼时的她,左手是思乡之苦,右手是别子之痛。命运始终没有两全之法,离别的号角已吹响,迎接她归汉的仪仗等待久矣,两个孩子拉着娘亲的衣服哭到嘶哑。

曹操乱世奸雄(被掳匈奴当王妃)(5)

回中原的路上,伴随着她的眼泪成河。也许,那一路上伴随着满腔悲愤,胡笳十八拍已经谱写在她心里: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节选自一拍)

狼烟四起,匈奴大肆烧杀抢掠,违背本意苟且偷生,丢失了节操与义心心中有愧啊!匈奴的习俗与我汉族不同难以适应,遭受种种耻辱又应当向谁诉说?胡笳吹一下瑶琴谈一拍,只是满腔悲痛与怨无人能知啊!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二拍)

戎羯逼迫我成为其妾室,挟持向西而行就像要去到天涯。高山重重直入云霄,归程怕是遥遥无期;疾风吹过千里,尘沙飞扬。胡人人数众多又残暴凶狠如毒蛇,披甲持弓,一路骄横奢侈。琴弦上高唱两拍,心中悲痛欲绝;心中志气早被摧残殆尽,只有独自悲叹了。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大雁南飞时想让它帮我捎去对家乡的思念,北归时为我捎来回信。大雁高飞而去,渐渐不见踪迹;肝肠寸断有能怎样,只能默默苦思。紧锁眉头对月抚琴,五拍的曲调清幽,心中积蓄的愁绪更深。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憋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我并不是贪生怕死才苟活至今,不能为国捐躯是心有期盼。活着就还有希望能回到故乡,死后葬于故土才能心安。来到匈奴已是一年又一年,胡人丈夫宠我爱我已是育有二子。养育他们并不觉得羞耻,只是怜惜孩子生长之地太偏远,苦了他们。十一拍也因此多了骨肉亲情,哀怨缠绵的声调直入心底。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大地回春天气逐渐回暖,可能是知道汉家天子讲和了吧。载歌载舞一起欢唱庆祝,两国交合从此再无战争。突然遇到汉朝所来的使者,带来诏书跟千金专门来赎我身。欣喜有生之年能回去还能上朝面见圣君,可叹要抛弃幼子以后再无相聚之日。十二拍有喜有悲,心中的情绪难以言清。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注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谁曾想到此生还有机会再回故土,抱着我那可怜的孩儿泪如雨下。汉朝使者带着四马的车架迎接我好不威风,孩儿哭嚎痛碎娘亲的心,只是谁又知道呢?为何偏在此时让我们母子生死离别,心中哀痛顿感日月无光,只希望自己能生出羽翼带他们一起回去。走一步就远一步啊,脚下如有千斤难以移动;孩子的身影已无,伤心欲绝。十三拍的曲调急切悲伤,肝肠寸断又有谁人能知。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六拍愁思茫茫,我与孩子天各一方。日日夜夜隔空相望,不能随我回家让我思念断肠。忘忧草难以忘忧,独自弹琴更加忧伤!今日与子分别回故乡,旧怨才平息新怨又悠长!哭泣不止抬头向天哭诉,为何让我活下来却又给我如此多的磨难。

曹操乱世奸雄(被掳匈奴当王妃)(6)

《胡笳十八拍》一问世,除了蔡文姬举世无双的才情,还有这满腔的愤怨、让无数人为之扼腕。明代文学家陆时雍有云: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我们今天能静坐在戏楼里,哪怕只与古琴邂逅一次,便可以铭记终生。

尤其是这《胡笳十八拍》,便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一样,所传递的不仅仅是音乐、才情、书法、更是炎黄子孙流传千年、不甘为奴的气节。

也许是为了减轻蔡文姬的心中凄苦,文姬35岁那一年,曹操又做媒,将她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这就是蔡文姬的第三嫁了,虽然回到中原,已无心婚姻。但官家为媒,不得不嫁。

虽然前半生漂泊,但得遇礼贤下士的曹操,晚年的蔡文姬,和丈夫董祀最终归隐田园,卒年不详,这最后的安宁与祥和,大概是人间对她最好的补偿。

曹操乱世奸雄(被掳匈奴当王妃)(7)

除了《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作品,归汉后的她,遵从曹操建议,凭借记忆,整理出父亲藏书中的四百余卷。 在金庸的射雕江湖里,有黄老邪的妻子默写《九阴真经》,也比不过蔡文姬流落匈奴十二年,依旧能写书四百余卷。

在金庸的天龙八部江湖里,还有萧峰那句,四海百姓本为一家,又何必硬分为大宋、女真、契丹,整日战火连绵、烧杀抢掠?

也许,这也是蔡文姬想说的话。如果再有来世,情愿这世界没有《胡笳十八拍》,只换她一世静好,人淡如菊,安之若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