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40多个字(八月中秋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1)

八月十五乃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我小时候的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设供拜月”,“中秋月饼”也就成了该节日的特种食品。象征“全家团圆”。文人墨客们在饮酒赏月的同时,吟诗作赋抒发内心情感,成了他们共同的雅兴。而梨园界也要演“应节戏”。记得我小时候的“应节戏”是一种惯例。如;大年初一必演《龙凤呈祥》,清明节要演《火焚绵山》,端午节演出《白蛇传》,七月七上演《天河配》(牛郎织女),中秋佳节定演《嫦娥奔月》。

为什么要演《嫦娥奔月》呢?因为“中秋节”乃中国人的“团圆节”。“十五的月亮格外圆”。这天,不管在哪里都要回家团圆。因此,使我想起了苏东坡在《中秋望月》时,思念他千里以外的亲人,写出了发自肺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句!这里的“婵娟”乃月亮的代名词。因为月亮广寒宫里住的是嫦娥仙子。那嫦娥为什么会住到月亮上的呢?这还得说到 “应节戏”的《嫦娥奔月》。

“应节戏”是梨园界的老传统。八月十五必演《嫦娥奔月》。因为千百年来人们都梦想到天上的“月宫”里,看一看嫦娥仙子的广寒宫。但就是无法实现,只好把这一愿望寄托在八月十五看《嫦娥奔月》的“应节戏”来寄托这种幻想。那这种幻想是否能够实现呢?答案是;能! 为什么呢?因为前不久,我国自己研制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的将“鹊桥”和“龙江1、2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探月”航天事业的“嫦娥工程”进入了关键性时刻——载人登月的千年神话“嫦娥奔月”将梦想成真!

那千年神话“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该故事是人们根据《淮南子》和《搜神记》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两句,演变成的神话故事。故事是说;古时后,天上有十个太阳,庄稼草木都被晒死,江河干涸,人们被太阳晒死无数。后羿见人们无法生存叫苦连天,因他箭法甚精,能在百里之外射准苍蝇的眼睛。所以,为了造福于民。就毫不犹豫地一连射掉了九个太阳。准备射最后一个太阳时,他心想;如果我把第十个太阳也射下来的话,到那时,天地间将是一片黑暗,万物无法生长,人们便无法生活。想到这里,他就留下了一个。后来,人们在这个太阳的照耀下,有了白天、黑夜,庄稼也能按时收获,从此都过上了快乐的日子。都拥戴他做了首领。此事被西王母知道了,便立即召见了他,并赏给他一粒仙丹。此仙丹不但能长生不老,还能升天做神仙。他回去后,就把仙丹交给了妻子嫦娥保管。嫦娥就把它放在了一个石匣子里。

自从后羿当上了首领,便听信寒涉这一奸人谗言,不听爱徒逢蒙的忠告,残忍暴虐,民怨日增。值此,他的妻子嫦娥,唯恐他吞服仙丹后,会给众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百姓又奈何不了他。怎么办呢?思来想去;我何不把仙丹吃了升到天宫而去。免得他无休止的残暴百姓。因此,在一个八月中秋的夜晚,趁后羿熟睡之后,嫦娥便偷偷从石匣子里取出仙丹要吃。这时,后羿熟睡中说梦话:我要吃仙丹。嫦娥被吓了一跳,刚把仙丹吃了一半,吓的手一哆嗦,把剩下的一半掉在了地上,半夜里,一切家禽都在熟睡,唯有白兔还在活动,忽然闻到一股香味,一看是嫦娥脚边半粒仙丹,上去一口吞下。这时嫦娥已飘向天空,兔子也随着腾空而去,就这样,兔子随着主人嫦娥一起飞到了天上的月宫,成了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和玉兔。

后羿睡醒觉察,为时已晚。见嫦娥已飞入月宫,他便手举昔日射日之弓射月。谁知弓折弦断,由于他残暴虐害百姓,早已酿成众怒,所以被众百姓围困所杀。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40多个字(八月中秋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2)

玉兔捣药

由于嫦娥住进广寒宫之后,深感寂寞清冷,不久身体不爽。玉兔怜悯嫦娥,便去兜率宫请教太上老君。老君告诉它;“广寒宫前的桂树乃是神树,能治百病。”玉兔拜别太上老君回到广寒宫后,便用桂树的桂花、桂叶、桂皮永不停息地用杵捣药。这种仙药果然神奇,嫦娥吃后精神焕发。从此,玉兔就成了广寒宫里的仙兔,也成了月亮的代称。如有的文章里“玉兔东升”,就是月亮东升。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40多个字(八月中秋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3)

吴刚伐桂

说了嫦娥和玉兔,而月宫里还有一位仙人,那就是吴刚,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吴刚的妻子元府与炎帝孙子伯陵私通,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便得罪了太阳神炎帝,于是就把吴刚发配到月宫砍伐桂树,可是,无论吴刚怎么砍伐,也是即砍即合,无有效果。他的妻子元府,因心存愧疚,便命三个儿子飞上月宫陪伴父亲。千万年过去了,月宫里的桂树依然如故,只有到每年的八月中秋才能落下几片桂树叶,吴刚将其酿成馨香四溢的桂花酒,招待嫦娥仙子和玉兔及天上众仙。才有了“吴刚捧出桂花酒”的佳句来。后来,吴刚大发慈悲,把桂树种子洒向人间,人间便有了桂树。吴刚的三个儿子,从此分别化为蟾蜍、小兔和蛇,为了排解寂寞,他们三个发明了钟磬等乐器,并且制作了乐曲,每天在广寒宫演奏。使本来十分冷清的月宫,因为有嫦娥、三足蟾、玉兔、吴刚、桂树等,便成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所以,后来唐明皇梦游月宫,才听到了这些仙乐,醒来之后就写成了著名的《霓裳曲》。

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很多板本。它只是个民间传说故事,中国地域甚广,各地说法不一,没必要去认真追究故事的同一性。

但是,《嫦娥奔月》作为神话故事,虽然都是虚构的,但给中国人的“飞天梦”作了最美、最浪漫的诠释,因此“嫦娥奔月”早已成为“中国人飞天”的代称。这一“飞天梦”的幻想我们正在实现!

2022年9月5日(农历壬寅年八月初九日)

(作者;王景春,邯郸西关街人,耄耋之年,从银行退休,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