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1)

今天,数学已经越来越重要了。看看我们身边吧: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迭代……这些大词儿的背后,其实都是数学。

可是一提起数学,很多孩子就愁眉苦脸,觉得数学真的好难。

这么重要的一门学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对它那么恐惧呢?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孩子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自然就学不好,但又不得不应付考试,于是更加厌恶数学,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学好数学的第一步,要让孩子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如果孩子不明白学习的目的,就很难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其实,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

什么是数学思维?

简单点说,就是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话什么意思呢?我给你举个例子:

在原始社会啊,人们还没有“数字”的概念,但是他们也能数数, 神奇吧!

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就是拿一堆小石头。然后一个小石头对应一件东西,就这样数数。

这个方法叫“对应法”。

这个“对应法”,就是一种数学思维。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2)

图片来源:canva版权图库

“对应法”是“数数”的基础。它包含了两个概念:离散和抽象

“离散”和“抽象”

比如,你要数自己有多少只羊。首先你要把一群羊,一只一只的分出来,这个动作就叫做“离散”,就是把原来在一起的东西给分开。

然后,每分出一只羊,你就要对应一个石头,但羊不是石头啊,所以你把羊“对应”成石头,这种思维就叫“抽象”,就是把不一样的东西抽象成一样的东西。

“对应法”不仅用于数学,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对应法”。

比如,学校里有很多学生,但学校把大家分成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这个行为就是“离散”。

你和小明是同学,但你不是小明,小明也不是你,没关系,你们都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就是“抽象”。把不同的“人”,抽象成了一样的“集体”。

正是因为有了“对应法”,所以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看起来漫长的人生路,因为“对应法”变得很简单、有序,容易分析了。

你看,当你用“数学思维”看待这个世界,是不是原本复杂的世界,就变得简单了一点,有趣了一点呢?

所以,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数学背后的本质,找到数学的乐趣。

2.数学究竟有什么用

虽然我们知道了“数学思维”很重要。但好像“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始终隔着一层,这是因为我们学到的只是“数学知识”,而没有去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里,有一个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

比如,求12和54的最大公约数是几?

这道题很简单。

首先求出12的约数:1、2、3、4、6、12

再求出54的约数:1、2、3、6、9、18、27、54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12和54共同的公约数是:1、2、3、6

所以,12和54的最大公约数是:6

一般题目解到这一步,就结束了。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3)

图片来源:canva版权图库

可是,如果让孩子先明白,人类为什么要计算“最大公约数”呢?

这个孩子一定很想知道。

其实“约数”的诞生,来自于生活中“分配”的需求。

“约数”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分一个数嘛。

12和54共同的公约数是:1、2、3、6

那在生活中怎么去用呢?

比如,有12个羊腿和54个果子,它们能平均分给1个人,2个人,3个人,6个人。

如果1个人分,那就全部给他。

如果2个人分,每个人分6个羊腿,27个果子

如果3个人分,每个人分4个羊腿,18个果子

如果6个人分,每个人分2个羊腿,9个果子

而“最大公约数”,就是能平均分配最多的人,也就是6个人。

当孩子了解了“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背后的逻辑,就会明白,原来数学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它不是来难为我们,来考我们的,而是让我们能更好的去生活。

所以,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数学背后的本质,找到数学的乐趣。

3.怎么学习数学

比如在数学中,我们会经常要计算面积。

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面积计算公式,通常我们把公式背下来,在做题中套公式就行了。

但如果不理解各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一旦忘记了公式,就连题目都不会做了。

举例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4)

我们知道矩形面积=长x宽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5)

我们从平行四边形中,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移动到右边,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矩形。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6)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应该和矩形相等

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边x高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7)

把平行四边形面积,截一半,是三角形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边x高)÷2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8)

梯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把梯形从中间截开,就是两个三角形

三角形①的面积=(下边x高)÷2

三角形②的面积=(上边x高)÷2

梯形的面积=三角形①的面积 三角形②的面积

梯形面积=(上边 下边)x高÷2

你看,数学学习中,其实真正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很少

只要你理解了面积的本质,其他面积的公式,你即使忘记了公式,都可以自己推导出来

再比如

数学中的四则运算:

口诀是:左边移右边, 变-,-变 ,x变÷,÷变x

背口诀不难,但如果不理解口诀的本质,就成了死记硬背,那就不是数学思维了。

X-5=10

X=10 5

X=15

“=”等号意味着两边数值相等,那么等号两边做相同的运算,结果还是相等。

X-5=10

X-5 5=10 5

X=15

所以,所谓的5从左边移到右边,加号变减号,本质上只是等号两边做了相同的运算。

无论是加减乘除,本质都不是移动,而是两边做相同运算,这才是解方程和口诀的本质。

所以,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数学背后的本质,找到数学的乐趣。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9)

图片来源:canva版权图库

面对数学,这个世界应该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喜欢数学的,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数学的。

一旦你了解了数学,你一定会爱上它!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份“数学锦囊”,没有僵化的公式,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数学背后那些有趣又有料的真实故事,让孩子从此改变对数学的“刻板印象”,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10)

数学锦囊书单

《李毓佩:奇妙的数学世界》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11)

你知道数字是怎么来的吗?男人数和女人数是什么?无理数为什么卷进了可怕的谋杀案?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本书将重点为小读者介绍关于数字、数学,以及数学家的种种趣味横生的故事,带领小读者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藏在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12)

院士爷爷张景中从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一个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娓娓道来,通俗生动地介绍了如何从这些简单的问题中,发现并得出不同凡响的结论。数学不再是抽象而枯燥的纸上公式,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充满趣味的好玩游戏。这本书讲的不是解某一类数学题的技巧,它告诉我们的是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为把数学学得好,只有一个必需条件,就是对数学感兴趣,一旦有兴趣,你就可能成为一个数学家。

《数学花园漫游记》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13)

数学的花园很大,分成许多小区,这些小区就是代数、几何等各种数学的分支,跟随马希文教授在这美丽博大的花园中漫步,一起感受数学的奇妙和快乐吧。

数学必背口诀100句(你有一份数学锦囊请收好)(14)

文字编辑:符 琳

责任编辑:韩澍东

审 核 人:朱 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