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秀美的庐山名扬天下,而且还跟记者有着一定的缘分。记得上世纪的1966年10月,当时十几岁的我首次“大串联”走出家门的第二站就是九江的庐山。当时自认为是半个江西人的我还给妈妈写信,兴奋地告知说来到了江西老家......谁知自那次以后,记者多次来到庐山,可谓是与其缘分不浅。但是虽然几次来到庐山,但相对来说,最难忘的还是随中国铁旅专列九江行采风那次的庐山一游得较为全面和开心。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

庐山风光(摄影:冯赣勇)

2005年5月4日,记者所在的假日列车九江行旅游团经过在湖北黄冈下榻的一晚于第二天清晨启程。大巴车从湖北跨过九江长江大桥回到江西九江向庐山进发。经过将近两个小时左右的行程来到庐山上。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

庐山如琴湖(摄影:冯赣勇)

江西庐山的位置紧临鄱阳湖和长江,有诗赞曰:“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海拔1474米,山体面积280平方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1982年国务院批准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冬联合国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3)

庐山大厦(摄影:冯赣勇)

跟专列九江行采风第三次上庐山正赶上“五一”黄金周,当时由于限制社会大型旅游车在风景区载客游览的规定,所以山上必须乘坐庐山管理区的专用旅游车。为此,团队只好把行囊卸下,暂时先存放在当晚下榻的庐山大厦。能够下榻在庐山大厦是很有意义的,这里虽然住宿的条件与那些现代化的宾馆饭店相比差了一些,但是这所建筑的地位却非同寻常。它是当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培训军官的所在地,蒋介石为其亲笔题写了“庐山传习学舍”的匾额。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4)

节日执勤的女交警(摄影:冯赣勇)

庐山大厦建于1936年,是中国名山体积最大、最高的建筑。占地八亩高达六层主体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的大厦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西式铁制门窗,系庐山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如今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庐山能在此居住,感受一下山中著名建筑的韵味绝对是难得和幸运的。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5)

记者三游庐山留影(摄影:王树洪)

说来也巧,记者2004年自驾到景德镇探亲,5月1日途中第二次登庐山也恰逢“五一”,当时虽然也是黄金周旅游的旺季,但由于正赶上五一节当日,外地游客还大多在路途中,所以山上的游客还不是太多,可今年虽只过了四天,却正处于旅游高峰期,故庐山上到处是涌动的游人与车流。即使很多路段都有交通民警的疏导,可因车太多还是有堵车现象的发生。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6)

庐山花径(摄影:冯赣勇)

旅游团庐山游的第一个景区是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的花径公园。据了解,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州(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7)

游客络绎不绝(摄影:冯赣勇)

当时正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8)

盛开的映山红(摄影:冯赣勇)

1988年在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如琴湖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园中繁花似锦,亭台碑碣,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9)

“花径”(摄影:冯赣勇)

出花径斜对面不远处就是锦绣谷风景区的入口。这是庐山于八十年代修建的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风景线。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0)

锦绣谷风景区(摄影:冯赣勇)

导游介绍说,如果从这里下行沿途可以经过游仙石、观妙亭、老君殿等景点,最后来到著名的仙人洞。这也是庐山游的经典线路之一。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1)

层林尽染(摄影:冯赣勇)

锦绣谷中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做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新辟的这条锦绣谷也由此得名。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2)

乱云飞渡锦绣谷(摄影:冯赣勇)

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3)

庐山观妙亭(摄影:冯赣勇)

锦绣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4)

洞前游人如织(摄影:冯赣勇)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5)

庐山老君殿(摄影:冯赣勇)

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6)

仙人洞留影(摄影:王树洪)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到此,旅游团上午的游程圆满结束。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7)

芦林湖(摄影:冯赣勇)

庐山天气的变化令记者此次感触颇深。原本晴天朗日,突然大风骤起裹着云雾转瞬之间山上的能见度变得基本为零。即使面对面都看不清人。继而大雨狂泻而下。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8)

大桥下的小桥(摄影:冯赣勇)

可能是庐山上少有浮土的原因,大风刮起之时并没有尘土,只是遮天蔽日的浓雾,或许是云团。在庐山上短短的一天半的时间里居然赶上三次这种突发的气候。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19)

雨后庐山(摄影:冯赣勇)

在当日下午的行程中,旅游中巴刚把游客送到芦林大桥的桥头,顿时出现了这一景象。记者同三个游客挤在一个电话亭里避雨,度过了难耐的半个多小时。但是当大雨过后,庐山的山川美景,像是刚被洗过了似的亮丽,特别是一团团的白云游弋于翠绿的山间,使庐山变得越发秀丽壮美。在芦林大桥上,记者的像机里留下了这难得的美景。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0)

庐山杉树林(摄影:冯赣勇)

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囤积冰雪的谷地。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于湖中游泳。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1)

庐山芦林大桥(摄影:冯赣勇)

从芦林大桥桥头处下行,沿石阶曲径约20分钟的步行就来到了黄龙寺风景区。一路上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在黄龙寺不远处既是庐山著名的三宝树。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2)

庐山三宝树(摄影:冯赣勇)

这里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各高40余米,一棵为银杏,高约30米,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3)

庐山黄龙寺(摄影:冯赣勇)

从三宝树继续沿石阶下行300米,经过黄龙寺摩崖石刻即来到黄龙潭、乌龙潭。两潭相邻,各有千秋。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4)

庐山乌龙潭(摄影:冯赣勇)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在乌龙潭景区,由于刚下过大雨,顺山而下狂泻的水流异常壮观。山谷中回荡着巨大的水流声。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5)

雨后湍急的水流(摄影:冯赣勇)

乌龙、黄龙两潭也有着动人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黄龙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后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6)

庐山云海(摄影:冯赣勇)

游完黄龙风景区后,庐山游第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2005年5月5日上午,记者所在团队继续庐山的第二日行程。首先来到含鄱口风景区。记者先从这里乘索道下行18分钟左右来到庐山近年新开发出来的景点:大口瀑布。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7)

飞流直下的瀑布(摄影:冯赣勇)

大口瀑布又称彩虹瀑布,因为往往在雨过天晴过后,在此能从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这里虽然比不上三叠泉,但在记者的眼中,那飞流直泻的瀑布景观已经多少体现出了李白诗作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那种意境。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8)

庐山三游留影(摄影:王树洪)

从大口瀑布回到含鄱口,游客可以观赏到庐山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组山川美景。这里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此得名含鄱口。站在这里望去,缓缓而行的桔黄色索道在翠绿的山间流动,在大自然怀抱中平添了一幅人文景观。在含鄱口牌坊前团队的游客们留下了一张合影作为纪念。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29)

花径园中(摄影:冯赣勇)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欧“犁头尖”活像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媲美。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30)

庐山索道(摄影:冯赣勇)

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31)

记者二游庐山(摄影:吴宝珠)

从含鄱口沿石阶而下走数百米即抵植物园大门。这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面积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园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物种迁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32)

庐山植物园一角(摄影:冯赣勇)

植物园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我国水杉,繁殖万株。这里不仅是科研基地,且为风景胜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态,分成11个展区,供游客鉴赏。园中有休息厅,林荫下设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记者二游庐山时就来过这里,一年后再到此一游感觉很亲切。

江西庐山旅游最佳方案(难忘秀美庐山行)(33)

二上庐山留影(摄影:吴宝珠)

记者虽然三上庐山,但只有这次随假日列车旅游团来此,才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庐山游。虽然在一天半的时间里游遍庐山是不可能的,但旅游团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基本上游览了庐山主要的几个著名风景区。像锦绣谷、黄龙寺风景区两条蜿蜒曲折的盘山道,虽然走的辛苦,但却能充分领略到庐山自然风光的巨大魅力。(图文:冯赣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