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四大名著中的历史

北静王,这三个字的爵名表明水溶是亲王。然而,第十四回书第一次写到北静王时,却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座是王府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

水溶一出场就出现文本矛盾,而这个人物在书中又是若即若离,神龙见首不见尾。那么,曹雪芹写这样一个人物究竟是什么寓意,他有历史原型吗?如果有,会不会是乾隆之子永瑢呢?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1)

水溶就是水溶,他到底是藩王还是郡王

查阅庚辰本、甲戌本两大主流版本,第十四回都是一样的写法,水溶出场是“北静郡王”,以下却都写的是“北静王”。是不是版本以讹传讹,过录时一错再错呢?

到了第十五回,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水溶好一番夸赞贾宝玉。贾政十分谦虚又十分感激地跟水溶客气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贾政的话中,水溶身兼两任,既是藩王,又是郡王。所以,版本没有问题,水溶出场是郡王,后面写的却是藩王,也就是亲王。

这是怎么回事呢?藩王就是藩王,明朝时皇帝封的皇子亲王。藩王之子除嫡子世袭外,其余诸子一律封郡王。水溶既是藩王,又是郡王,郡王先出场,后面是亲王,是不是这家藩王无世子,水溶由郡王升为藩王了呢?

这也不可能,藩王分支,郡王得另封封地,不得以藩王之地名之。比如,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封建诸子”,总共封了十大藩王,其中就没有“明王”。不仅不能有“明王”,连“吴王”都不能封。当时,第五子朱橚初封吴王,但因为朱元璋曾经做过吴王,吴地又近京城。所以,立即改封为周王。

水溶是郡王,又是藩王(亲王),贾政一语道破天机,称他为“藩郡”,这其中,说的是桂林靖江王。靖江王的一世祖是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也就是书中“兴隆街的大爷”,贾琏身边的小厮兴儿隆儿。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2)

靖江王二世祖是朱兴隆之子朱文正,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侄子朱文正守洪都,立下大功。因而,“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靖江王直到南明时期依然世袭,消亡于顺治七年(1650年),第二十七回所说的“未时交芒种节”,即靖江王灭亡前一年,这一年芒种交夏至节,就是在未时。

朱元璋所封十大藩王中,九家是亲王,靖江王朱守谦却是“从孙”,也就是侄孙。因而,靖江王实际上比亲王地位稍低,俸禄减半,这家藩王的女儿不能称郡主,只能叫县君

如果说水溶一定要有一个原型,肯定不会是乾隆之子“永瑢”《红楼梦》是以桂林靖江王城为主背景,从大明始祖开始,一直写到南明灭亡,故事终结于薛宝琴八岁,也就是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皇帝八岁之时。这一年是农历壬寅年,“虎兔相逢大梦归”,兔是明朝的象征寓意。

而且,曹雪芹“诗禅”手法极其高明,不会如此拙劣地把“水”无故加一点,把“竖”搞成“横折”。也不会把三点水变成横画后再加一竖,古人没有这样出谜猜谜的。水溶就是水溶,深藏着“水溶”的深刻寓意,绝不可能是“永瑢”。

那么,“水溶”究竟是谁,又有什么寓意呢?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3)

北静郡王是北京君王,水溶暗喻清取代了明

北静王是藩王,这是错不了的。但是,“北静”却是谐音“北京”,是北京的藩王。大明历史上,做过北京藩王的,是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因而,各家郡王出场时,北静郡王排在第四位。历史真实中,到永乐皇帝这里,其实有四代皇帝,也就是太祖朱元璋,孝康皇帝朱标(朱允炆追谥),建文帝朱允炆。第四位,就是迁都北京的“北京君王”。

燕王起兵靖难,其实是藩王坐大谋朝篡位。夺了朱允炆的皇位,燕王升为皇帝,因而,水溶由藩王变成了“君王”。但是,为何出场时是“君王”,后面反而成了亲王呢?这其中,除了要隐喻靖江王之外,还将以这个人物隐写南明的事。

北静王在书中总共出场过两次,第一次是秦可卿出灵,前往铁槛寺“暂厝”的路上,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解读此时的水溶,当以这段故事为背景。

秦可卿之死是“淫丧天香楼”,靖藏本说,因为这段故事用了“史笔”,因而命芹溪删去。其实,曹雪芹根本就没有在秦可卿之死中写“淫丧天香楼”,这段故事早就写在了“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中。贾瑞,字天祥,也就是“假天香”

假,不是真假的“假”,而是假借之意。朱元璋字国瑞,贾瑞,也是假借朱元璋之名。假天香因淫而亡,这段故事就是“淫丧天香楼”。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4)

靖江王是因为朱元璋“推亲亲之恩”而得以封藩王的,靖江王二世祖朱文正因“不肖种种”,被叔叔朱元璋失手打死。但是,朱元璋却不计较朱文正的过失,封其子朱铁柱(守谦)为靖江王。这就是荣国府老大名字的来历:贾赦,字恩侯。

铁柱封靖江王,靖江王城建在北宋铁牛寺遗址之上,这就是秦可卿以及贾敬(嘉靖)寄灵之处,荣国府的家庙。秦可卿之死,寓意崇祯皇帝之死,崇祯自缢之后,很长时间“寄灵”于田贵妃陵墓之中,竟然连棺椁都是田贵妃的。秦可卿托梦凤姐,重点讲到了“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就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崇祯崩于崇祯十七年阴历三月十九日,对应公历是1644年四月二十五日,这一年是公历5月5日立夏,那就是“画梁春尽落香尘”了。这一年是甲申年,大明建立于猴年(戊申),亡于猴年,秦可卿因而说“树倒猢狲散”。顺治属虎,兔遇虎,“虎兔相逢大梦归”。

淫,不是说的男女苟且私情,而是讲的“久雨为淫”,朱楼为水所淹没,也就是清取代了明。《红楼梦》开篇,写的是女娲炼石补天。这段神话中,女娲不仅是炼五色石以补周天,还“积芦灰以止淫水”。清取代了明,书中以“清明”暗喻。

水溶,就是清取代明,朱楼为水所溶之意。因此,一定要说水溶有原型,第一原型就是崇祯。因此,他出现在了秦可卿的寄灵途中。

然而,北京君王为何又变成了北京王,降为为藩王了呢?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5)

林黛玉拒受鹡鸰香念珠,暗喻靖江王谋反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水溶“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五爪龙袍,是皇帝的服饰,系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璋”即美玉,目似明星,其中有“明”,秀丽之“丽”为离卦,离为明为火。水溶的服饰面貌,就隐含了清取代明,明朝是火德运。就是在这回书中,庚辰本解读十二生肖,其中说:“清,属水,子也”。

水溶一见贾宝玉,便一通夸赞:“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庚辰本中,在水溶这番话中有双行夹批:“妙极!开口便是西昆体,宝玉闻之,宁不刮目哉?”脂砚斋说水溶的话是“西昆体”,什么是“西昆体”呢?

西昆体是流行于北宋时期的一种诗歌体裁,因以杨亿为首等十七位宋初馆阁文臣互相唱和、点缀升平,所编之诗歌总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这种诗体追求辞藻华丽,严苛格律,但内容空虚,脱离实际,言之无物。因而,脂砚斋暗示,水溶这番话是虚情假意,或者说是琵琶反弹,是“曲意”

水溶夸奖宝玉“似宝如玉”,宝玉本来就是“假宝玉”,假借了通灵宝玉之名。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即假文正之名,暗喻了靖江王二世祖朱文正。朱文正因为忤逆朱元璋,暗中投靠张士诚而被幽禁于桐城。荣,桐木也,这是荣国府之一大来历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6)

北静王后来给贾宝玉赠送了一副鹡鸰香念珠,贾宝玉又把它转赠给林黛玉,黛玉却不屑于接受。这个情节,就是大明君王封靖江王的历史。

林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此处,臭,应当作“香”解。《礼记·内则》中说:“衿缨佩容臭”。注曰:“容臭,香物也”。林黛玉拒绝的是朱家之“香缘”,她不买“天香”姻缘。“朱门酒肉臭”,指的是酒肉的香味,否则,酒怎么会“臭”呢?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鹡鸰有兄弟之喻,朱元璋封靖江王,是“推亲亲之恩”,念及兄弟之情。香,以及天香、冷香丸等《红楼梦》所有的香,都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

朱元璋出世前夜,他母亲陈氏太后梦见自己在舍南麦场遇到了一个“黄冠”。这个“黄冠”赐给她一粒白色有光的药丸,太后吞下之后就醒了,然后把这个梦告诉仁祖(朱五四),此时,“口尚有余香”。于是,“天历元年九月十八子丑”之时,朱元璋出世。

水溶,容臭为香物,香物为水所淫浸,就是大明为清所灭的寓意

水溶赠贾宝玉鹡鸰香念珠,是告诫靖江王莫忘祖代“香缘”,在危急之时要相互救援,不要火并。但是,林黛玉却不吃这一套,靖江王在南明时期效仿“北京王”称帝,篡夺大明皇统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7)

朱文正谋逆,但毕竟只是背叛太祖,靖江王谋反则是篡夺大明皇统。朱文正的后代可谓变本加厉,所以,水溶以“西昆体”反话正说,“贾宝玉”果然是“雏凤清于老凤声”。朱亨嘉之不肖,远超乃祖

林黛玉来自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这里就是桂林靖江王城。西方灵河,指的是广西桂林漓江,漓江发源于灵渠,靖江王城就在漓江之畔。三生石,指的是靖江王到三世祖时才正式之藩

顺治二年(1645年),林黛玉在荣禧堂见到的第十二代靖江王“荣穆王”之子,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在王城自称监国,以洪武为年号,私自剥夺了“金陵王”、“北京君王”所有的帝号、年号和庙号,他们家先祖才是仁祖的嫡长子。

第二年,隆武帝活捉了朱亨嘉,绝密缢杀于连江——玉带林中挂,林黛玉的判词之一暗喻,说的就是朱亨嘉被缢杀。所以,林黛玉不买北京君王的账,靖江王就是要学“北京王(燕王)”篡夺皇统《红楼梦》写的是朱明家史,一部因“封建诸子”而导致藩王坐大,为祸天下的封建衰亡史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8)

水溶寓意大明终结,北京王难见北京君王

蒋玉函是北静王家的琪官,蒋,是蒋山、蒋州之隐喻。蒋山即钟山,蒋州即大明第一个都城南京。玉,即朱元璋之“璋”。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初,上欲制宝玺而未得玉,有贾胡浮海适,至闻上即位,以美玉来献,云此阗宝玉也,自其祖父相传云‘当为帝王传国之宝’,上喜以示玉工,果良玉,即命制为玺一、圭一”。

蒋玉函,指的是南京之宝玺,琪,就是美玉。蒋玉函把北静王的茜香国女国王汗巾子赠送给贾宝玉,寓意永乐皇帝,以及南明时期,靖江王仍然是朱家的藩王。茜香即朱香,也就是朱元璋出世时的“天香”

女国王,指的就是北京君王。女,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北方女宿。北方为玄武之地,永乐皇帝就自称玄武转世。

贾宝玉把这条汗巾子暗中送给了袭人,袭人却把它丢在了空箱子中。这其中的寓意,就是“龙衣人”不愿意把“龙衣”袭与靖江王家,尽管他们家是嫡长子。花珍珠、花袭人,其中有朱世珍(朱五六,仁祖)的暗喻符码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南明时期,大明危难,但却兄弟阋墙,纷纷称帝自相火并。火并,在《红楼梦》中叫“走水”,水,清也,水溶之喻。故此,水溶,又暗喻了南明时期的“北京王”。无“君”,即曹雪芹之一的八大山人以“牛石慧”暗示,他“生不拜君”。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9)

同时,北京王还隐喻了被大清北京君王灭掉的红楼结局。

顺治十八年(1661年)底,吴三桂奉诏进入缅甸,捉拿逃到此间避难的永历皇帝朱由榔。吴三桂设计骗朱由榔进了清兵大营,《阳秋杂录》中记载:

少顷,三桂进见,初甚倔傲,见王长揖。王问为谁?三桂噤不敢对。再问之。遂伏地不能起。及问之数至,始称名应。王切责曰:“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安在?”三桂缄口伏地若死人。

王卒曰:“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对曰:“某能任之。”王令之去,三桂伏不能起,左右扶之出,则色如死灰,汗浃背,自后不复敢见。

这段历史,写在了胡太医给尤二姐用虎狼药的故事之中。尤二姐吃槟榔,其中就隐含了“由榔”。《阳秋杂录》大概是清朝早期的笔记体历史,因而,称永历帝为“王”。朱由榔出生在北京,是“北京王”的又一个原型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10)

吴三桂答应朱由榔去北京见大明十二位“北京君王”,但因为朱由榔有帝王之姿,天日之表,竟然连清兵都愿意追随他反清复明。因而,吴三桂于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二十五日,以弓弦缢杀了永历皇帝。北京王最终未能如愿,没能见到北京君王。

吴三桂缢杀永历皇帝,还是担心有人借祭奠之名闹事,危及其在云南的势力。于是,四月二十六日,吴三桂下令纵火焚化永历皇帝。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四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是大明最后一个出生于北京的君王罹难与被焚烧的日子。而“未时交芒种节”,则指的是由芒种交夏至节,“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这一年,是靖江王灭亡的前一年,也就是顺治六年(1649年)。

靖江王消亡,大明皇统终结,这两段历史都写在了“玉带林中挂”、“两地生孤木”、“回首相看已化灰”等等判词与灯谜之中。尤其是贾元春的册页画,生动地描述了朱由榔被弓弦缢杀的真实历史。

红楼梦贾琮是谁的孩子(水溶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11)

北静王就是北京君王,不仅是一个原型,象征的是大明迁都之后的所有明朝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