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真有趣资料400字(曾文燕探源)(1)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分析汉字的源流时“形”与“义”是密不可分的。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汉字的这一个特性,往往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来说明字义。“六书说”则是汉代学者分析小篆的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同汉字构形有关的六种原则,尽管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到现在很多现行的汉字仍然保留着一些古汉字的原本形态,但是若要考究一个汉字的意义,我们仍然要探其源头,寻其发展的轨迹。

汉字真有趣资料400字(曾文燕探源)(2)

1“射”“矮”的字义“颠倒说”

1.1 “寸”“身”为“矮”,“委”“矢”为“射”?

高晓松曾在《晓说》中说起他小时候学汉字的时候发现的一个“错误”,即他小的时候觉得“矮”和“射”这两个字应该是古人造字的时候搞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射”字拆开来是寸身,身只有一寸高,分明不是“矮”吗?而“矮”字拆开来是委矢,委,托也,矢,箭也,委矢在弦,应该是“射”。其实,射矮之争早已有之。清人沈起凤的笔记《谐铎》第七卷记载:“锦屏女子叶佩纕,有夙慧,七岁就傅读书,通妙解。尝谓师曰:‘古人造字,会意象形,而有时亦多误处。’师询其指。曰:‘矮字明系委矢,宜读如射。射字明系寸身,宜读如矮。今颠倒字义,岂非古人之误欤?’”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有误的。

1.2 “射”字的考索

我们先来看一下《说文新证》中“射”的字形的演变:

在甲骨文中,射是一个象形字,画成一张拉开的弓,上边搭着一枚箭。后又创造了射的另一种写法来,即在弓的右侧又加了一只手,使得射箭的动作更形象起来,可以说,这个字才是较为准确的射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又、手、寸三个字都是画成一只手的形状。寸有时会在手下加一个点,这是因为寸最初的含义是一个部位,就是中医切脉的寸关尺中的寸,也就是手腕横纹脉口的地方。后来又创造了近似身加上又的射字。身在甲骨文中与弓形状十分相似,于是在小篆中,射字左边的弓讹写成了身,手是可以认为是寸字的,这样就有了射字。

不过在小篆时代,又有了一个左身右矢的射字异体字。《广韵·祃韵》:“身矢,同射。”《说文解字·矢部》:“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篆文射,从身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篆文身矢。射者小篆。则身矢者古文。此亦丄部之例也。何不以射入寸部而以身矢傅見也。为其事重矢也。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说从寸之意。射必依法度。故从寸。寸同又。射必用手。故从寸。”

汉字真有趣资料400字(曾文燕探源)(3)

1.3“矮”字的考索

“矮”自始见于篆文。在甲骨文和今文中没有这个字的先关记载,很有可能是一个后起字。《说文》未收此字,大徐本《说文·矢部》新附字:“矮,短人也。从矢,委声。”本义为身材短。同“矮”字近义的有“短”和“矬”。短,《玉篇·矢部》:“短,不长也。”;矬,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通俗文》:“侏儒曰矬。”《字汇·矢部》:“矬,身短。”可见,矮,短,矬三个字皆从矢部,且意义上相似。而矢本意是箭,《说文》:“矢,弓弩矢也。”

《广雅·释诂一》:“矢,正也。”《说文·矢部》:“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可知古代箭的长度在制作时有一定的标准,古时常常用“矢”代替尺衡量长短等的标尺,因此,以矢作为引申为含有“标尺,尺度”意义的形旁。至于“矮”字中的声旁“委”,《说文》中说:“委,委随也。从女,从禾。”徐铉曰:“委,曲也,取其禾谷垂穗委曲之皃。故从禾。”因此委有曲意,人的身体弯曲则矮,因此矮的本义“身材不高”,从“矮”的异体字观之也可略知一二:

2 王安石《字说》

2.1《字说》的编著理念

王安石认为汉字以音、形包含着万事万物之理,“其声之抑扬、开塞、会散、出入,其形之横纵、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皆本于自然,非人私智新能也。”他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写作《字说》的。

2.2《字说》中的错误倾向

《字说》的许多解释,实属妄为比附,贻人笑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宋人笔记里,窥其一斑。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载:王荆公作《字说》,一日,踌躇徘徊,若有所思而不得。子妇造侍见,因请其故。公曰:“解‘飞’字未得。”妇曰:“鸟爪反面升也。”公以为然。

又如相传王安石解“波”字说到:“波者,水之皮也。”苏轼得知后打趣道:“滑者,水之骨也”。

从以上的例子可知,王安石《字说》多违背古文字学“六书”的条例,仅从楷书的点画释字,故不能得其要领。宋代陆游曾评论道:“王氏见字多有义,遂一概以义取之,……是以每至穿凿附会。”(《字说跋》)王安石一概用会意来逞其臆说。这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说字方法,与拆字如出一辙。因此王安石的变法多为时人所诟病,《字说》便常引为笑料,宋人笔记中溢恶之辞必多。

2.3 “波”“滑”字考索

2.3.1“波”的 源流

“波”此字最开始见于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篆书,隶书、楷书的形构皆从水。

《说文·水部》中说:“波,水涌流也,从水,皮声。”王筠《句读》中对《说文》中“涌流”的解释为:“流而且涌,涌而仍流,是之谓波。”《说文》认为“波”在六书中属于形声。但是《汉字源流字典》中认为“波”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其会“水涌流形成表皮的意义”,皮也兼表声,由此,“波”有一层意思是:江河湖海等起伏的水面,与王安石的“波者,水之皮也”竟然不谋而合。

观《字源》和《汉字源流字典》,对“波”的字义发展进行考究:“波”本义是水流起伏之状,可见于《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波”又指水:《书·禹贡》:“余波如于流沙”。由于水流起伏,状态不定,后引申指“动摇、波及、奔波”等意思,如:①“动摇”: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荡失其性);②“波及、影响”: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③如“奔波、逃散”: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后来“波”由自然的水波引申为④社会的“潮流、风气”:风澄俗俭,化静世波。也用可观的水波比喻⑤流转的目光:暗送秋波、烟波融融。

2.3.2 “滑”的源流

如果说“波”的字义与王安石解字“水之皮也”不谋而合是一个巧合,那苏轼“滑者,水之骨也”则就没有这么巧了。

“滑”字形演变如下:

“滑”有两个读音,一为huá 。《说文·水部》:“滑,利也。从水,骨声”,本义指水往来流利,通行无阻。后来演变引申的字义有:①滑溜、光滑、不涩滞。《礼记·内则》:“堇、荁、枌、榆、免、...以滑之”孔颖达疏:“以滑之者,谓用堇用荁及枌榆及新生...令柔滑之。”;唐杜甫《水会渡》:“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也指②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滑动。“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用作名词时可指③古代指某些使菜肴柔滑的佐料。贾公彦疏:“滑者,通利往来,亦所以调和四味。”;在医学上,脉搏往来流利,如水往来流利一般,因此有“滑脉”,即④中医脉象之一。指脉搏往来流利。《素问·五藏生成篇》:“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王冰注:“夫脉小者细小,大者满大,滑者往来流利,涩者往来蹇难,浮者浮于手下,沉者按之乃得也。”

具体可感的“滑”后来可以形容人的性格⑤“圆滑”或“滑稽”等。

“滑”也读gǔ:①扰乱。“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滑乱万民,以清为浊。”又通“汩”,指②治:“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又通“淈”,指③搅浑:“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此犹滑其源而望其流之洁也”。

3 总结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不仅是汉语文字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汉字字形和字义的发展演变,是我们在阐述汉字“源”与“流”时的关键和基础,这要求我们要把传统“六书”原理作为探索汉字源流的理论武器,学会用它分析字的字形,推断其意义,但是“六书”理论,是从小篆系统归纳出来的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用“六书”分析秦汉时期的小篆结构当然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小篆以前的汉字更古老的形体,或是小篆之后的隶书、楷书,再到今天包括简化字在内的现代通行字体,用“六书”的理论进行汉字分析的话,还需要从历史流变的角度来考证。

“射”、“矮”本来未颠倒——“射”、“矮”小考

汉字真有趣资料400字(曾文燕探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