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呢(佛教思想的核心)(1)

佛学核心,用四个字可以表述完,叫缘起理论,或者用三个字表述叫缘起说,它的最完整表述见于《阿含经》,由二十个字组成,这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这就是整个佛教学说的全部思想核心;

人类思维的最高原则叫思维经济原则,或者叫思维简易原则,任何一个学说和思想,它最终一定总结为一个最简单、最核心、最高拔、最具有普解性的一个简单表述,一个基本原理;

佛说的最基本核心就是这二十个字;

什么意思?这世界原本是大空,你所说的世界是你作业派生的产物,这叫“此生故彼生”,你的任何一个业,身,做的任何一个行为,口,说的任何一句话,意,心里所有的任何一个动念,立即给你创造一个世界面,这叫“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如果你能消除这个业障,世界回为大空实相;

再下来“此有故彼有”,你做的任何业都是不由自主的一个连环牵累效应,一个业做出去,下一个业必定跟进,由此环环相生,构成你的宏大世界,这叫“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你要在这个环环相生的虚相世界苦海之中寻求超脱,你就得层层苦修,消除业障,回归大空境;

所谓“缘起”是什么意思?缘什么而起?它的浅近概念有点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引起,这叫缘起说,比如缘A起B,缘B起C,依此类推以至无穷,这叫“此有故彼有”,这叫缘起学说、缘起理论;

从佛教的角度看,它是在推究一切存在的终极发生学追问,因此具有极深的缔造整个宇宙观的缔造力,这个层层业力缔造的虚相世界,叫因缘和合,所以佛教这个学说体系一旦出现,时空具在,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全部发生,人事并成,也就是物质世界和人间世界同时发生,从人生观,从人的业开始,最终推导出宏大的宇宙存在之因果脉络;

讲到这,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疑问,既然世界的本相、实相是大空境,怎么会有我?我怎么会作业?我的作业产生了虚相,产生了宇宙,产生了世界,既然世界的本真是空,我何从作业?这显然是一个逻辑矛盾;

注意,佛教讲的是“闻、思、修”,如果你在思考这个问题,你的思境还算比较深,可你只在思的阶段,你没有进入修的阶段;

佛教认为逻辑证明太浅薄,你得用自己的生命去修证,所以在逻辑上它虽然似乎是个悖论,但如果你修证深彻,此悖论自当消除,佛教学说从人生苦难到世界大观,全部发生,饱满呈现;

佛教的说法成立吗?佛陀说你所说的世界就是你作业的结果,就是你的业障,这说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每个人的世界一定是不同的;

比如你如果是一个官员在政坛上厮混,那么你看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权力系统,是一个层层相依的权力架构体系;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是一个企业家,那么你看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市场体系,永远是一个价值网络系统;

是不是这样呢?如果你是一个学者,那么你看这个世界永远都是一些概念的组合,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你所说的世界都是假象,我在哲学课上证明过,它全都是假象,那么真相是什么?全在逻辑概念之中,叫理念论;

所以真正深入的学者,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概念体系;

再比如你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家,世界全是数,一个非常高明的造诣极深的物理学家,他讨论任何问题,都立即给我拿出来一个数学方程,所有问题在他那里都展现为不同的方式的数学模型。去想想毕达哥拉斯,说“世界乃数”,在数学家眼里,世界就是数的集成和运转,不是如此吗?

所以你所说的世界就是你的业力世界,就是你的作业的产物,就是你的业障,应该说表述的是很充分的,佛教讲这个世界叫虚相、实相、法相。说你所说的世界都是你作业的虚相;

注意“虚相”这个词就是我们哲学上所说的“假象”,佛教上所说的“实相”,就是我们哲学上所说的那个“本真”,或者康德所说的那个“自在物”,佛教上所说的“法相”,就是你修佛达到的高度和层次,所呈现的不同实相,你的果位越高,世界就越逼近于实相,你的修佛果位越低,世界就越呈现为虚相,这种修法状态呈现世界状态,叫“法相”;

要知道我们所说的世界永远是假象,你把光量子,光这个能量,错觉为明亮,这就是你的视觉,你把光的波长错觉为颜色,你的听觉是什么?你把振动波的能量错觉为轰然作响的声音,如果你的眼睛就是一个光谱仪,如果你的耳朵就是一个振平仪,那么这个世界的本相有可能是无声无色的,你能想象那个无声无色的世界是什么吗?所以你所说的世界都是你作业的产物,不是这样吗?

佛陀说得何其之好,佛经上有一句话叫“万法唯心”,我们今天使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这些词汇,最早发生就在佛经之中,“唯心”这个词就来自于佛经,所以佛说深刻,它居然在两千六百年前就能在哲思的深度上达成对世界认知如此之深入;

而且大家想,如果我们感知世界的任何一个瞬间,都是对世界的主观扭曲,我们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外,我们没有获得外部世界的其他通道,而这五官之感又全都是主观感知规定性本身覆盖在外物上的一个扭曲产物,这还是哲学之说,不是佛学之说,我们的一切知识就一定都是主观知识,我们永远够不着客观世界;

这是哲学上的说法;

那么既然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主观构造,都是先验规定性的扭曲,请记住所谓宇宙观、世界观就绝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是说任何宇宙观或者世界观都一定是一个思想模型,或者我们叫它是一个感知模型,再或者我们叫它是一个逻辑模型,仅此而已,是不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这个世界从我们今天获得的知识上,我们可以假定它是相对稳定的;

比如太阳系要发生任何重大变化,需要一百亿年以上的时间,可我们在短短三千年文明史上,我们的宇宙观至少发生五六次大改变,盖天说、地心说、日心说、绝对时空说、时空相对论……它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宇宙观不是客观世界的反应。如果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我们的宇宙观应该一百亿年都不发生变化,它能够如此快速地变化,证明我们的一切宇宙观都只不过是一个主观思想模型;

这种主观思想模型之所以不断变换,是因为宇宙物演进程和人类的文明进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增量不断扩大的进程。因此我们的思想模型不得不常常被突破,不得不常常重新建构,我们的文明追随着逻辑变革而层层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