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回暖,草长莺飞的四月,除了赏花踏青,挖野菜成了一些市民当下喜爱的热门户外“项目”。近日,家住运河区的小赵,与家人吃了自己挖来的野菜后,一家人开始腹泻。

食用野菜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提醒野菜别乱吃)(1)

食用“毒”野菜,反复腹泻

几天前,小赵和朋友去郊外踏青时,发现路边农田中有大片形状如荠菜的野菜。一心想尝尝鲜的她,便和朋友找来工具挖了一大袋子野菜。

下午回家后,小赵将野菜反复洗了几次。晚饭时,小赵和一家人蘸面酱生吃了不少。夜里,小赵和家人便开始拉肚子。一家人被送往医院后,经过医生检查发现,他们有轻微食物中毒症状,这与吃野菜过量有关。经过治疗,赵女士一家人停止了腹泻,且身体已无大碍。

与小赵情况相似的还有市民张女士。她把采摘回来的新鲜蒲公英用水洗干净,直接用来煮水喝。喝了不少后,她出现头晕、恶心等肠胃不适症状。后经咨询医生得知,蒲公英性寒,她本就肠胃不好,不宜服用。

踏青挖野菜,顺便尝尝鲜

近日,在沧县捷地乡傅家圈村,不少市民在这里赏花、拍照以及挖野菜。

一把小铲刀、一个手提袋,在村路两侧的桃林中,记者看到一些市民戴着遮阳帽正在挖野菜。有的市民已经拎着一袋子挖好的野菜。这些野菜中,记者能辨认出的有荠菜、蒲公英、野蒜。有些野菜还比较小。家住运河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十分喜爱食用野菜。每年春天,他便会驾车带着全家人来到郊外挖野菜。

“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吃野菜。孩子最近嗓子上火,正好多挖点蒲公英给孩子吃,败败火。野菜讲究时令,趁着春天要多挖点,不然很快就老了。”李先生一边挖着野菜,一边告诉记者,他从小在农村长大,能辨认出常见的几种野菜。一会儿工夫,李先生便挖了不少新鲜的蒲公英,装到布袋中。

市民孙女士第一次挖野菜。她和同伴挖的野菜主要有婆婆丁和荠菜。她告诉记者,自己不大能分辨出哪些野菜能吃哪些不能吃,就是跟着朋友一起来挖,顺便尝尝爽口新鲜的野菜。

野菜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须适量

野菜虽然美味,且有一定保健作用,但并不代表可以多吃。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肝病科主任李卫民说,北方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荠菜、蒲公英……这些野菜性寒凉,例如,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祛湿的功效。口苦、便秘、嗓子痛者适当食用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蒲公英虽然有药用价值,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李卫民说,新鲜的蒲公英里面含有大量草酸,直接用水泡很难把蒲公英里面的有效成分泡出来,所以,蒲公英必须要经过炮制才能入药,而且,就算是经过晒干炮制的蒲公英,也不是人人都适用的。脾胃虚弱、体质偏寒的人是不适合的。体质偏寒,长期服用蒲公英会寒上加寒,而且把脾胃变得更弱,这样会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

过敏体质人群尽量少食或者不食用。部分人食用后容易出现荨麻疹。

另外,新采摘的野菜一定要清洗干净。尽量不要去果树下采摘野菜,这里的野菜很可能附着树上的农药,市民一旦食用,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食用野菜后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相关链接

荠菜:全草入药,有利尿、止血、清热、明目、消积功效。

泥胡菜和独行菜:泥胡菜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

播娘蒿:就是大家熟悉的麦蒿。它的种子是中药葶苈子中的南葶苈子。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刺儿菜:别名青青菜,多年生草本,春天幼嫩的全株可洗净直接食用;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入药,名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苣荬菜:其功效:清湿热,消肿排脓,化瘀解毒。

苦菜:山东省中药材标准作为北败酱草收载入药,其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车前草:全草可药用,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

地丁草:全草作为苦地丁入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春季嫩芽可食用,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黄花蒿:中药青蒿的原植物,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的作用。

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李婉秋

食用野菜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提醒野菜别乱吃)(2)

点分享

食用野菜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提醒野菜别乱吃)(3)

点收藏

食用野菜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提醒野菜别乱吃)(4)

食用野菜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提醒野菜别乱吃)(5)

,